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信号优化 | 赵景春:济南如何管理交通信号控制

济南交通信号控制管理模式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公安交警最终用户、智能交通市场的关注。由赛文交通网和“信控中国精英俱乐部”联合策划举办的中国交通信号控制发展论坛于3月23日成功举办。会上,济南市交警支队信号控制研究室主任赵景春就济南的交通信号控制管理模式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赵景春演讲主要内容(全部内容见视频):

一、信号控制创新济南模式

针对信号控制创新济南模式,赵景春从交叉口信号控制、隧道信号控制和高架路信号控制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以经十路-舜耕路路口为例介绍交叉口信号控制创新,因为经十路随着市区流量的不断增加,路口的交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称为济南市最堵的路口之一。

为此2012年对这个路口进行了优化提升,在信号控制方面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逆向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第二是二级诱导信号控制,第三是行人过街绿波放行。

逆向可变车道信号控制可以说是济南的首创,在2012年就已经研发成功,并且在经十路得到了实施和应用。

主要做法如下:

a.在经十路与舜耕路四个方向中央隔离带离停车线约50米处开口,并将逆向靠近中央隔离带的第一条车道划成逆向可变车道;

b.在开口处增设控制车辆进入逆行车道的信号灯;

c.优化信号灯的放行相序,四个方向首相位均为左转相位;

d.精细逆向可变车道的信号配时,开口处逆行车道信号灯提前12s(保障50米车道内头车到达停止线左转相位绿灯恰好放行)亮绿灯,车流可不停车直接通过50m逆行车道实现左转,减少二次停车带来的延误。

该路口的逆向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系统,在不修路、扩路的情况下仅通过简单的路口渠化及信号控制,通过增加50m长的逆向可变车道,一个方向可多通行12辆车,每周期四个方向可增加48辆车,按高峰220秒计,高峰一小时可多放行768辆车,通行能力同比提高8.8%, 

目前该控制技术已经在济南33处进行了推广应用。

二级诱导信号控制技术就是根据待行区距离和行车速度,精准测算头车到达停车线的时间(9s),设置诱导屏诱导方案,精确引导车辆进入、驶出待行区时间,避免二次停车。

行人过街绿波放行控制模式通过精准测算经十路半幅路行人通过的时间(15s),借用左转弯最后15s绿灯时间,开启半幅行人信号绿灯,使行人不停留一次性通过路口,同时保障了主干道的绿波带宽。

除此之外,济南还有会思考的信号灯、请求式感应信号灯、行人请求式过街信号灯、智能可变车道信号控制、调流控仓信号控制、瓶颈信号控制等创新模式。

以开元隧道为例,济南市交警支队研发了“集装箱移动式”隧道智能信号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策略就是信号联动,总量调控,进出平衡,集装箱移动式信号控制。 

blob.png

西向东的控制方案就是通过隧道内埋设的地磁检测器,精准掌握隧道内车辆排队长度及进出隧道的车流量,当车辆排队到E点位置时,触发隧道信号控制方案,通过模型算法精确控制进出隧道的车流,保证进出平衡,隧道内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不超过D。 

东向西是通过隧道内埋设的地磁检测器,精准掌握隧道内车辆排队长度及进出隧道的车流量,当车辆排队到隧道口B点位置时,触发二环东路-旅游路隧道控制方案,通过模型算法精确控制进出隧道的车流,保证进出平衡,隧道内最大排队长度不超过C。

该系统同时还有事件检测功能,隧道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隧道口处的信号灯就会变为红灯,禁止车辆进入隧道。

目前济南新建的隧道已全部安装了集装箱移动式隧道信号控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隧道内的行车安全。

在高架路信号控制方面,目前济南市新建的高架路均已设置以地磁、视频检测为主体的高架路智慧综合控制系统,同时济南交警支队联合相关单位研发了济南版高架路匝道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该项目于2016年获得公安部科技立项。

二、信号社会化运维济南模式 

赵景春认为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运维。2016年济南交警支队借助“三网”即公安网、交通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研发了智能化设施运维云平台。首先建立可视化电子档案,然后自动发现故障,通过手机APP在线自动报障,进行运维轨迹回放,达到实时监管。同时,还推出微信和钉钉版本,微信服务于广大市民,钉钉服务于一线民警,发挥内部作用,方便一线民警设施故障报送,提高信号维护效率,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三、信号配时机制济南模式

信号配时调整社会化,引进社会专业团队,以“大数据+交通仿真+信号配时”为手段深度挖掘路口信号配时。

主要有五大步骤:

基础数据档案构建;

宏微观模型构建;

精准化信号配时;

辅助交通组织设计;

效果跟踪与评价。

在精准化信号配时方面,运用地磁、电警等交通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精细化划分信号控制时段,每天包含两个高峰、两个次高峰、三个过渡、三个平峰、一个夜间等11个时段,且每天都不一样。 充分利用相位优化、协调优化,提升通行效率,减少溢流概率。 划分协调子区,全面提升协调交叉口比例,实现区域协调控制。

在效果跟踪与评价方面,评价体系中高峰时段信号控制不追求最大通行能力,而以解决交叉口溢流问题,降低溢流概率为重要评价指标;平峰时段绿波协调要尊重交通参与者的主观体验,不以道路整体延误最少为主要评价,而以总的停车次数最少为重要评价指标。

四、信号控制的几点思考

利用大数据真正实现信号自动化配时还有多远?

仅靠信号灯能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信号灯路口黄闪应当如何理解?

信号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