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阿里和千方的故事

初看到这条消息,突然和咋舌,但赛文仍然在公告发布几分钟后写下了“阿里为什么要入资千方”的分析文章。40分钟内写下的1700字文章截止目前点击量4 7万。

初看到这条消息,突然和咋舌,但赛文仍然在公告发布几分钟后写下了“阿里为什么要入资千方”的分析文章。40分钟内写下的1700字文章截止目前点击量4.7万,备受关注。

今天我再把更细节的思考梳理给大家参考。

首先再回顾一下事件。

2019年5月27日晚,千方科技公告,阿里巴巴集团将以35.9亿入资千方科技,占股15%,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公告同时还显示,千方科技与阿里云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主要围绕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云+边+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合作方式包括技术研发合作、市场推广合作以及项目落地合作。

1.jpg

公告发布后,除了感觉突然和咋舌,第一感受这是阿里云被集成战略执行的结果。

经过接近两年在智能交通市场、安防市场中大脑建设的亲力亲为,阿里云应该意识到智能交通行业、安防行业并不如想象那般简单,需求众多且存在差异化。

在最初杭州城市大脑建设阶段,阿里云建立了号称13家的生态合作伙伴,之后参与建设的企业不断减少。

两年时间内,阿里云与杭州交通大脑最终的关键合作伙伴之间关系也并不完全顺畅。寄希望依靠生态合作伙伴去打下更多城市市场,复杂且充满变数。

事实上,这些合作伙伴也都在不断的寻求更多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机会,寻求市场中大脑建设的更多可能性。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需要建立者有强品牌和强政商关系,有持续不断的总包项目,利益来源,有遵守市场规则建立的分利机制;而生态参与者最好没有或者有较弱的独立市场能力,对建立者的依附性强。但没有独立市场能力的企业在技术上,综合实力上又不能达到强生态的业务互动需求。这种现象也造成了市场上实际鲜有长期良好运行的产业生态,产业联盟的状况。

2019年初,阿里云公布被集成战略,在这个背景下通过资本寻找在行业内有项目落地能力,交付能力的头部企业则成为顺理成章的逻辑。

品牌和政商关系,简单粗暴的用自己最擅长的能力拿到项目,交给行业专业公司落地执行,只要在项目中使用了阿里云的产品就形成了销售闭环。

阿里云的业务逻辑看上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符合阿里的的市场定位了。做专业的事,其他交给合作伙伴。

阿里云的业务逻辑花了两年时间而形成,交了很多学费。

智能交通是阿里云所选择的最典型,也是投入最早,投入最多的专业领域,因此并购行业头部专业公司的做法最开始在智能交通市场得以执行。

而后面,这种并购很可能还会发生在阿里云布局的其他业务领域。

阿里为什么入资千方科技,答案选择项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也比较大,但究其核心原因我认为是千方的大交通布局和各领域的强交付能力,以及安防市场能力。

 市场的协同 

在交通领域,阿里云城市大脑交通目前的重点是城市交通管理、公路、普通公交、轨道交通、航空和交通枢纽几个细分方向。

阿里云的商业模式,在智能交通领域主要是卖算力(云计算)和道路视频的事件检测能力,需要有很强项目交付能力的合作伙伴参与项目建设。这也是2018年入资浩鲸云的重要目的之一。

我们再看千方的大交通布局,城市交通管理(交警)、城市交通运输(公交、停车、出租车、TOCC、综合交通枢纽)、公路交通(高速公路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千方在这些领域都有很强的项目交付能力,有一系列的软、硬件产品储备。

城市交通管理:2018年初,千方科技通过内部整合和引进人才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组建了城市交通独立板块,开拓以交通疏堵为主要突破点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业务,并在北京中关村西区和CBD的交通治理项目中获得合计2个多亿的订单,发展势头良好。

千方的城市交通管理市场肯定不会仅仅局限在北京,但从局部铺向全国市场需要时间和巨大成本。而随着阿里云城市大脑业务拓展去撬开外地市场大门则是双方很好的互动结合点。千方将可能加速这个业务的市场拓展。

城市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一直是千方科技的强业务领域。2018年公司0.99亿元中标年度最大体量TOCC项目-惠州市(TOCC)项目;电子车牌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标全国首个汽车电子标识社会化运营项目(天津);在停车方面,公司围绕智慧停车开展产品及系统的开发与部署,重点布局智能停车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公路交通:沉淀多年,已在国内完成了800多个公路机电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千方科技刚刚在2018年轨道订单创历史新高,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PIS)已在北京、上海等20余个城市的百余条地铁线路得到应用,高清显示乘客信息系统累计覆盖全国35个城市的160余条地铁线路。

