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错时停车能让存量车位“活”起来吗

停车难是城市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城市管理者逐年新建一批公共停车泊位,但车位的建设总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而且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要想大规模修建车位也不太现实。

日前,省住建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鼓励和引导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在公平协商的基础上对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类建筑推行错时停车。也就是说,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业办公类建筑等,今后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错时共享停车泊位的方法,将暂时闲置的停车位出借给有需要的社会车辆。

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提高现有停车位的使用率,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但不少市民担忧,虽然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管理、安全、技术、业主权益沟通等配套措施跟不上,很难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错时停车的热情。

要想让城市的存量车位“活”起来,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

利用时间差“盘活”存量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省城市民周志敢开车去看望家住小店区恒大绿洲东区的一位朋友。他在小区内转了一圈也找不到空下的停车位,无奈之下只得驶出小区,把车停在附近的恒大小学旁边。但由于担心在路边违章停车会被交警贴罚单,周志敢一直坐在车内不敢离开。过了好大一会,他再次试着驾车驶入小区,转悠了半天才终于找到一个车位。

“那天学生放假,恒大小学大门紧闭。里面的车位空着也是空着,为什么就不能利用起来呢?”周志敢回想起自己此次遭遇停车难时的经历说。

停车难是城市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城市管理者逐年新建一批公共停车泊位,但车位的建设总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而且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要想大规模修建车位也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势下,其实换一种思维方式,把现有的停车泊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也不失为解决停车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鉴于此,住建部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中,鼓励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业办公类建筑等,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通过错时共享停车泊位的方法,将暂时闲置的停车位出借给有需要的社会车辆。

记者在省城采访时发现,一些停车泊位的确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地,车辆停放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上班时间,晚上下班后或节假日则往往会有一些停车位闲置出来。而不少居民白天开车上班走后,住宅小区内的车位相对比较空闲,小区停车高峰一般出现在傍晚以后和节假日期间;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规划的停车位严重不足,一到晚上小区内的车辆见缝插针,四处乱停,实在挤不进来的车辆就干脆停在了附近街巷的两侧。

如果白天上班时间单位停不下的车辆能够停进周边居民小区,等到晚上下班后或双休日、黄金周等时段,单位的停车场也能向社会开放,这种利用时间差让“死”车位“活”起来的做法,无疑将给城市“有车一族”带来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

出借停车位说易行难

调查中,不少人在点赞的同时也表示担忧:出借停车位说易行难,出借之后如何管理将成为最大的难题。

“一到晚上我们这里的车位倒是基本都空了下来,但如果借给周边居民停车,万一有人恶意超时停车,到了第二天上班时间也不开走,这样肯定影响单位的运行秩序。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再说了,一旦居民的车辆停在单位院子里被剐蹭或玻璃被砸,责任又该由谁来负?”位于省城精营东街的太原市民主党派机关门卫王师傅说,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错时停车就很难“落地”。

省畜牧局工作人员刘旭斌认为,错时停车“看上去很美”,但推行起来难度不小。“机关里工作忙,有时候晚上难免加个班。遇到这种情况,车位不能按时空下来,而不知情的私家车又如约驶进了单位,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单位大院的拥堵。”

不仅是单位人员,作为居民小区的住户和物业管理方也有着疑惑。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小区的停车难问题,目前省城不少居民小区全天候禁止非本小区居民车辆入内。“机关单位害怕放私家车进来后有人会恶意超时停车,或者出现什么安全问题。其实我们如果放单位的车进小区,又何尝不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啊。”双塔寺街某单位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在住建部出台《通知》之前,杭州、无锡、北京等城市已经提前“试水”错时停车,而且在实施中也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共性的障碍。

障碍大体集中在4方面:一是停放时间难以协调。由于单位限定了停放时间,这让小区私家车主们感到不太自由,可如果停放超时又往往会影响单位的正常秩序。而小区方面,如遇单位工作人员加班等情况发生,停在小区里的车辆无法及时开走,也会加重小区的停车难。二是安全负担加重。停车资源对外共享后,单位和小区里往来的车辆和人员增多,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管理和安保的担子变得重了。三是停车位的具体空闲时段和闲置数量难以准确掌握。空车位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有可能车主把车开到那里时却已经没有了停车位,反倒因车进车出而造成交通拥堵。四是小区停车资源对外共享须征得大部分业主的同意,小区内有车族和无车族之间对此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见,双方利益难以协调。

错时停车怎样“落地”?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障碍,但杭州、无锡、北京等“先行者”的实践表明,只要把相关的配套措施落实到位,错时停车的“靴子”落地就不难。

针对恶意超时停放的车辆,有的城市采取了信用记录的措施,即当车辆超时停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单位或小区可以将该车列入“黑名单”,拒绝其再次停放的请求。

对于错时停车增加了单位和小区管理难度、安全隐患的问题,一些城市的对策是增加管理、安保人员的数量,由他们负责车辆出入的秩序,同时加强内部的巡逻。

这当然会增加一笔不小的人力成本,因此不少涉及到的居民小区、单位都会对参加错时停车的车辆收取一定的停车费。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实行有偿停车的收入本应上缴财政。但为了提高各单位参与错时停车的积极性,各地普遍的作法是,错时停车收取的费用除一部分上缴财政外,其余的留给单位,用于补贴本单位停车设备维护维修、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开支。而小区停车资源对外共享则必须征得绝大多数业主的同意,而且小区物业收取的错时停车费用,在扣除必要的物业开支后,剩余部分应该让全体小区居民共同分享。

有什么办法能使需要停车的车主精准掌握停车位的信息,从而充分提高城市停车位的使用周转率呢?

近两年,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些互联网公司分别推出丁丁停车、无忧停车等智能停车APP,就像滴滴打车一样,有空余车位的单位、小区和业主可以把车位信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发布,比如车位空闲的具体时间、停车价格等;这个时段有停车需要的人通过该平台就可以进行下单,获得对方同意后将获得一个动态密码,凭密码可以打开单位、小区道闸并操控车位上的智能地锁,还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完成交费;而停车位业主、小区物业(相关单位)、平台则会按比例各自获得分成收益。

据了解,太原市已经有企业意欲引入这一信息平台。或许在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后,有限的停车位资源会得到更高效的配置,错时停车届时也将走得更快更稳。


  制图刘铁军

本报记者 范非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