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城市

解封停车供应链的洪荒之力 | 停车资源端的风口怎么破

众所周知,利用“互联网思维”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裹挟用户。然而,拥有用户后停车创业者却无法实现用户需求的匹配让一切仅仅是看起来很美,现实的残酷已经让上百家创业公司走向灭亡。

众所周知,利用“互联网思维”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裹挟用户。然而,拥有用户后停车创业者却无法实现用户需求的匹配让一切仅仅是看起来很美,现实的残酷已经让上百家创业公司走向灭亡。回头望去,从C端出发的停车创业似乎已经走到了绝境,更多的停车创业者(如车钥匙、亿车等)只能打开另一扇门:2B(即提供软硬件系统服务,帮助停车场开源、降本、提效)。

用2C的思维做2B的产品,互联网思维严重失灵

国内的停车场是卖方市场,目前的停车创业者都不约而同的研发了PMS系统(包括智慧停车软件系统、移动支付系统、智能硬件等)。停车创业者从一开始就采用了互联网思维以免费、微收费或者收取服务费的模式拓展B端资源,而这些产品的价值宽度和价值深度不能跟上,则无法起到快速起量的效果,另外,停车场复杂的业态和所属权问题则更是使其进展缓慢。由于系统自身的边际成本虽然很低,但要使停车场达到有效使用状态的隐性成本要么由创业者承担,要么任其自生自灭。所以,作为一款B端产品,可以没有价格,但绝对不能没有足够的价值(从停车场需求出发的价值),否则前期的免费或补贴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使得平台过度消耗前期有限的资源,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对于没有切中停车场痛点需求的产品,前期的免费策略很容易造成繁荣的“幻觉”。 

同时,由于B端的工具属性较强却不占据用户场景,那么即便“用户(停车场)的用户”拥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也跟提供B端的玩家自身的关系不是特别大,而依靠不断补贴创造的停车O2O消费则在巨大投入后很快失灵,停车场只用一句话就收回了支付权。所以这一类平台,在后期的商业模式变现上存在陷阱,要么有足够的技术门槛和价值门槛卡位,要么能够切入交易分到一杯羹,如果两者都无法做到,那么就真的掉进“互联网思维陷阱”了。通常,对于这一类公司来说,大数据可能是个可以憧憬的美好的梦,但具体能够拿到多少数据,能挖掘出哪些价值,能够在什么场景下变现,就不得而知了。 

撬动停车供应链是PMS还是资源整合

在停车这个传统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市场交易额巨大,达到恐怖的万亿级以上,但总体格局却是“大市场、小作坊”;停车信息化、数据化比例太低,停车总体呈现出“土豪贸易”的特点。

在对B端的开拓上,停车创业者研发了PMS系统,有部分玩家也称之为SaaS系统。 

对于这些从系统(智能硬件也是为系统铺垫)切入停车交易的玩家来说,很容易形成一个误解,即通过停车数据库和平台提升停车交易效率从而撬动停车资源,其实这样的做法对于停车场来说并不奏效,毕竟停车场目前来看还是传统行业,而停车场管理者普遍认为交易才是本质,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是核心诉求,至于信息化程度反而不那么重要,最少在目前还是如此。

以停车资源整合的B2B2C平台则认为,停车的上游(管理方、设备方等)和下游(用户)的资源交叉撬动是最关键的。这个不同的思路,决定了停车玩家的发力点有所不同,那些不敢花钱“重下去”整合资源,而希望以系统的轻模式撬动B2B交易,让不少团队走了弯路(现在还有一批玩家在这条路上死磕),过去2年的B端开拓速度则恰恰说明了此点。 

垂直还是平台?

市面上逐渐趋于雷同的停车平台,都希望以最大程度的规模效应为停车行业贡献效率提升的价值。但是,如果停车平台过于垂直,则需要考虑平台后期是否会遭遇其他综合平台的覆盖,比如停车缴费平台与停车生活平台、停车信息平台与一站式车位平台、代客泊车平台与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平台等垂直品类与综合品类的比较,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主要是要考虑上游停车场、下游用户、系统平台、密集程度、服务标准化、LBS站点的响应速度、品牌影响力、团队能力的复用性和协同效应等。

然而停车平台提供的产品若过于宽泛,则又可能导致缺乏协同效应的多个产品线同时烧钱,致使前期花钱效率太低,而在单个品类的规模优势反而不太明显。简单来说,不要以为信息系统可以跨界,就随便把若干个不同需求的各业态停车场捆绑在一个平台上,而仅仅掌握出入口的玩法已经被证明是失效的,用户根本不买账。 

停车场作为稀缺资源,停车玩家们在一家一家啃下来的过程中,前期还是需要适当垂直,优先考虑规模经济效应,在单个品类胜出,用户对这家公司永远只会有一个印象(如小米是做手机、百度是做搜索、360是做杀毒),然后再考虑在符合协同效应的情况下发挥范围经济效应。 

自营还是撮合信息?品类和时机选择至关重要 

停车平台在运营策略上,一般会在撮合信息与自营两种模式之间选择,而在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SKU数量(车位与停车产品)、上游(停车场)和下游(用户)的集约或分散情况、车位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直采车位的资金需求、爆款(热门地区的特殊场景需求产品)或长尾商品(囤积的车位库存)的毛利情况、对线下交易服务的需求程度、项目自身成长阶段等。 

通常来说,SKU数越多、上下游越分散、商品或服务标准化程度越低、直采车位的资金需求越高、越是长尾、对线下交易服务的需求程度越高、项目越早期,越倾向于采用撮合信息模式。然而,随着停车平台流量的放大,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部分品类(代泊、洗车等后服务、地锁设备等)进行局部区域自营,以获取更高的毛利,满足单个用户的叠加需求。同时,作为停车平台方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平台增值服务(保险、金融等),以完善整个车位交易生态链。 

停车平台应该是一个以撮合信息(大漏斗)带动自营(小漏斗),以公共服务撬动停车增值平台的商业逻辑。 

没有形成价值闭环的交易闭环都是耍流氓  

对于停车平台来说,不可避免要涉及交易支付,但是停车平台改变的只是车位使用权交易的路径选择,但并不能省略交易环节中必要的价值环节,换句话说,去中间化,缩短交易路径,不等于无视传统停车交易模式下必要的价值要素环节(保险、环境、停靠距离等),作为停车平台方,无论信息撮合还是自营,均需要有平台的责任和担当,为确保行业客户获得必要的公共服务做出安排,平台发展前期,可以采用外部合作的方式引入相关服务,而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提升,则可以选择部分服务由平台自建提供。 

对于停车平台来说,“重资产”本身不可怕,关键是要“重”得出来,“重”得有价值。否则,一味得追求轻,而忽略了价值闭环,一定会反制平台的扩张。 

停车创业者在B端的开拓上不妨往立体停车、智能化停车场、盘活停车资源、停车位的高效利用、电子支付、移动互联网、云端管理、物联网停车搭建等方面延伸,唤醒体验经济的智慧人车生活。

网站-二维码广告图.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