民航:提供机场航站楼智能化系统等工程建设的同时面向航空企业和机构提供智慧运行和智能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运营资源管理产品体系等解决方案。

千方的交通业务除了完全覆盖了目前阿里云已经在布局的这些细分市场之外 ,在交通大数据领域,千方已建成规模化的交通大数据资源池,实现日均4000万+社会车辆、700万+行业车辆、5000条+交通事件数据采集。

实时路况产品商用服务覆盖全国,并开发了“亚路段级”的高清路况,实现了对路口分车道路况的精确监控。

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方向千方也已经储备多年,目前推出了V2X系列产品,涵盖了网联化路网设施与车载终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行车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并牵头建设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亦庄基地”。

这些应用场景和对发展未来市场的提前储备,也给双方的合作带来想象空间。

公告发布后的27日晚9点,千方科技召开电话会议,回答投资者的提问时董秘张兴明反复强调双方未来可能会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合作是开放。

就市场推广合作层面张兴明表示,双方会形成各个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行业合作的项目会涵盖城市交通,公路交通以及边缘计算等多个领域。整合双方资源,包括品牌资源及市场资源,共同打造合作的标杆项目。

 产品与技术的协同 

根据公告,双方将围绕边缘计算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云+边+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云计算;边缘计算;视频采集终端、车载终端、信息服务移动终端、信号管控终端、交通采集终端、电子标识终端、车路协同路侧端。

当下,阿里云的视频事件检测技术比较成熟,也是一个主要盈利点。但无论是传统视频企业的海康大华还是互联网企业中的百度腾讯这一技术储备也都不弱,阿里云市场竞争并无优势,也经常被拿来诟病价格过高。

除了品牌影响力和由上至下的打法优势之外,基于云计算+事件检测技术+可视化+对用户需求深入理解的大脑解决方案,对于海康这样的企业很快就会复制、分解出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方案,并且价格更低廉。

与视频厂商的深入合作才更符合阿里云智能交通、安防市场发展利益。

当阿里云被海康拒绝,大华体量过大,更关键的是千方(宇视)的入资机会出现,于是有了更彻底的解决方案。

某种程度上讲,阿里不仅为千方的交通而来,也为千方的安防而来。

宇视科技总裁张鹏国在公告发布后当天,在朋友圈评价本次资本合作:好一桌满汉全席。

对与阿里的合作表示积极的态度。

2.jpg

一个巨头做市场进入,与行业老大产生竞争,那么主动找老二、老三合作,联合起来与老大竞争是常用之策。

就双方技术层面的合作,董秘张兴明表示,双方会基于阿里云的核心战略架构,结合千方对业务应用的深刻理解,利用前端智能设施的优势,共同打造未来需要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这与其他的业务合作有很大区别。

 未来的(V2X)协同 

千方科技目前已经推出了V2X系列产品,涵盖了网联化路网设施与车载终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行车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并牵头建设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亦庄基地”。

3.jpg

在车路协同方向发展相对较快的智慧高速方面,千方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千方捷通是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市场TOP10企业。车路协同高速公路路侧终端如果进入布设建设期,千方科技会为阿里云带来先发市场优势。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虽然通过资本布局,参股了斑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企业,但他仍是BAT几家互联网巨头中自动驾驶发展最慢的公司。车路协同是其在自动驾驶领域重要的路线之一。

2018年9月6日,阿里巴巴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基于此共同探索自动驾驶和道路智能化解决方案。

随后,阿里巴巴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以阿里云、AliOS为平台依托,其中部署在道路上的感知基站可实现约200米范围半径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位,用以识别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以及行人。

但此后阿里在这一市场领域又进入沉寂状态。

开放的合作心态,阿里自动驾驶大概率会跟千方摩擦出火花。

 千方为什么选择阿里 

都在讲阿里为什么选择千方,却不见千方为什么选择阿里的分析。

就目前为止,千方科技唯一一次官方表态,董秘张兴明表示:双方在业务布局和优势性上具有很高的互补性,阿里云的技术实力,包括品牌等多方面都会对千方的未来发展会带来很大的激励作用。

张兴明说,目前智能交通市场几个主流技术逐渐进入到技术到应用的爆发提前点,包括5G、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呈现出更高的需求,交通拥堵等情况日益显现,对城市治理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因此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碰撞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机会。

