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官阳: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控制”

为什么那么多驾驶人无视危险和规则?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即使是通情达理和审慎的道路使用者。

我们在事故调查中,普遍会分析驾驶人或者道路使用者自身是否存在过错。有一种观点认为道路使用者,特别是驾驶人,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应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出众的视力以及迅速的反应能力等。那么,在实际中这种观点是否科学呢?交通言究社邀请到3M交通安全系统部首席交通安全教育与政策联络官官阳来具体谈谈他的看法。

道路使用者为什么会犯错?

❖ 能力有限是道路使用者的共性

人不可能不犯错,但可以少犯错。与此对应的错误观点是:道路使用者,特别是驾驶人,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应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出众的视力以及迅速的反应能力等。实际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几乎不可能做到。

人们在开车时,90%的信息来源是靠视觉,视觉质量直接影响判断质量,另外10%的信息来源是靠听觉,例如隆声带就是听觉干预的一种措施。白天行车主要依靠视力,夜间行车则需要依靠灯光加视力才能看清。在夜间,人们获得的道路参照信息只有白天的5%。因此,想要判断一条道路是否安全,懂行的人会选择夜间去看,而不是白天。若在夜间看到的信息,还不是驾驶人应看到的或迅速看到的,那这条路就是不安全的。为什么中国驾驶人爱开远光灯?夜间行车,驾驶人看不到该看的东西,便会开远光灯寻找。道路使用者的感知和体验构成了信息的形式,而其感受质量则决定了执行的质量。

为什么那么多驾驶人无视危险和规则?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即使是通情达理和审慎的道路使用者。

❖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见为实”指的是必须亲眼看到才会相信,但在交通安全领域,有时亲眼看到也不意味着一定可靠。比如,蓬佐错觉 (Ponzo Illusion),即人会根据物体的背景来判断其大小。

blob.png

▲图:人们会依据所见物体的背景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上图中两段红线一样长吗?怎么看都不一样长。但通过更改参照物后,便会发现两段线一样长。在路上行驶,驾驶人会寻找参照物、参照坐标,若选错参照物,其行驶距离、轨迹也会出现错误。

❖ 视觉受到年龄影响

与老年驾驶人相关的话题如“选择性关注”,即老年人更喜欢用推理的方式去做判断。由于老年驾驶人视觉及听觉已经跟不上了,需要靠经验、记忆完成大多数判断。同时,其对汽车性能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当然驾驶姿势、反应能力等各方面会受到影响,这些是与年龄相关的个人性差异。

blob.png

▲图:年龄增加后,则需要更亮的车灯

在视觉上,老年驾驶人需要更亮的车灯。若20岁驾驶人使用两盏车灯,40岁驾驶人则需使用8盏车灯,那么60岁驾驶人就要使用16盏车灯,这样才能基本达到质量相同的光学等感受。针对更多的老年驾驶人群,1985年后的美国,开始提升其交通设施水平,譬如加大标志尺寸、增加标志亮度等。1988年的研究报告表明,对于老年驾驶人,标志亮度需要提高三倍以上。我国社会正在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所以老年驾驶人及相关领域值得关注。

❖ 视区质量影响驾驶轨迹的精确度

从人因领域来说,“看见”即视距和视区。此外,还包括识别与反应,即人的感知能力与处置能力。在人因领域包含“三大公理”,一是“六秒公里”,即道路应该给驾驶人充分的时间;二是“视区公里”,即道路必须给驾驶人安全的视区;三是“逻辑公理”,即道路必须遵循驾驶人的认知逻辑。若做不到以上三条,那么这条道路便会出问题。

举一个例子,看看视区质量对驾驶人的影响。同样一条路,拥有不同的路侧环境,行驶在不同环境下驾驶人的感受也不一样。譬如,好的视区设计可以有效确保驾驶人不会开上道路边缘,甚至驶离道路。

▲图:好的视区设计可有效确保驾驶人不会开上道路边缘甚至驶离道路

视区的质量也会影响驾驶轨迹的精确度。如果视区可以抓住驾驶人的视觉,使之能轻松驾驶,驾驶人就能很容易把车辆控制在行车道的中间,与路中央的隔离线保持充分距离。当车辆沿着处于高地上的道路行进时,如果没有视觉稳定辅助元素,车辆就会越来越偏向中央分道线。有时,在道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交通事故,例如驾驶人怎么开着开着就偏离了车道?一方面是由于驾驶人缺少视觉稳定元素、缺少对应参照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的缺陷所导致。

