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公路

2023年度桥梁健康监测市场观察笔记

市场、政策与技术

微信图片_20231222111655.png

赛文交通网 智能交通 智慧城市

2023年度桥梁监测市场既热又冷,“热”的是策划和招标项目数量多,单体项目规模大,小则一两千万,甚至动辄上亿,这是一热。另一热是部委政策推动的热度不减,持续发出绵绵内力。“冷”的是项目出来后,努力竞标争抢的单位数量反倒不多,这是一冷。另一方面2021年部里发文要求的公路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基本都建成了,大项目大经费的建设阶段即将过去,到了资源投入低的运维阶段,系统运维单位甚至可能会面临海量数据束手无策且无钱的冷落。

既为市场,便有需求方和供给方,供需双方发生交易,且都会受到政策大环境的影响(政府方),我们从这三个方面的角度谈一谈2023年度桥梁监测市场情况

1 2023年度市场观察

1.桥梁监测需求方(业主)

业主对桥梁监测的需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的桥梁业主接管了桥梁新建时期安装的监测系统,需要对其提升改造和维护;有的业主是因为上级单位要求做而做,如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市里主导要求桥梁业主单位落实和实施;有的业主是响应相关部门政策要求,如上了交通运输部发文清单的桥梁;有的地区业主是不甘于人后,人有我必须也有,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做桥梁监测系统;当然也有比较理性的业主,因需要而建设,比如某超载道路对汽车荷载的监测和对结构物的安全评估。

有的桥梁管理者本人对桥梁监测系统抱有负面看法,但是鉴于种种复杂因素的考虑仍然上马桥梁监测系统。对业主需求的观察只能以发生的实际行为为准。业主对桥梁监测系统的需求往往不好预测,只能是项目需求提出来之后,实施单位纷纷去争取。

在众多影响业主需求的因素中,相关政策的权重比较大,比如交通运输部2021年发布的《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上了名单的桥梁在最近两年都安装了监测系统。

又比如,应急管理部推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相关政策,促使有些城市以全市桥梁为对象,策划实施大规模城市桥梁监测系统。

如果业主自身对桥梁监测系统诉求度不高,而又迫于外部政策的压力不得不做,其结果往往在配套经费上比较谨慎和保守。有些地区,仅仅使用部里补贴经费便完成了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建设,预算不足只能向下挤压承包方利益空间,同时因为没有运维经费而将运维责任下达给下属企业。如此模式很难从利益分配上构建一个比较良性的合作生态。

经济学角度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有采购的欲望且有支付的能力。所以,影响桥梁监测系统有效需求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是钱。

有些地区业主过于冒进,上来就策划上亿投入的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后因资金无法落实半途而废。有的地区业主尝试把桥梁监测系统包装成PPP模式,承包方垫资建设,政府回购服务。这种模式目前好像难以行得通了,因为财政部新近发文要求是使用者付费的项目才能做特许经营模式。有的业主把桥梁监测系统经费纳入了地方专项债中去融资。

总体而言,业主方绝大多数是缺钱的,今后制约桥梁监测系统的继续投入,资金可能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可获取或可支配资金的不足把业主的需求往下拉,主管部门下达的政策要求推着业主往前走,业主调和不同方向施加而来的力道而做出折中的决策。

不同主体的工作目标是不同的,主管部门站位高,甚至是对党中央政策的积极响应和执行,全国一盘棋地谋篇布局;而业主工作可能是在可获得的资源约束下进行多目标优化。中国政府管理中存在分税制和行政发包的行政方式,“条条”顶端的部委将事权委托给地方政府(块块)部门,并以财政补贴和事后考核对地方实施激励。

所以桥梁监测系统能有多少项目立项出来,跟补贴强度和考核力度正相关。作为业内从业单位可以从这两方面去观察和评估潜在市场规模。

对于已经设立的桥梁监测系统类项目,业主往往对这类项目的管理经验相对不足。

有的业主把问题想简单了,以为桥梁上硬件加上后台软件便可组成系统能够了,相关环节没有考虑周全,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和运维中存在不利于项目质量的各类问题。

比如,许多地方业主在设计阶段过度重视技术方案,而对预算分配合理性,风险分担科学性考虑不足,从而在整个体系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风险分担不均衡的问题,直接影响系统交付质量和运维保障。

针对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建设,业主如果以单桥系统思维管理项目,遇到的问题会更多。不夸地说,业主项目管理水平决定了项目成功的50%以上。

