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史其信: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

​2月25日,由中国交通技术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挑战 选择 蓄势前行”为主题。

    2月25日,由中国交通技术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挑战 选择 蓄势前行”为主题。会议上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其信以《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史其信: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三届我参加了两届,去年在上海参加。让我讲讲十来年整个智能交通的发展情况,实际上在座的有我们秘书长在这,应该秘书长来做这个报告最合适。不过从头到尾我经历的多一点,从故事情节上来讲,可能会更能吸引大家,所以我介绍十来年我经历过的一些情况。

  今天时间关系,要展开讲可能要讲半天,给我20分钟,我就讲三个问题,每个问题不能超过七分钟,所以给我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首先回顾一下,然后分析一下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有方向与展望。

  讲回顾,也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以指导我们今天。总结教训的目的是更加理性,更加聪明地领导我们明天和今后。在座的都是这个行业的精英,也是企业的领导,所以我想通过今天大家的交流,看到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鼓舞我们的信心。

  关于十来年的情况,因为每一个事物成长过程当中都是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启动,二发展,最后成熟。日本把智能交通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发挥它的作用,信息化的应用,第三才到了智能化。所以我想要想把十来年的情况总结一下的话,这是我的概念,把它归纳到三个层面。一个是从97年开始,进入了ITS启动过程,第二个是十五开始,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发展期,国家层面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发展期也是因为社会背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初步发展,大概用了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到了深入发展,是从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也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从客观角度上,推动了智能交通进入深入发展阶段。真正到了成熟阶段,我认为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当然我认为这个相当一段时间,我在98年一个报告里面说了,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我没有把它看得很乐观,我给定了一个50年,当时50年的概念是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中国可能和发达国家来比,我们的经济、技术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工业化基础还是比较落后。第二虽然在工业化进程过程当中赶上了信息化,要求我们必须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所以可能会逼着我们要比发达国家用更加奋斗的精神,赶上信息化对我们交通事业提出新的需求。但是考虑到我们中国的实际,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可能不允许我们有这样抱着这样乐观的态度,可能有相当一段时间要解决不是技术问题,是行政管理和体制问题。正因为这样,我感觉50年可能差不多,但是没想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国家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我现在比原来十几年前,我的信心更加充足了,我认为可能用不了50年,所以成熟期,我估计是在2020年以后,也可能是在大城市、中心城市,首先成熟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在这点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

  为了回顾这三个阶段的过程,我也不想把它分别理的很细,因为不可能。我从宏观概念的角度提几个方面,提到这个东西大家可以回忆到当时的情况。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启动阶段,启动阶段主要的表现是国际上已经召开了智能交通的世界大会,这是在9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实际上他们召开这个大会,并不等于他们刚刚开始搞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已经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来应用到我们交通管理。这个趋势在97年如果作为刚开始启动的话,实际我们已经落后了将近20年。在启动阶段有几个问题大家可想而知,是很困难的。一个新的东西从国际上传到了国内,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个理念统一的问题,我记得当时97年我们在西直门德宝饭店召开的智能交通国际趋势研讨会以及两个月之后,中欧召开的智能交通ITS研讨会,如果把它作为我们国家是启动期开始的话,当时从观念上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首先中国要不要搞智能交通,你必须要正面的回答。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面临这么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做很多很多让大家感觉到中国需要ITS,为什么需要ITS?要做相当多的工作。所以当时在这方面,我们发表文章,出杂志,办网站,就像我们交通技术网,这么多年陆陆续续做这些工作。

 这里面要深入谈,要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讲当时遇到什么问题,我概括一下,首先两个问题。一个是认为中国不应该发展ITS,因为还没到时候,还是往常我们中国发展过程当中的思路,就认为发达国家的事情我们来做的话,我们是超历史发展阶段,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是智能交通并不稀奇,80年代我们就引进了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认为我们80年代就搞智能交通,两种观点,让你解释,让你帮助他们明确到底应该怎么判断中国当前的形势,所以我首先明确,第一中国需要ITS,中国一定要赶上这个。当时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到现在为止仍然很好的激发我们斗志的口号,就是我们面临机遇,去迎接挑战。我们绝不能再重复以前,造船不如买船,国外ITS发展为什么总统来开会推动这件事?国家拿出钱来推动这件事?是因为他看到了智能交通的发展不只是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减少污染和提高安全,更重要他看到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动了社会发展,所以日本推动智能交通过程当中,他首先建立了总理为首的社会信息化推进总部,他不是就事论事,我就是交通,实际它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一个产业发展。80年代我们引进了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但是那个时候的信号控制系统,我理解它只能停留在是计算机的应用,还到不了今天说的信号控制系统。在这个阶段里面虽然三年时间,但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尤其是科技部,我记得当时石定寰高新技术司司长认识非常明确,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筹备成立国家一个协调指导小组。在这个阶段,九五末期,也就是2001年开始第十个五年计划之前,国家在九五项目当中增列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列为九五的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是ITS体系框架研究,大家想想从97年也好,98年也好,实际上九五已经到末期了,没有钱了,但是国家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在九五增列了,把ITS体系框架放在九五项目里面,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中国需要产业化,ITS产业化发展,带动我们高新技术发展。发改委没抓,工信部没抓,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出来抓这件事情,就说明已经明确,它要带动中国产业发展。