阿里在云技术、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层面被认为会给千方带来有效支撑。

张兴明表示,千方有引进战略股东的需求,从产业的需求、技术发展等方面来说都是,要能满足这个需求,战略股东不仅需要足够的技术实力,也需要足够的行业应用。

我们所在的产业也在重新的洗牌和整合,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千方科技保持着开放的态度。

张兴明认为引入了阿里作为第二大股东,千方的股东结构得到了非常好的优化。目前股东结构是一个包括了创业者、高管、技术和金融战略股东的比较良好的结构,从而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资本基础。

千方科技2000年成立,2007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到2012年纳斯达克退市,再到2014年登录A股,2017年豪掷47亿拿下宇视科技,2019年35.9亿引入阿里巴巴集团。

在机会来临时,在面临选择时,千方从来不拖泥带水,无论是顺境还是困境中。

 千方和浩鲸云 

2018年2月,阿里入资浩鲸云,12.2亿,占股43.66%。

2019年5月,阿里入资千方科技,35.9亿,占股15%。

大约3倍的价钱,又入资了一家与浩鲸云业务有重叠的“同类”公司,确实耐人寻味!!!实际上,如果你对比千方与浩鲸云的技术、市场、业务领域等方面的差异,就能得出很多阿里为什么要入资千方的原因了。

在阿里云的合作清单里,如何处理、定位千方与浩鲸云的关系?

智慧交通是浩鲸云继运营商业务之后企业经营的第二条主航道业务,细分领域也包含了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除此之外还在政务、党建、水利水务,金融等很多细分行业有业务开拓。阿里入资浩鲸云主要看中他的政府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大型软件的工程能力(交付能力);海外运营商市场能力。

2018年10月份,笔者专访了曾经主导阿里入资浩鲸云,目前担任浩鲸云副总裁的杨名,他表示公司当时大约有30%的业务来自阿里云,70%是浩鲸云独立拓展的。

三个能力方面,千方也完全具备。

相对浩鲸云,千方在软件工程能力方面相对弱势,海外市场由于有宇视近几年的快速布局与发展,两者影响力可以视为旗鼓相当。

千方智能交通业务领域布局广泛,硬件(边缘计算)产品丰富,市场销售队伍的狼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在同一个项目中,协调阿里云的算力,浩鲸云的软件能力,千方的边缘计算能力一起参与建设并不容易,过于理想。

就智能交通管理市场而言,千方和浩鲸云的销售网络能力差别不大,都是点状分布并不是太强势,需要进一步拓展。

目前,智能交通管理市场中的一些机会是阿里云带着浩鲸云进行开拓的,而阿里云在入资考虑中,除了千方已经攻下的北京市场外,可能会寄希望千方带着阿里云开辟更多新阵地。相反在这个业务领域中,实际上千方可能也寄希望随着阿里云去拓展更多城市,很可能双方在这一点认识上是有差异的。

如果阿里云在这些高举高打的城市项目之后,还想要快速复制到其他城市,市场销售拓展的问题就会越发的突出。不太可能每座城市都用非常规打法去做。

2G安防市场也是阿里云重要的开拓方向,在这个细分市场千方在未来有能力带着阿里云去拓展,快速的被集成,而浩鲸云则没有2G安防业务。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为安防而来更具有可信度了。相比较交通,安防市场的体量更大。

4.jpg

但这需要千方先整合内部资源,与宇视科技的销售网络协同开辟集成总包市场。我们看到海康大华的安防总包项目确实极具爆发力。宇视科技的销售网络+千方科技的资质和总包能力。难点在于,当下的2G安防市场总包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这会成为千方拓展安防市场总包项目的短板。

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问题,在阿里云的合作清单里,如何处理、定位千方与浩鲸云的关系?

市场层面千方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现在的,是在未来可能兑现的。

变数还很多。

 阿里未来会不会增持成为大股东 

从公司股东结构来看,此次转让后,千方科技董事长夏曙东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曙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还持有公司26.826%的股权,不仅有直接持股也有间接持股,仍然是第一大股东,阿里成为第二大股东15%。

千方科技董秘张兴明表示,阿里本次的入股更多的在战略合作方面的入股,主要还是基于业务层面和未来发展来考虑。  

 结尾 

在资本这个层面,技术最终是为市场服务的,资本投出去最终要落到订单上的回报。

阿里在两年以后,超出浩鲸云投资额三倍的价钱又投资了一家业务有重叠的公司,不会是讲那些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千方大交通领域(主要是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的项目交付能力,和宇视科技的边缘计算(安防市场)是核心问题。

双方合作是开放的,火花有待碰撞!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