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城市

深圳经验 | 国内道路停车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作为国内第一个采用手机APP自助缴费实现全电子化管理的路边停车案例,深圳“宜停车”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经验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国内第一个采用手机APP自助缴费实现全电子化管理的路边停车案例,深圳“宜停车”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经验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作为该项目的开发商,深圳市前海亿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佘志登于4月10日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城市停车治理论坛上,介绍了深圳的相关经验,并且引申开来,阐述了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依据,以及系统平台的关键技术。 

以下为佘志登发言全文

前海亿车从2014年开始承接市政停车项目开发走到现在,一直和中国很多政府业主单位进行沟通,目前公司在全国有11个办事处,差不多和接近200个城市进行业务对接,我们也感觉到停车技术与管理特别复杂。

中国城市发展很不均衡,一二三四线城市停车状况差异比较大,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首先从宜停车说起。宜停车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手机APP自助缴费实现全电子化管理的路边停车案例,整个系统运行到现在,没有一分钱现金支付,全部实现电子化,运行两年多非常稳定。之所以能够成功运行,很多嘉宾提到跟深圳市有独立立法权有关。

深圳路边停车管理里程碑事件

  • 2013年6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决定成立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这个单位受交警委托对所有泊位内及相关路段泊位外违章停车进行取证违法。

  • 2013年12月召开深圳市路边临时停车收费管理方案听证会,并顺利通过,解决了法律方面的一些障碍。

  • 2014年5月,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经过市政府第5届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 2014年7月,宜停车APP上线试运行,在深圳市1200多个试点泊位进行停车收费。

  • 2015年1月,宜停车开始在特区内共计11000个泊位上进行推广。

  • 2017年开始,准备将这个项目开始陆续进行扩容,将泊位数量覆盖到全市10个区,增加到4.5万个泊位。

深圳停车项目运行到现在,取到了预想效果。比如在路边停车一小时的比例达到70%,路边停车周转率非常高,整个夜间停车位使用率大概比白天高20%,目前APP注册用户覆盖深圳70%以上的车主,取得的很好的社会效应。

项目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深圳市一开始在法律和法规方面顶层设计上做的比较好,这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宜停车背后的法律法规

比如说《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里提到使用道路停车设施停放车辆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路边临时停车位使用费。同时也约定了这些项目所收上来的费用是上交财政,属于行政性收费,进行了明确。

同时也约定了5种情况是属于违章违法停车要进行处罚,包括在允许停放位置以外停放的,第二停车进泊位但没有缴费,未启动缴费程序。第三超时了而且没有补交。第四未按照停车位标线、停车类型停放的。第五在道路停车位内未按照道路顺行方向停放的。

除此之外,还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提出路边临时停车位停放车辆的,应当缴纳车位使用费。还有其他的纲领性文件,比如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深圳市治理交通拥堵24策、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等。

在项目开始之前,有关部门对深圳市停车收费标准进行了定义,刚才有专家提到路边收费怎么定义?比如,路内高于路外,长时间停放高于短时间停放,路边停放不会封顶,等等。

深圳也是这样,工作日和休息日时间和价格不一样,周末价格是打折的,在工作日晚上是免费的,在白天里又进行了切分,三小时内和超过三个小时怎么缴费,不同路段也不一样。

分区域分时段分类型泊位划分后把价格进行了切分,通过信息化手段就是APP自动计算方式,进行停车政策调节,短时间可以停在路边,长时间可以停在停车场,计费方式非常灵活,而且很人性化。

政企合作与行业融合的思考

国内路边停车收费有两种模式,第一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政府事业单位直管,收支两条线。第二是经营型收费,地方政府特许经营权拿出来,或者招标投委托企业运营。

不是必须把所有事情都由政府管理,企业代管和特许经营权也是一条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更倾向于后者。两种方案的利弊如何?如果全部经营性收费,企业可能唯利是图;如果全部政府来管理,政府机制没法激活市场活力,企业在市场化经营的灵活度和空间都很少。

企业和政府之间各自应该做什么,这些事是我们要考虑的。把路边停车完全当一个收费项目的话,就谈不上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把数据拿出来共享,大家都知道未来大数据的价值,但是数据共享才有意义。

第二产业互联网。只看停车格局会很小,停车是产业,包括智慧社区等融合到一起,而且我们觉得未来跨界和企业联动会变成大趋势。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PPP。很多地方政府愿意做,政府有没有这样的人才、技术,有没有创新?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如果民营企业和政府国有企业合作做一件事,很可能把市场激活,调动积极性和灵活性。

道路停车系统的技术演变

几个阶段。

第一不收费,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是有的,中国三、四、五线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比较少,但是未来一定面临挑战,他们已经开始有这种需求了。

第二纯人工现金收费,这种严重依赖于收费人员,人力成本很高,没有信息化可言,也没办法进行有效监管,效率很低,市民投诉多,体验差,满意度极低。

第三咪表,我不认为咪表是有前途的,因为我觉得国外咪表做的好,因为信用机制做的好,而中国没有信用机制。咪表先不说管理模式,需要换停车卡或者兼容一卡通,对市民素质要求很高,监管难,效果一般,而且设备更新难,成本高,信息管理不太透明。

再一个是人工+POS机,人工成本很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现金的使用率,依然难以实现有效、透明的监管,是目前很多城市选择的模式。

地磁+人工+POS机,人工成本无法大量降低,但可以实现收费管理的监管,有一定进步。

地磁+手机APP,深圳就是这个模式,是创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很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用户体验较好,能实现电子化支付,若在法律监管上实现突破,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未来模式,探索基于摄像头、视频桩、RFID等物联网和电子化,但技术还不够成熟。

市场如何健康发展

智慧停车产业,在我看来2015年是起始年,宜停车横空出世,随后大量公司出来,去年又大量公司倒闭。市场如何健康有序的共赢?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技术。我是技术出身,我觉得技术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下功夫的,这方面还需要整个行业提升水平。

第二管理。我认为管理非常重要,技术和平台取代不了管理,所以管理也非常重要,停车管理,包括法治,等等。

第三运营。运营我认为第一是停车运营,第二是线上运营。把互联网一些好的一面与停车结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让政府得益,企业挣钱,这样市场才有更大推动力。

第四金融。停车行业是一个大行业,也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利用金融方式来推动行业发展,撬动市场也是一条路。

QQ图片20170424100053.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