  另外一个课题就是关于标准的问题,当然这个标准实际上也是作为相关的初步的,这也是列到我们九五课题。关于国家ITS体系框架,这个详细内容我这个资料里面有,不详细说了。我们的框架为什么要赶到2000年之前做出来?2000年我们申请到在中国北京召开亚太的ITS会议,我们希望在2000年的亚太会议上,争取把我们国家的体系框架拿出来,征求他们的意见。所以2000年在北京召开亚太ITS会议,实际是在99年我参加的马来西亚亚太地区的理事会会议上决定的,在那个会上还明确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要参加,要主办2004年的世界大会。但是2004年这个世界大会被日本抢过去了,在名古屋召开的。当时为什么让日本抢过去?是当时我们在99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像关积珍关总现在是ITS协会的理事长,99年还没成立理事会,所以没办法把这个会拿到中国来,只能让人抢过去,但是再轮三年轮到亚洲开,2007年中国就拿到了召开世界大会的资格,在这之前有一个伏笔,日本说了2004年让我开,2007年让你开。

  关于启动期,我想可以看到中国去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确确实实做了相当多的工作。特别是在第十五计划,国家第一次拿出这么多的钱投入到智能交通的发展,列了一个相当大的重大项目,叫做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这项工程策划我参与了,当时我们的信心和我们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这么一个大的重大项目,来引领中国智能交通通过关键技术研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解决交通控制、集成信息服务、车路系统和标准化等等这方面的工作。当时信心很足,想的也很理想,但是经过五年下来,我们到底怎么样,当时为了推动这件事,我们有十个城市已经被列为ITS示范城市。当时示范城市有3个要求,谁要想申请这个示范城市,有3个要求,第一个要求,你这个城市要想搞示范工程的话,首先先把你这个城市的ITS规划拿出来,当时政府强调,要拿出规划。不是说我拍着脑袋想干什么事就干,是考虑到你这件事情和你将来整个城市的规划是什么关系,和你以后的发展是什么联系,必须明确这一点。第二个一定要有一个主管市长来牵头,为什么?因为ITS本身牵扯到一个体制问题,是大家互相都在做,资源不能共享,孤岛太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定要有一个市长牵头,否则的话,你这个城市不可能去承担国家这个示范工程。第三个一定要有一个支撑的团队,作为你们这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持。当时我记得这些城市市长特别是科技局争着带队,跑到北京申请要这个课题。但是申请下来,给了你,回到城市以后又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家开始工作了以后,是各个部门谁也不能领导谁,什么事情都要找市长,市长哪有那么多时间。答应下来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最后也迟迟落实不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着急,我曾经在专家委员会里面明确提出来,十五课题是国家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引领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绝不能让他交了学费,没见到成果,一定要好好地推动这件事情。最后我们就开始了一个中期考核跟踪,中期不通过,你这个城市也不可能是示范城市了,也不可能是示范工程,又经过一轮的推动,最后我们的十五课题总体上有两个课题被pass,大体上成果还是比较好的。

  关于这个课题我再讲一点,这个课题原来设计了七个子课题,其中红颜色标的是第一课题和第四课题,这两个课题分别采用的是联合招投标。大家想一想,科技部过去从来没有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引领科研项目,这是第一次,这是破天荒第一次。这十个项目就是这么多,十个项目的要求,产学研结合在一起联合投标。

  另外一个就是示范城市,在这里面大家看一下十个城市,其中中山市,你们现在去看看中山市,它的道路情况照样比其他城市要好得多。为什么它也列到了我们国家的示范城市?曾经第一轮派专家去他们那里论证,结果就提出来,你们交通又不拥堵,为什么要搞智能交通?需求在哪?最后连他们广东省科技厅厅里面的干部哑口无言。后来他们回去了,没想到过了两个月又提出来,还想搞。中山市是国家火炬科技计划的示范区,他们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示范,如何把当地的企业更好的从产业角度发展,来整合。同时也摸索一下在中等城市智能交通怎么发展,从这里面来找一些经验,后来就批了。

