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公交行业面临的问题、症结与挑战

公交发展面临困境,如何破局?

640 (9).png

赛文交通网 智能交通 智慧公交 公共交通 

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十余年,公交车辆年均增长率5.31%,运营线路长度年均增长8.75%;客运量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连续7年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6.48%。

与此同时,公交运输效率指标(车均年运营里程、单位运营里程载客量、单车日载客量)大幅下降,以单车日载客量为例,2010年401人次/标台,2019年仅为239人次/标台,降幅达40%之多。

640 (1).png

刘剑锋认为从近十年公交客运量数据来看,2014年是个拐点,公交客运量开始下降,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波动更为明显。

在这段时间里,从线路里程、总的服务车辆规模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状态,说明我们政府和公交行业部门一直在持续努力中,地面公交的高运力投入与低客流效益形成了巨大反差。

那么,出现交通供给和客流量的不平衡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面临其它机动化出行方式如小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势竞争,以及地面常规公交系统长期服务模式的单一化和运行效率过低。

以北京公共交通发展为例,刘剑锋讲述了近十余年公交、轨道客流发展变化情况并总结了3大特点:

(1)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客流“一升一降”,形成巨大反差

公交方面,2010-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1.9%;2014-2019年年均增长率为-7.8%;轨道交通方面,2010-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16.3%;2014-2019年年均增长率为3.2%。

(2)出行结构调整未见明显好转,小汽车首席地位难以撼动

地面公交出行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在轨道交通的强势拉动下,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连续四年稳定在44%-45%左右。小汽车出行占比在33%左右,远高于其他交通出行方式。

(3)公交系统总服务人口长期稳定在同一水平

截至2019年,公交车日均客运量为857万人次,服务人口为508万;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1085万人次,服务人口为388万人,近十年来,轨道交通和公交车服务人口一直保持在900万人口左右浮动。

刘剑锋强调在后疫情时期,公交企业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剧,财政补贴面临持续性压力。

他讲述近十余年北京市政府补贴年均增长率4.62%,近五年投资年均减少16.68%,客流量自2012年连续9年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9.09%。后疫情时期,从按下疫情防控的“暂停键”,到启动经济社会活动“恢复键”,恢复经济生产将是近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在目前营业收入降低,财政补贴普遍存在压力过大的情形下,新型交通方式: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公交客运市场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公交未来该何去何从?

经验与启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公交一体化项目

刘剑锋同时介绍了北京城建交通院承担的全过程设计咨询项目《新开发银行贷款·宁夏银川市一体化绿色交通建设》,项目打造“以新能源公交为核心的公交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总投资26.6亿,其中金砖银行贷款21亿,地方财政配套5.6亿。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设备系统建设、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机构建设能力提升,分别从硬件基础、运行载体、智慧支撑、实施保障四个方面全面提供公交系统水平。

刘剑锋对该项目的主要特点做了总结:

特点一是因涉及国家主权贷款利用,申报审批程序相对复杂,需要由市、自治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国务院等层层批复。

特点二是“传统+新基建”融合,需要多专业的协同设计,涉及到车辆、供电、建筑、交通、市政等十余个专业。

特点三是针对银川特点定制的公交设备设施选型方案,结合银川电力资源丰富特点,选用了纯电动车辆、直流120kw双枪充电充电桩兼顾日间对社会开放运营、LCD屏+IP56+温度调节+内嵌安装的公交电子站牌。

特点四是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全局安全性强化设计方案,从人、车、站场、安全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人方面包括人脸识别,酒精、血压检测、车辆钥匙管理等,车方面侧重安全辅助、实施监测预警,场站方面侧重数字孪生智慧公交场站,安全制度方面是指对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设施,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

特点五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架构的智慧公交平台,刘剑锋介绍“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国内各城市公交智慧化发展基础和情况差异很大,而且有的公交企业虽然有很多信息软件,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使用需求。

因此,我们结合实际业务需求,为银川打造了‘一个中心,三大接口,三个支撑’的公交智慧化体系,统一建立‘一朵云,一套中台,两大支撑体系,六大基础平台,五类数字化应用系统’。”

这个智慧公交建设体系对于国内其它公交企业同样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640 (8).png

全局安全性强化设计

640 (7).png

公交智慧化体系

创新与发展:以数智化赋能公交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讲演中,刘剑锋指出:“20多年过去了,实际上公交服务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之前人们的出行需求较为单一,要么在工厂上班,要么在田地务农等。而现在随着日常出行尺度不断扩大,出行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面向多样化出行需求,需要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公交服务,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公交企业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直面精准公交需求的多层次、多服务模式高度协同的公交线网规划,第二是打造不能功能定位,不同技术类别的多样化公交服务模式,第三是结合碳交易规划,建设一体化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640 (6).png

(1)以大数据为支撑,开展精细化线网优化

“公交线网优化直接关系着公交服务水平,但目前线网优化只是‘就公交论公交’,应该加快向‘从城市论公交’转变”。刘剑锋认为,在进行公交线网优化时,应该在目前充分考虑公交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多源大数据,对公交线路沿线城市发展状况综合分析,在线网优化时增加“城市”视角,从而进一步推动公交服务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过去5年,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城建交通院研发形成“城市仿真”数据底座平台,该平台融合海量城市多源时空大数据,自研的数据治理体系和空间数据中台技术,融合了城市人口、岗位、出行、基础设施、交通接驳等30类多源数据资源。

