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郑航:TIM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2017年2月25日,江西智能交通论坛在南昌隆重召开。浙江珶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航发表了《TIM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前景》主题演讲。

2017年2月25日,江西智能交通论坛在南昌隆重召开。浙江珶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航发表了《TIM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前景》主题演讲。 

主要分5个部分介绍。 

一、建筑行业BIM技术发展现状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      是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三维模型)和 功能特性(信息) 的数字化表达。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工程数据、工程对象的一个完整的描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IM带来的变革:BIM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一个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技术一系列的创新,也包括管理的变革。所有国内外的学术界有一个共识,BIM的应用是建筑领域里面的第二次的革命,第一次的革命就是我们所说的CAD的应用。CAD的应用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革命,现在BIM的应用,不仅仅涉及到技术,更重要它还涉及到管理的变革,作为一场革命,它会更深刻,涉及的面会更大。 

BIM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到建筑领域,对建筑行业的作用有4点: 

第一,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使项目所有的参与方能够协同工作,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 

第二,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BIM技术可以支持建筑环境、经济、能耗、安全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模拟,可以实现虚拟的设计、虚拟的建造、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预测和控制。 

第三,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改变。BIM技术可以支持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的一体化,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四,推动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BIM能够连接建筑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所以它是能够支持建筑行业产品链的贯通,为工业化建造提供技术的保障,支持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          

这个是BIM在整个建筑行业的规划(如下图)。 

35dc8b8.jpg

BIM和TIM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IM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实际的验证和应用,BIM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与交通设计、施工阶段也有相同的业务,但是在管理及维护中,因为行业基础不同,比如城市的轨道交通,目前上海、北京的轨道交通新建的地铁线全部采用这种技术来做设计施工,但是在后期运维过程中,因为行业标准不同而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浙江省珶姆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基于交通行业的“设计”、“施工”“运维”与浙江大学、浙江省科技厅立项。 

TIM(Traffic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全生命周期交通精细化管理概念。将建筑行业的BIM发展优势应用到交通行业,并结合交通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基于TIM的应用生态体系。 

二、TIM在交通运维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TIM在智慧交通管理应用的优势,其技术特点有5点: 

  • 第一,可视化。“所见即所得”, “所得即可管”;

  • 第二,模拟性。模拟交通的实际效果、技术性能、车流疏散等;

  • 第三,优化性。管理过程是不断优化的过程,利用数字模型优化方案具有诸多优势;

  • 第四,可追溯性。利用数字模型可记录全生命周期信息;

  • 第五,协调性。有效协调专业信息,避免矛盾和冲突。 

TIM的应用价值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 第一点就是高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 第二个就是协同分享的概念;

  • 第三个是从协同分享概念引申出来的可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 第四个就是可以达到维护成本更加准确;

  • 第五个是方便设备设施管理与维护,这对交警和后期维护人员有一定帮助;

最后是有利于技术创新。 

TIM的优势有助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且需求强烈。其交通管理有六大特点。一规模大,“设计”“审查”“施工”流程信息无法传递,协同性低;二参与单位多,档案信息规整难,管理难度大;三专业多、系统复杂,系统数量约在50-100个左右,各专业联系密切,接口复杂;四管线多,关系复杂,历史档案缺失,对施工及维护造成影响;五设备管理维护阶段困惑多,由于基础设施、管线及设计接口的协调问题、维护问题、设备采购的后期调整不配套问题等经常会暴露出大量的矛盾,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六设备设施信息孤岛,大部分设施目前处于单机状态,无法实现设备协同。 

下面是TIM设计应用的优势。 

提高设计效率,量化设计过程:根据TIM模拟交通流量及其他信息,实现交通精细化设计及管理。

可以避免专业之间的冲突: TIM技术可优化各专业流程,减少或消除因系统、管线、基础设施设计矛盾对设计及管理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可以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将设计、管理经验和标准化成果纳入数据库,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管理能力,保障交通管理质量。 

三、智慧交通TIM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第一,应用的局限性。 

国内大量城市交通工程积极推进TIM技术应用,在设计阶段,特别是车站管线综合并构建数字管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TIM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其他环节,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各建设单位均高度期望TIM技术可以尽快应用到交通的全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管理、协调、施工以及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运营管理与维护产生更大的价值。    

第二,标准化程度低。 

技术的标准化问题。由于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准入缺乏适当标准和门槛,任何投资商都可以自由进入,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信任度。导致产品没有标准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厂商的竞争关系决定了,无法实现数据打通及共享。而如果利用TIM的方式,将非标准化的产品集成到TIM平台进行统一采集,分析,处理是可行的。 

第三,“智能”非“智慧”。 

目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基于传感器的各类信息采集设备也层出不穷,但目前城市交通管理大部分的信息化系统是割裂独立的,这也导致了交通发展的现状停留于智能阶段,无法真正为交通的设计、建设、管理提供决策工具。        

第四,TIM软件与硬件条件制约。 

目前基于TIM的软件(Autodesk公司的Revit、3DMAX、二维的CAD软件EICAD)的主要对象是道路施工,动画模拟,难以覆盖交通设计、施工、管理的30多个专业全部内容。另外,城市交通参与的设计单位多, 跨公司、跨地区协同设计难度大。交通设计、模拟、分析、渲染、3D建模等对计算机硬件性能要求高,也制约着TIM技术在城市交通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应用。 

四、政府在智慧交通TIM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交通TIM研究是以自身应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制定标准(政府)、引导开发TIM等专业软件系统(政府+企业)、推广应用(政府+企业)等四个层面同时开展工作。 

TIM研究与应用工作需要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第一政府引导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基础标准;第二业主支持,项目的最大和长期受益者,对TIM应用予以资金保障;第三企业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对TIM的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投入。 

五、智慧交通TIM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智慧交通业内对TIM技术关注度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加。依托政府的支持,依靠行业的统筹,发挥企业的力量,TIM技术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应用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TIM技术对交通行业包括轨道交通是再一次深刻的技术推动和革命,随着TIM技术实践的不断进展,行业思考的不断深入,它将对行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运营方式以及建设的整个产业链条带来深刻的影响。它会是一次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将涉及到行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对于行业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该加深认识,深入思考。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