我们曾经建议业主聘请独立第三方做项目全过程咨询,有的业主确实如此做了,然而咨询方的聘请不是为了项目管理,而是为了能够顺利获得部委的经费补贴。

桥梁监测系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业主是各家建筑央企投资运营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我们观察下来有些央企业主桥梁监测系统按不同地区的桥梁分散招标,难以形成大的监测体系,弄不好系统运维或数据功效发挥受到制约。

也有些央企业主在桥梁监测系统方面刚刚起步,从顶层工作模式设计入手,起步虽晚了半拍,但是有可能做得更为规范,更可能建立长效化的运维机制。央企业主建设的桥梁监测系统,数据须对接到桥梁所在地区的省级数据平台。央企业主申请部委补贴也应该是从各省交通厅上报,至今程序是否有走通的我们没有获得过相关信息。

2.监测系统从业方(供给方)

从2021到2023年公路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大建设中,业务发展最快的是各省高速集团下属检测公司或设计院。

这些监测系统建设规模大地区的地方检测公司大部分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华丽升级。项目地方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然而最终的格局是各家做各家上级公司的项目,向外扩张难度很大。当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后,这些检测公司继续承担后续系统运维,不好的是好些地区业主是没有后续运维期经费。项目建设期如果配套经费没到位,对于检测公司来说建设期加上运维期,从利润上可能没挣到钱。

但是这些检测公司均建成了监测网络平台,如果2025年之后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系统大规模上马,这些检测公司市场竞争力优势会很明显。

央企下属检测公司在这个时期也多多少少获得了些零零散散的监测类项目,业务上规模成气候的不多,从技术角度,毕竟不如地方省高速集团监测系统地理分布上较为集中,造成后发央企系统检测公司很难建成大的系统平台并提供长期运维服务。

当然,有些央企下属公司早期开始从事桥梁监测业务,继续维持住了市场开发上的技术竞争力,然而市场地方化对这类央企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央企和部委科研院所毕竟还有其他资源优势,从某些方面给地方业主提供帮助,业主往往也会投桃送李,拿出一些项目出来。

城市桥梁监测系统的承包方主体呈现出高度多元化特征,有的是互联网大厂,有的是信息化类央企,有的是传感器厂家等等。有的公司从整个城市的智慧系统,城市大脑,安全大脑等“顶层规划”入手,向下“兼容”桥梁监测系统,往往专业领域实施能力不足。

信息化系统可以脱离数据的物理意义,然而监测系统毕竟必须跟土木知识耦合,其中技术上是否有冲突的地方不得而知。

除了总包方,下游是设备厂家和专业服务商。在几年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建设中,设备厂家总体上获利不小,无论谁成了项目总包方,设备终归还是要购买的嘛。

对于设备厂家来说,外需突然放量增长,其结果可能是降低了技术升级的内生动力。国产高精传感器至今所见不多,其结果是传感器长期寿命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有的公司开发了桥梁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平台质量不低,也把市场定位逐步下沉,力争服务于各家总包单位,然而国内对软件付费意愿低,看待软件的视角仍然是产品而非服务。软件产品边际成本近乎于零,然而监测系统软件需要附加人的服务,只有把软件看成服务交付的载体,桥梁监测软件和服务才能做得更好。

市场环境使然,软件平台专业服务商的日子不好过,重硬轻软的产业环境亟待转变。

桥梁监测系统从业单位往往重技术和产品,而轻系统设计,这里的设计不仅仅指技术设计,更多指的是整个体系的设计,包括技术、预算、利益相关者等等。设计的缺乏,其结果很难出现站在下游专业设备和专业服务商能力基础上的整个大系统的设计方案,于是虽然各省检测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产品同质化也比较严重,制约了桥梁监测系统领域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和推动技术跃升的龙头企业的出现。

桥梁监测系统是工程类项目,需要工程共性的流程和管理为其保驾护航。遗憾的是无论甲方,还是乙方对项目管理层面的思考不足。至今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了不少,在项目管理上有标杆示范性的不多见。

2 相关政策观察

2020年12月2日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性水平的意见》,就桥梁监测系统建设提出两阶段目标:2025年底前实现跨江跨海跨峡谷等特殊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全面覆盖。到2035年桥梁监测系统全覆盖。

2021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名单中给出了401座特大桥梁要安装监测系统。

2021-2023年短短三年内全国安装了监测系统的桥梁总数远不止401座,可能达到700-800座。以贵州省为例,《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清单中贵州省桥梁42座,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黔交建设【2021】64号)》列出的须安装监测系统的桥梁总数124座。交通部这个文件是对《桥梁耐久性》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全覆盖的响应。

