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代磊磊:看内蒙古公安交管科技40年之变

本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将内蒙古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分为六个阶段,从一个侧面展示随着时代变迁与形势任务变化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内蒙古公安交管科技发展历程,以飨读者。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内与8省相邻,外与俄、蒙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

截止2020年11月,全区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分别达到691万辆和823万人,基本上保持年均7%和10%左右的增速,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20.6万公里,高速公路将近6700公里。

受限于有限的警力和快速增长的公路里程,近年来交通管理压力与日俱增。

如何加快科技赋能进程,提升交管工作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交通安全管理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成为几代“内蒙古公安交管人”为之不懈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

本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将内蒙古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分为六个阶段,从一个侧面展示随着时代变迁与形势任务变化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内蒙古公安交管科技发展历程,以飨读者。

一、发展历程回顾

从197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成立专职道路交通管理机构——治安处交通科算起,内蒙古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已历经40多年的发展,而公安交管科技的发展真正是从1994年全区使用公安计算机录入传输事故数据开始,基本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blob.png

(一)萌芽期(1994年-1999年):全区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用来记录、存储、传输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各地车管所实现车辆和驾驶人信息微机管理,但还未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系统,开始选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试点交通监控系统查处交通违章。

(二)探索期(1999年-2005年):全区交警系统启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系统(1998版)”,启用交通违章记分计算机管理系统,全区101个旗县的公安三级网络全部开通,总队自主研发的“内蒙古死亡道路交通事故上报系统”开始在全区启用。

(三)发展期(2005年-2010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版软件安装及数据库创建,开始启用全国统一版的四大信息系统(违法处罚信息系统、机动车登记和驾驶证管理系统、交警队信息平台、事故处理信息系统),在包头市试点公路区间测速。

(四)推广期(2010年-2016年):全区启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六合一”平台),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全面上线,推广应用缉查布控系统,视频卡口等交管设施广泛应用,各支队陆续开始建设交通指挥中心,打造了全覆盖、全联通、全天候、全过程的交管服务体系。

(五)拓展期(2016年-2018年):全面建设覆盖全区12个盟市和直管高速公路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完成“六合一”平台分布式升级改造,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移动警务设备广泛应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互联网在线快速处理系统”应用,建设全区车驾管业务综合监管平台。

(六)深化期(2018年-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大力推广交通信息服务、自助式服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便民服务措施,依托公安厅“北疆云·智慧公安”建设,推动打造全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完成东部区高速公路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与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

二、取得成效及不足

近些年来,内蒙古交警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交通管理数据集成应用,公安交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推动立体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建设了集指挥调度、缉查布控、信息研判分析、视频联网监控、交通流汇聚分析、信息交换服务、基础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全面提升了全区动态查控、应急联动、区域协同、应急指挥调度、源头动态监管、信息研判及科学决策等交通管理信息服务能力;与气象部门合作,实现全区公路交通气象预警服务,在气象局无法实现精确预警的高速公路团雾易发生路段建设气象采集设备,实现小气候监测与预警;依托公安部课题立项研发高速公路重点车辆动态管控软件,采用移动公安网,定制开发了高速公路民警执法终端手机APP,实现指挥中心和现场执法民警联动,助推警务模式改革。

(二)建成全流程、闭环式的车架管业务监管平台。2016年起,历时2年完成了对各盟市车管所及社会机构视频专网搭建,在全国率先启用业务汇集、三级监管的管理模式,共接入视频36525路。

针对我区地域狭长、运输车辆占比大、邻省多、境外归国人员数量大等特点,先后开发了涉及窗口、检测站、考场、报废企业、登记服务站、查验区等场所的100余个业务监管模型,通过采用异常预警、信息推送、业务干预等处置手段,实现了全流程、闭环式的智慧监管模式,形成完善的业务监管体系。

目前,利用该平台下发重点业务异常情况通报33期,共发现整改各地违规业务186项(条),对43个机动车检测站、25家驾驶人考场进行停止检测或停考处理,全区车管业务规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公安部交管局历次通报我区的异常业务率逐步下降,群众信访投诉举报的车管违规业务明显减少。

(三)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精准管控和“放管服”新模式。在总队的精心指导下,呼和浩特市支队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推进老旧城区勤务改革,与哈啰出行合作以玉泉大队为试点打造了“智巡警务系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城区管理的勤务模式;包头市支队积极拓展集成指挥平台功能,开发了适合实战的卡口预警精准查缉勤务APP,民警工作模式由之前的盲目拦截查处变为现在“守株待兔”的精准查缉,工作效能得到极大提高;鄂尔多斯市支队在东胜区建设了涵盖200多个路口的规模化感应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地磁检测方式,提升信号灯控制效率;乌海市支队利用大数据建模,研发了“失驾人员”可能驾驶车辆记分预警模型,让失驾人员无处可逃;巴彦淖尔市支队助力“放管服”,自主研发“机动车检验自动审核软件”,极大的提高机动车检验效率,缩短群众办事时间;无人车管所、警医通自助体检机、智慧岗亭、交警微信公众号等新兴手段,不断延伸交管服务及宣传的触角。

