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上海公共停车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编者按:近日,在赛文交通网主办的第十二届(2023)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见上海 遇见未来”分论坛中,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主任张祎作了《上海公共停车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考》报告。

该报告简要阐述了停车“难”作为城市交通发展之痛的背景,基于历年数据量化分析了机动车高速增长、停车泊位不匹配与停车“难”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上海公共停车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综合施策的建议。

640.jpg

01、停车之痛

在中国,智能交通中国发展的这20多年,大家的关注点一直在于交通畅行,也就是关注机动化的效率问题。

实际上,停车是比行车更复杂、更难解决的问题。追溯到一百年多前,美国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就有建设有立体停车库;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在外滩码头,停车也是很大的问题。

640 (5).png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停车

城市发展到现在,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快速普及,停车的问题更加严重。根本原因是只要是交通工具,总要有停下来的时候,就要占用空间,没有空间容纳,停车问题就凸显。所以停车永远是城市发展、交通治理必须面临的难题。

199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通了交通广播台。开通论证材料中提到“当前行路难、行车难、停车难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时候的上海,只有约22万辆机动车,行车、停车就已经是难题;发展到2011年,沪牌机动车的保有量大约250万辆,由于停车矛盾更加突出,当时要求“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夜间开放,居民使用”。

为了摸清家底,透彻地掌握上海停车资源及其使用情况,上海市对于静态交通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普查。2020年上海市停车普查显示:全市停车泊位总计534万个,其中配建车位504.4万个,小区车位373.6万个。

同时,据了解,上海居民区夜间小区的停车需求约为430万辆,这也表明约有60万辆车没有地方停。这样就充分说明解决停车“难”依然是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640 (4).png

为了更精准地掌握停车位的使用情况,提高停车服务水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在2019年承担了上海公共停车信息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已经实时汇聚公共停车资源及其车位使用情况,主要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车位和交费等都纳入了进来,系统实现8大功能,为停车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工具。

根据上海数字化转型要求和上海停车智慧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决定在十四五期间,要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超过100个。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现在各区都在做路边停车和停车库改造等工作,期待通过这些工作,有效改善停车难题。

640 (3).png

02、数据揭秘

从数据角度来看,机动车的快速普及是产生停车需求的根源所在。2000年,上海约有100万辆沪牌的机动车,2022年年底,沪牌机动车就高达534万辆;除沪牌的车辆以外,外地牌照机动车长期在沪行驶的车辆大约有170万辆。

也就是说,当前,上海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共约700万辆。从机动车迅猛发展的势头来看,停车形势日益严峻。

640 (2).png

另外,机动车高速增长与停车泊位不匹配加剧了停车“难”。下图是沪牌车辆的发展和公共经营性停车场库的泊位数量变化。2001年,经营性停车场可以提供约10万个泊位,而到2022年可提供约110万个车位,但收费道路停车泊位变化却不大。但是这20年间,沪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从120万辆增加到534万辆,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640 (1).png

通过分析上海市经营性停车场库泊位及其日均周转率数据可以发现,泊位的“不可移动性”是泊位利用率提高的天花板。从2000年到现在,泊位的日周转率没有超过2。这也表明泊位不可移动性是制约车位紧张的重要因素,试图通过提高车位周转率来解决停车难得路径很难实现。

640.png

03、施策思考

上海和全国多地发布的有关停车治理工作的文件大多表示,要做好规划、共享、数字化、考核和共建共治。具体工作方面,我认为要从政策法规、经济杠杆、运营管理、出行服务、停车技术和出行理念六方面综合施策。

首先是政策法规。城市停车是政策主导的公共服务,政策为“王”,起着主导作用,在停车的政策方便需要城市管理各种政策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而不是政策之间“打架”。如公交优先政策应该和停车需求管理紧密结合,综合施策。在停车资源紧张区域,应该鼓励公共交通出行,而不是扩大停车的供给。

第二是经济杠杆。目前全国多地,包括上海大多实行停车指导价,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停车需求;也有通过对违章停车进行处罚,提高停车需求管理。比如,深圳市对提高路边违章停车罚款金额,评估经济杠杆的调节效果。研究认为将罚款金额设定在某一数值后,就会降低违章停车的数量。

第三是运营管理。数字化的监管应涵盖通过技术手段,开展政府业务监管,企业车位监管、停车管理员和驾驶员的监管。还可以通过缴费数据,对于路边停车、场库停车以及收费员进行监管分析,可以挖掘出车位使用异常情况、欠费、逃费情况以及收费员漏洞从而为停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第四是出行服务。要把智慧停车整个纳入到整个智慧出行的范畴当中,除了出行过程中的行车路径服务外,驾车出行的始末两端也要关注。国家提出MaaS和倡导的预约式出行等概念,就是一体化的智慧化出行,尤其将停车问题考虑进去,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停车花费的时间很可能比驾驶时间还要长。

第五是停车技术。数字化转型中智慧停车的技术包括交通、IT等方面。但是关键的技术目前还需攻关,比如高精度动态行驶的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一体化技术、动态移动下的高精度定位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技术,多模式定位技术融合技术等,都需要通过工程应用去优化。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承接的上海徐汇滨江西岸智慧停车项目,涵盖了网联汽车自主泊车、室内/外动态高精度定位和基于AI技术的新基建示范项目,期待通过项目为停车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新模式。

最后是出行理念。出行理念是指以何种方式来完成我们的出行,是采用个体化、机动化的方式出行,还是通过公共交通出行;是随机性出行,还是预约出行的模式;是停车供给侧的服务,还是停车需求方的管理。如果能养成集约化出行、绿色出行等合理化的出行习惯并付诸行动,将有效地缓解行车问题和停车问题。

最后,总结:停车治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希望通过与各位业界同仁共同努力,有效治理停车难题,让公众出行更加快捷、顺畅。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