2023年11月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工作实施方案》。列出了特大桥梁471座,中小桥梁2200座,要求安装监测系统。并提出了到2030年桥梁监测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比《桥梁耐久性》中2035年提前了5年。从这份文件可以看出四点倾向性:

(1)增数量。补充增加特大桥和复杂结构桥梁监测系统清单,“到2025年底,完成缆索承重、高墩大跨、服役年限较长、重要线路等特殊长大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这个表述去掉了各种桥型跨度要求,文件附录471座长大桥梁。结合2021年发文,到2025年底大型桥梁监测系统全覆盖的政策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补漏洞。前一批公路桥梁监测系统建设后,好多地区业主面临海量数据如何分析如何挖掘的现实问题。据传为此交通运输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召开了专门论证会议,计划推出数据分析指引之类的文件。

(3)建网络。2021-2023年全国省级数据平台建设没有全部完成或上线,部级数据平台虽然完成了开发工作,但是由于省级数据平台没全部完成,部平台只能获取部分桥梁数据。可以预见,2025年之后全国性桥梁监测数据网络将会彻底建成。数据从桥梁到业主监测平台,到省级数据平台,最终传输到部级大平台。满足2023年9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的政策要求,支撑公路全生命期“一模到底”和数字公路“一张图”建设,促进建设、管理、养护、运行、服务等环节数据流通共享,保障公路数字化设施与公路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一体运营、一体养护。

(4)开新板。“同步开展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试点建设”,全国11省开展中小桥梁监测系统试点,试点桥梁2200座。试点结束之后,制定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系统建设指南,2025年之后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从交通运输部政策角度,继续大力推动桥梁监测系统建设,努力实现2030年度公路桥梁监测系统全覆盖的既定战略目标。

2021年国务院安全委颁发了关于发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到两阶段建设目标,第一阶段初步完成对辖区内燃气、供排水、人力、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感知网络覆盖,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以生命线监测为大背景,2023年度城市桥梁监测系统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多。

3 未来展望

1.政策强度将会继续加码。从交通运输部11月9日发文来看,到2025年公路长大桥梁监测系统基本建成。2024-2025年2200座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系统试点,将会开启中小桥梁监测系统大规模建设的序曲。2025年之后,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监测系统将会全面展开。如果该文件中将公路桥梁监测系统全覆盖时间点提前到2030年是可信的,那么2024-2030年间将会有几十万座中小桥梁监测系统规模。以每座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系统5万元成本估算,100万座桥梁便需要500亿元的投入。

城市桥梁监测市场规模也将逐年走高。刚刚拿到一份某省政府发布的文件《***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目标是2025年底该省所有县市区建成的城市桥梁实现监测系统全覆盖。

2.需要融资模式上的创新。前面说过,资金是制约桥梁监测系统建设规模的最大因素。一方面各地业主没钱,另一方面政策强力推动,会憋出融资模式上的创新出来。具体什么模式不好预测,但是伪装成PPP是无法做到了。最近遇到财大气粗的承包商,想拿着钱进入某城市,谋划全市城市桥梁监测系统,最终的融资模式值得关注。PPP模式要走财评,特许经营方后续合同执行能够得到法律层面保障;EPC+F呢?后期合同执行在甲方换人情况下会不会出现变数,从而存风险?

3.技术突破口在哪里?桥梁监测系统数据积累会越来越多,面对如此海量数据,分析手段亟待提升,大数据会不会逼迫出技术重大突破出来?我们曾经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大量中小跨径桥梁监测系统上马之后能否涌现出桥梁智慧来?

4 技术发展建议

1.高度重视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类项目的管理。项目建设模式,发包模式,全技术方案设计,风险分担,运维机制,技术合作生态等等诸多环节考虑周全,设计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预算分配机制,将各个技术主体的实施能力协调起来。如果业主经验不足,建议聘请独立第三方做全过程咨询。这方面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较为系统化的阐述。

2.重视试验桥梁监测系统建设。建议各个地区业主,就某些结构型式桥梁,安排试验性监测系统设计,数据向全社会开放,为高校研究出来的各种算法提供试验验证环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3.对养护数字化转型升级给与论证和考虑。希望有些地区借助大规模桥梁监测系统建设契机,抽出部分经费,先行先试,在桥梁养护数字化领域做出示范,做出探索,拉动高校科研人力资源在这个领域的投入。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