  在初步发展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奥运会。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奥运组织提出了申请,同时也答应了人家承诺,我们一定要保证交通环境,怎么保证?我记得在那之前,朱熔基总理在一年春节他就提出来,要去给北京政府部门的人拜年,过年的时候,总理去拜年,同时提出来,北京交通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很好的解决,你们有没有规划?说我们有规划,给总理汇报,总理提出来,能不能把五年规划三年完成?能不能做到世界先进、国内领先?这一下把北京交管局常年来想做的工作,总是找不到东风,找不到助力,连夜把北京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拿出来,北京奥运会的十大系统可以这么说,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一个缩影,让很多国外的专家,特别是奥运会各国的政府到我们这儿一看,简直是非常惊讶,说中国的智能交通甚至比国外搞的还好。所以在初步发展期,以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包括深圳的大学生运动会,济南的全国运动会等等,智能交通系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同时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交通问题。

  在初步发展期当中遇到了08年世界危机,我记得一个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问我世界危机对智能交通有什么影响?我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智能交通产生影响,但是中国拿出四万亿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拿出钱建设,它的目的是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跟信息化应用在基础设施上是分不开的,大家不要灰心,要看到今后。2011年爆发式增长,投入这么大,实际上是跟我们国家四万亿的投入,在智能交通当中也占到一个相当大的比重。

在初步发展期这十年当中,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用几个数字给大家表示一下,国家在这个阶段,在ITS发展当中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421个城市制定了交通管理规划,占全国城市数量的64%,这个是基础设施,包括灯控率,信号联网等等方面。尤其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指挥调度平台,由原来十五35个增加到十一五200个,交通流的信息采集由原来十五的1.6万个增加到7.3万个,视频监控由原来9250个增加到5.1万。

  这个阶段的问题在哪?大概有这么几个,一个是信息不能共享,本部门的信息都不能融合到一起,就不要说跨部门的信息能够建立在一个平台上。第二个,我们在城市交通管理当中的十个问题,七个问题在交通管理上,交通管理主要的阻力,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还欠缺,还赶不上,特别在精细化分析研究和交通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三个就是交通分析、评估、决策、技术和系统还远远不够,在这个阶段又有一个乐观的爆发式发展,同时也看到还存在问题。

  深入发展期,我认为是从十二五开始,大家看一看,之前09年奥巴马总统提出了“智慧地球”,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我们智能交通的发展当时国家迟迟二十年才推动智能交通发展,这一次跟得非常紧,这是我们国家科技发展能够跟上这个时代,是破天荒。在这里面提到了车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概念,又有智慧城市的建设等等,在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借了东风,智能交通又开始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关于这个时期,我不说了。

  有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体制机制在我们国家ITS发展当中始终面临着一个亟待改革的冲击,每个阶段都面临这个问题。当前新一届政府推动新一轮的体制改革,有望寻求破解阻碍ITS深入发展的难题。第二个是技术创新要依托体制创新,只有体制的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否则我们国家智能交通发展很难进入ITS的成熟期。同时智能交通的技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一直把它当成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仍然滞后。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强化企业参与的机制,不能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而损害我们民族产业的利益。在国家ITS发展过程当中要建立健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也就是“政府如何搭好台,企业怎样唱好戏”,这也是我们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开会,关总搞一个产业联盟,都是充分考虑如何使得企业和政府更好的来互动,解决问题。

  另外从产业方面,ITS产业的培育和产业链的形成,国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要研究着重从ITS产业化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政策层面,研究、分析、解决其技术瓶颈和政策制约,从而确立兵团作战的攻关目标和攻关计划,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TS系列产品,加快我国ITS的产业化进程。我记得第一届的时候,开座谈会的时候,我就对企业提了我的想法和希望,这点也是需要在座的企业要尽快推动我们企业的发展,它的主要目的,要带有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缺少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充其量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模拟仿造或者叫二次开发,我们国家亟待建立一套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目前国企、央企的创新精神远远不如中小企业。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尤其是门槛、资质等准入制度存在不透明、信息不对称、致使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不能进入市场。

  当前更加重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前的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下以及大数据时代,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整合、数据融合等方案设计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最近我到一些中等城市,都在做智能交通规划,前期的规划,他明确提出来,我这个系统和原来大城市搞的系统不一样,大数据、云计算怎么应用到平台里面去,现在已经考虑公安系统本身的数据融合,要建立一个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但是给我们智能交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强调对系统规划设计的规范化、系统建设中监理的必要性、系统建设后效果评价的重要性的高度认识。谢谢大家!

网站-二维码广告图.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