(四)立足农牧区实际挖掘创新交管科技信息化手段。随着农牧区道路里程和自驾游出行方式的增多,大型牲畜上路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日益显现,为防止车辆碰撞大型牲畜的交通事故发生,总队研发制作了适合大型牲畜佩戴的反光腿带,目前50万条大型牲畜反光腿带免费发放至全区重点旅游区的公路沿线,以有效预防牲畜上路特别是夜间上路引发的交通事故;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公路平交路口特别是无信号灯控制路口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乌兰察布市支队升级研发了“农牧区交通智能劝导员”设备,采用红外摄像机作为检测工具,在行人及车辆通过路口时,“智能劝导员”系统会提前监测、播报预警信息,并通过LED显示屏及语音提示,适合在广大农村、牧区应用;兴安盟支队针对农牧区群众文化水平不高,考取驾驶证困难的实际问题,启用了驾驶人理论考试“AI语音读题”系统。

尽管通过不断努力交管科技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偏远,由于受地域、资金和人才的制约,交管工作还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在科技支撑、数据应用和人才保障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缺乏顶层统筹规划,资源汇聚程度差,制约深度应用。科技信息化建设缺少顶层设计与规划,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公安交管信息化建设以条线为主,相对封闭,系统功能没有关联,缺乏协同共享,造成大量数据信息孤岛。

二是重建设轻运行维护,科技应用意识弱,影响实战效果。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普遍只重视项目的投资建设,轻视系统的运维管理,导致系统建成后使用效率低下,基层交警科技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过度依赖建设方,技术掌控度低。交管部门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没有建成专业运维系统。技术与业务之间脱节,核心技术掌握在建设方手中,只是简单照抄、照搬发达地区项目,与公安交管警务实战应用有一定差距,缺少接地气。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鉴于内蒙古交管科技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西部不发达省份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需求,为进一步提升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质效,建议从科技规划、系统应用、运维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工作。

(一)以“十四五”开局为契机,推动开展全区公安交管科技发展规划。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将尽快开展项目立项,研究制定“十四五”公安交管科技发展规划,统筹全区交管科技发展,科学开展交管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加强对盟市、高速交警支队信息化系统建设指导和支撑,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高应用实效,以适应当下“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新的交通管理需求,提升新时期智慧交通管理水平。

(二)依托“北疆云·智慧公安”总体设计,统筹推动交管薄弱环节科技建设应用。在完成全国系统平台建设的“规定动作”同时,开展系统功能升级完善,补足前端设备应用短板,完善当前系统升级建设亟需的“自选动作”。

一是开展公安部部署的系统平台建设和升级完善。

加快全区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推进车驾管业务综合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升级完善视频接入、人脸核验和活体检测等功能,加强和规范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监管;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应用,进一步消除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漏洞。

二是推动全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完善。

推动中西部高速公路(G7、二广高速等)科技系统建设,补足前端设备、提升系统应用,改变当前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科技设备基本为零的现状,发挥科技手段在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中的作用。

三是推动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研判平台建设应用。

立足于公安大数据“中央厨房”,建设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分析研判平台,实现全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分析、重点管控对象画像、交管业务预警分析、模型共享互动交流等多项功能,加强全区交管大数据的实战应用。

(三)加快运维平台建设和专业人才招录,推动完善全区交管系统运维保障机制。加强信息中心运维保障能力,开展交管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系统、设备故障的自动检测和应急处理,做好路面前端设施设备、中心后台系统机房的维护、故障排除等工作;推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政府服务采购等方式,招录2至3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及引入专业化运维机构充实到运维保障队伍,强化运维人员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科技设备系统使用规范、管理规定、职责划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引领公安交管科技建设及应用工作落地。

(四)重视民警技术能力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交管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全国交警系统实战大练兵为抓手,结合交警大队领导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构建全方位的技术能力提升体系。

一是重视提高民警的专业素质。结合实战大练兵专业科目练兵大纲,提升交警实战方面能力,制定实战课程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大比武检验和考核,全面提升交警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本领。

二是开展全方位岗位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分门别类建立公安交管“专家讲师团”,针对交管科技工作基础薄弱的盟市,开展“送教下乡”对口专题培训和技术帮扶服务,针对交通管理所面临的难题“问诊把脉”,提升指导的有效性。

三是建立全区交警专家资源库。充分发挥交警系统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按照交通组织规划、交通设施设置、交通监控指挥、车辆查验布控等分门别类建立交警专家资源库,在科技项目建设论证、评审评奖等环节,遴选资源库中相关专家为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论证。

20余年科技发展路,内蒙古交管科技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只有紧抓当前新一轮科技发展机遇,砥砺前行,才能提升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满足老百姓对美好交通出行的新期待。

作者:代磊磊、梁伟、袁永亮

作者简介:代磊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目前挂职内蒙古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信控中国俱乐部会员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