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城市

读“徐吉谦教授学术思想文集”有感

阅读“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建构与探索——徐吉谦教授学术思想文集”有感

上轮疫情居家,狂购一气,致叠置数册,缓缓消化,时至近日才得以阅读“中国交通工程学科建构与探索——徐吉谦教授学术思想文集”一书。

首先应感觉有些汗颜,相关论文大部分都在中国知网中可见,但是文集读下来发现之前读之甚少,应该是与个人研究方向有一定关系,例如最后一部分的部分论文还是有过阅读。

当然也与近来各类成果浩如烟海,有一定历史时间的不免会被淹没在浩瀚文海中。但是,经典的内容不应被掩埋,尤其是面临当前我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回顾历史,或许应该有启发。

1662010348943241.png

作者:徐吉谦 等

出版单位: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以下仅为阅读过程中颇为感触几点,实难以覆盖文集思想十之一二。

1)有关交通工程学科。

开卷第一篇为1993年发表的“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成文至今30年,虽然近30年以ICT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有所调整,但文中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还是需要重视:

  • “系统性”——谈论交通相关主题几乎是言必提及的属性;

  • “综合性”——与系统性或许异曲同工,近来颇受重视;

  • “交叉性或边缘性”——体现了交通工程的交叉特点或者说“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原文语);

  • “随机性”——交通系统特性之一,而其根源则在于“社会性”。

无论是前述的“综合性学科”,抑或是“社会性”的体现,无不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对交通系统的综合性理解、研究与治理。

奈何数十年来,提及社会性的或许较多,但是能够充分关注“社会性”特点的却不多见,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信息物理系统已无法全面表征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所需要研究、重视的全部内涵,而社会信息物理系统才可能更好地支撑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完善和提升。

对于交通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我们是需要应用多维的视角去认识和改造的。

2)“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一个科学的规划,适当控制无效交通需求和低效率交通工具的比重,并积极主动地做好引导工作,我们就有可能避免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为公众所深恶痛绝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汽车公害、环境恶劣等大城市病在我国重现。我觉得现在就要抓紧此项工作”——此文发表于1995年,通篇强调对交通需求的重视。

然而,如此的丁宁周至似乎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我们依然走在了“快速修路、飞速买车、急速拥堵”齐头并进的道路上,时至今日,所述的大城市病明显显现,当然当前时代所开的药方亦不可谓不全,只是何时能够达到期待的情形,既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又似乎不是你我努力就能实现的。

个人开始学习交通专业的时间已经是新世纪了,见识所限,感觉在一些发展认识学习上有一些断层,当前所谈的众多理念,实际上早已有之,可是为何难以贯彻落实,个中原因,似乎值得交通相关的各利益相关者去反思。例如前述之谆谆教导,很大程度上被忽略。

3)文集收录的论文中有多篇涉及交通组织管理等,例如对单行线的研究、对环形交叉口的研究等,这些特定场景下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其实都具有其特定适用的环境和众多不适用的情形。

对于研究而言,是需要从正反两面去探讨其优劣势及适用范围的,论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论述,而很多内容实际上也分布在了一些书籍中,较为客观全面。

时至今日,业内人士不断探索各种新型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然一些学术论文或宣传软文,似乎执意行走在偏颇之途上,对一些新型事物在赞口不绝的同时似乎忽略了其适用范围。小到车道改线(例如可变车道)、大到电车线路,昨日建、今日拆(废)的情形已非罕见。

徐先生的某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涉及《列宁全集》,作为学者,似乎也应该多多学习哲学。

落笔期间,又回头去回顾了一下1995年11月“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通过的“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真知灼见并非早期没有,然为何在近30年发展中,有些重要原则却被置之脑后,着实难以仅从技术角度论述,例如“交通收费和价格应当反映全部社会成本”,在当时的收入水平情况下都能提出这样的原则,然而,时至今日,却在很多交通领域被抛之脑后,交通问题不日益严峻又能如何呢?

开卷有益、掩卷而思,“温故而知新”诚不我欺,当我们漫步在ICT技术弥漫的新交通系统的环境中时,还是需要坚守:交通需求的机理、本质应未改变。

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从业者,坚守初心,以科学的原则、理念引导劈波斩浪的高新技术、方法在交通系统中的合理应用,或许是正规之道。

借用其中一篇论文中的一段话结语:著名的城市交通专家Michael Thomson在Great Cities and their Traffic一书中写道:“对交通量的需求,应当像对待其他商品或服务设施那样,予以适当限制,这是唯一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战略”。

真知灼见早警惕,

继往开来育贤士,

金陵泰斗奠根基,

四海桃李齐济世。

作者简介:李瑞敏,清华大学教授、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赛文交通网专栏作者,信控中国俱乐部会员。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