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快速路建设型式分析

与跨越快速路通道相连接的节点承担的交通量、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流量密度、快速路一侧路网的车·公里数都随着穿越通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幅度随着跨越通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

快速路建设形式的思考

快速路的建设形式包括高架、地面、地下、半地下等多种形式,其中对城市修建高架道路始终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世界性课题,从高架道路诞生之日起,它就不断遭来无休止的非议和攻击。

有人说“高架快速路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太大,现在国外很多地方都在拆除高架了”

有人说“高架快速路就像抗生素,虽然很管用,因为有副作用,有点象我们治病,虽然知道抗生素有副作用,但不得不使用,因为能救急。”

有人说“快速路的几何断面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地面的、高架的、地下的、半地下的等等。快速路不等于高架路,不能将高架路与快速路完全混为一谈。”

有人说“高架道路不一定是快速路,但是从实际的使用来看,高架系统是快速路中一种相对较好的建设形式。”

……..有争议是好事情,辩则明嘛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7.3.1.1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它干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上述规范已经较好的阐述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建设快速路。因此本文不讨论城市快速路的必要性问题,而只讨论其建设形式,即“如何修?”

一、快速路的功能与特点

快速路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主骨架其主要功能:快速路系统主要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效率。

快速路的主要特点包括:

[快速度]

快速路设计车速60-80km/h,最佳运行车速40-50km/h,大约是地面主干道运行车速的3倍。上海快速路高峰期间平均运行车速46km/h,地面主干道16km/h。

[大容量]

一条快速路车道(1500-1800pcu/h)相当于3条地面车道(500-700pcu/h),快速路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占据重要的角色。

伦敦12%的干道里程,提供61%的车公里

东京196公里快速路,占路网里程的1.66%,承担约10%的交通量

纽约都市区0.5km/km2干道密度,承担38%的车公里

上海中心城(不含外环)8%的快速道路比例承担38%的车公里

二、快速路建设模式

1.建设形式

快速路的建设模式总体分为三种:高架、地面、地下,其主要断面形式如下图所示:

l  高架道路

高架快速路(6+6,红线50米)

 

l  地下道路

地下快速路(6+6,红线50米)

广州黄浦路隧道

l  地面道路

地面快速路(6+6,红线70米)

地面快速路

这种是典型的“新加坡”形式

2.综合比较

l  道路用地

地面快速路是在平面上展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如果采用6+4设计,红线宽度要60米,采用8+6的设计,红线要达到70米。高架道路和地下道路都是通过立体分离的形式,所以空间比较节省,红线宽度控制到50米就可以达到双向主线8+辅道6的车道规模,当然匝道部分红线要相应拓宽。

像上海这样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路网密度与国外相比本来就低,通过拓宽、改造来增加路网容量的拆迁代价太大,想增加路网密度更是难上加难,通过修建高架快速系统,本身就是向天要地。

建设成本

从工程造价来看,由于地下道路涉及到地下工程,工程的建设费用一般较高。总体来看地下道路>高架道路>地面道路。以上的成本也是相对,因为如果考虑到地面道路占地较大,如果涉及到拆迁,成本将会较大,综合比较有可能成本要高。

道路景观

地下道路、地面道路要优于高架道路。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从上海中环线的设计来看,其实高架道路也可以作为城市的一道景观。如果高架快速路建设好的话,也可以减少景观的影响。

说明:2710873_115010089664_2

上海中环快速路

安全性(暴雨)

目前中国城市的排水系统来看,遇到特大暴雨,很多地方都成泽国,地下道路的安全性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地下道路

      

城市暴雨积水

城市暴雨积水

远期的拓展性

从远期的拓展性来看,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地下道路,地面道路拓宽改造的成本较小,地下道路拓宽改造几乎不可能。高架道路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拓宽,但是代价也较大。

道路衔接

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可以通过立交相互衔接,但是地下道路与地下道路之间通过立交衔接的实施难度较大,最多就是通过局部匝道实现流量的有限交换。因此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地下道路。

对路网的影响

高架和地下快速路和地下道路由于实现了空间分离,因此对于相交路网的切割几乎不存在(辅道连接地面路网)。地面快速路由于要实现直行交通的连续,一般来说,在主要节点实现采用跨线的形式或者相交道路跨线,次要节点实现“右进右出”的交通管理,这种形式也叫“新加坡”(一个跨线+一个跨线)。

地面快速路将会对路网形成较大的切割,就像一条河流一样,将两侧的路网人为切割,导致大部分交通流量向主要交叉口集中、需要转弯的车辆必须通过大路口掉头、路口转弯流量比例较大,路网交通组织困难,容易导致道路交通拥堵。

综合以上的比较来看:高架系统的建设形式具有相对的优势。

注:“★”越多表示在这一项越有优势。(以上对比未考虑权重)

3.技术分析

同济大学王涛在其论文《快速路阻隔对路网交通影响研究》中对于快速路阻隔对于路网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相交道路流量:通道流量随通道数量增加而减小:当路网仅有一根跨越通道的时候,所有的穿越快速路的交通需求紧要通过这唯一的节点来集散。

平行道路流量:通道数的增加对于与快速路平行的第一级横向道路网影响最大,随着通道数量的增加,第一级横向道路网流量逐渐减少。

路网车公里:通道数由1个变化到2、3个时车·公里数减少较大,4个以上时车·公里数逐渐减小。

通过从节点、路段、路网三个层面对路网交通量分布变化的分析,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跨越快速路通道相连接的节点承担的交通量、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流量密度、快速路一侧路网的车·公里数都随着穿越通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幅度随着跨越通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

 

三、典型城市快速路建设形式对比

【上海快速路系统建设形式】

上海的快速路建设除了中环西段采用了地面+地道的建设型式以外,大部分都是采用高架的建设形式。

上海高架快速路系统

上海的高架道路立交系统

信号灯控制的支小道路(路口是开放的)

【北京快速路系统建设形式】

北京目前的快速路系统已经形成了以“环射”结构的骨架系统,其中环线主要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北京的快速路系统大部分采用的地面快速路的形式,主要节点采用分离(立交、跨线)保证快速路主线方向的交通连续,路段采用地面快速路的形式,支小道路“右进右出”。

北京快速路系统(路段地面)

北京地面快速路系统(节点跨线桥)

快速路立交建设形式

支小道路“右进右出”(直行是封闭的)

   四、对比分析

   下面以东三环(机场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例分析。

    东三环(机场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北京市三环线东段,全长11公里。快速系统主要采用了地面快速路的设计形式,布局节点采用了高架和下穿的处理方式,其他的次要节点采用了“右进右出”的管理模式。

北京东三环建设形式分析

路段主要方案

    立交3座、跨线桥9座、下穿1处。包含立交节点在内,能够东西向贯通的节点有14处,采用右进右出管理的路口有22处。现在东西向路网贯通性道路间距786米;如果采用高架道路系统,东西向贯通性道路的间距为344米,道路间距明显较少。车辆的绕行距离将会大大减少,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分布将会更加均衡,主要路口的交通压力将会大大降低,交通流量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疏解。

   五、结论

   “高架道路不一定是快速路,但是通过快速路几种建设形式的对比来看,高架系统是快速路中一种相对较好的建设形式”。

    以上分析只是从交通功能出发对比了不同的建设形式,当然具体的快速路建设的过程中,肯定要结合项目的区位、地形特点、用地、拆迁、城市保护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