依托数据底座,形成了“1个数据底座+N个应用系统”的产品体系,实现了全国60个主要城市全域范围内精细至建筑体颗粒度的城市全量居住人口、就业岗位、分时客流、人群画像、出行溯源、用地属性及建筑规模、公共设施等标准化数据产品和高效数据服务能力。

平台荣获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重要奖励。

640 (5).png

城市仿真数据底座平台

依托“城市仿真”底座研发形成“城市多源数据驱动型公交线网智能优化平台”,刘剑锋演讲中提出,该平台一方面攻克“一票制”公交乘客下车信息补全技术,实现基于“一票制”公交刷卡数据的公交客流特征分析;

另一方面,平台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对公交线路沿线任意尺度人口岗位、出行需求、基础设施、用地开发等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支持对任意两个线路方案从基础指标、客流、职住、开发、需求等5大维度超过20个具体指标综合分析,最终实现从“公交”和“城市”两大视角进行线网优化方案编制,并通过客流效果实时仿真定量判断优化效果,为公交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640 (4).png

城市多源数据驱动型公交线网智能优化平台

(2)细分需求场景,构建多服务模式时空网络

多样化的出行需求需要多元公交服务模式相匹配,致力构建高效的时空网络。刘剑锋谈到“目前,我国多地开设巡游公交服务,适用于小尺度片区或接驳功能,但是运营情况喜忧参半,较难实现良好的服务效果。

各地在开设巡游公交时,一定要深入论证运营区域的选择、线路路径、车辆选型等,适用于不同的群体,且要达到及时的响应,就要匹配较高的发车频次,这些对于实现良好的客流效益至关重要,否则‘越开越亏’。”

640 (3).png

巡游公交服务APP

除了巡游公交,刘剑锋还强调要协同提供其他模式的公交服务。以香港为例,除了最主要地铁、专营巴士系统,还针对不同需求场景,提供旅游、校车、通勤、枢纽接驳等公交服务。

最有特点的是红、绿色小巴,其中红色小巴为行驶非固定线路,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绿色小巴行驶固定线路,收取固定票价,但并未像其他城市一样与手机智能化相结合。

因此,刘剑锋表示公交服务需要细分需求场景,因地制宜,小尺度片区可以开设巡游公交,公交客流走廊好的,可以开设招手即停的公交服务,或者提供更高标准服务,吸引通勤白领等乘坐。

(3)引入碳普惠机制,建立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

刘剑锋指出,碳普惠结合MaaS平台共建理念,是未来MaaS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北京作为全国首个碳普惠MaaS平台建设城市,将碳普惠激励机制与出行一体化融合共建,实现全过程出行记录,其他城市建设MaaS平台可以吸取北京的经验和启示。”

同时,刘剑锋也强调,在MaaS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提升公交服务吸引力、增加客流始终是公交企业关心的根本目标,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建好MaaS服务,应不忘公交任务初衷,以提升公交吸引力及客流目标为核心,始终围绕公交服务本职工作是MaaS建设的根基。”

刘剑锋对MaaS平台服务的全过程阐述了自己理念,“MaaS是一个聚焦出行全过程的平台,以乘客参与、过程监测及资源调度环节为主要聚焦点。各环节的高效服务,离不开创新技术、要有效利用平台积累的数据,用数据讲事实,发挥数据价值,辨识出行需求、精准服务提供及交通资源供给优化的目标。”

接下来,刘剑锋结合北京城建交通院正在承担的多个城市基于碳普惠和碳交易背景的公交MASS平台建设经验,对平台创新技术需要赋能的重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乘客参与部分,MaaS平台的应将新兴技术聚焦于出行服务搜索、出行票务的支付、出行方式的清分及支付、出行权益激励兑换等重点领域探索”,“对于过程监控阶段,利用MaaS平台,主要聚焦与交通运营数据、公交、轨道、慢性等多网运行状态的实时协同及基础设施状态稳定性可视化三大板块”,“而对于资源调度部分,则应将研究聚焦于交通资源供需匹配、应急元响应调度及交通设施平衡引导,如充电桩空位、停车空位引导等领域”。

刘剑锋分析解释,“参与、监控、调度是体现出行全过程剖析、决策精细化的重点内容,只有对这三部分内容建设进行完善、技术进行丰富,才能将数据真正赋能公交企业及公共出行领域,发挥MaaS平台的真正价值。”

640 (2).png

MaaS平台服务的全过程剖析

在减碳目标的指引下,如何合理构建MaaS平台,发挥MaaS平台优势,刘剑锋也从技术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构建碳普惠MaaS平台应首先进行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的研究,就各类交通工具的碳减排量进行测算,可以了解各类工具碳价值的影响。

其次,从提升公交客流核心任务出发,MaaS平台应进行各出行场景及碳权益分发机制的研究,保证出行者在绿色出行模式下,享有奖励兑换。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绿色出行,从而提升公交客流。”

刘剑锋还指出,“因为MaaS平台融合了多类交通运营服务商,如何分配出行费用、保证各运营服务商的利益均衡,需要引入科学的清分机制,清分机制的研究不可缺少。”演讲最后,刘剑锋就MaaS平台发布终端建设和数据规范、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等保障体系做了简要论述,表示硬件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也都是MaaS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640.png

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构建路径

*作者简介:刘剑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公共交通资讯”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