❖ 人的“天性使然”

人有什么缺陷?首先,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譬如,人们永远认为自己有能力驾驭这辆车。其次,图省事。在两点之间人们更愿意走直线。现实中,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乱穿马路,就是由人的天性所导致,即喜欢自由、不愿意有压力。最后,人的生命脆弱。

如何让道路使用者少犯错

如何减少人们犯错误的机会?一是约束,譬如设置栏杆阻止行人翻越;二是惩罚;三是积极引导,更多的精力及引导工作应放在路上进行,而不是课堂教育上。

❖ 正确引导人的行为特点

那么,该如何引导人的行为呢?人的行为特点包含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提供参照标准才能遵照执行。二是深悉危险才会懂得避让。人只有知道有多危险,才不会去冒险。

blob.png

▲图:施画标线的广场上人流排队情况

上图中,由于地上施画了标线,所以广场上人流排成这个样子,如果没有标线,没有人会这么排队的。这便是管理人流的基本途径——依靠标线。以某著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厂区为例。为限制两人在厂区里并排走路聊天,厂区里明确制定行走规则,譬如设置提示牌、较窄的人行步道等。同时,在相应位置会施划出哪里为机动车穿越的地方、哪里为机动车和人均可通行的地方,哪里为楼道上行、下行及快行道路等。当人们看到同样设置的道路、道路环境,一看便可知道哪条路好开,使驾驶任务变得更容易。

blob.png

▲图:某著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厂区里都会非常明确的制定行走的规则

当提供充实的、充分的引导信息时,驾驶人收获的感受及压力则不同,长时间行驶下的疲劳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 “积极引导”利于改善人的用路行为

道路上什么行为最让人头痛?是错误行驶?胡乱变线?突然拐弯?急刹车?中国式过马路?……从技术角度讲,以上这些行为都被称为没有接受正确指导的各种错误交通行为。70年代初,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局长泰曼在交通事故对策报告中提出:“如果我们不能始终在危险时保护驾驶者,我们就必须向他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他能自己保护自己。”

积极引导,即引导级的信息呈现,需要明确地、不模糊地、足够显眼地满足识别(决策)视距的指标要求,以提高对速度和路径选择的科学决策性,避免危险。所以,尽管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但优化用路条件却可改善和控制人的用路行为。可以说是道路和交通工程设计者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道路的。

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控制”

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控制。1935年美国的《统一交通控制设施手册》中有所涉及,而后1968年欧洲的维也纳公约中各国对交通标志的颜色、形状也达成了共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本对策应周全考虑人的能力条件,包括视距和视区、速度管理、人因、接入管理等,同时也需要大量技术性共识和理念性共识。

❖ 路口设计不应忽略行人、骑行者等的能力

以下图为例,图中大路口出现的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秩序混乱的责任完全在道路使用者吗?经过对该路口调研后发现,该路口高峰期需耗费20多名警力才能控制秩序。由于人的天性,无论多少人控制秩序,仍有人到处乱走、乱骑车。一个人干扰秩序,那么整个路口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设计该路口时,我们可能忽略了行人、慢行交通等的能力。

blob.png

▲图:交叉口出现秩序混乱问题

美国纽约的设计规则里提到,人的步行能力为每小时4公里,在20分钟内大多数人的步行承受力约为1.3公里;骑自行车的能力则为每小时15公里,这便是人们每天的通勤压力。一般情况下,骑自行车大概40分钟或步行20分钟为人的承受力。做什么规划时,都应考虑人的能力,骑自行车的承受力,每小时就15公里,我能每天骑5小时上下班吗?不可能。一般情况下,骑自行车就是40分钟,步行就是20分钟,你要让人换乘出行,就要考虑这个承受力。

blob.png

▲图:步行和自行车通行要考虑人的能力和特点

❖ 转弯半径的大小会影响路口的交通秩序

说到要考虑人的承受力问题,我们只看一个小问题,就是路口的转弯半径。我们国家的路口,转弯半径越做越大。行人和机动车适应的转弯半径是不一样的。在一处双车道路口,若设置小的转弯半径,行人过街可节省近一半时间。我们国家有一段时间,会把路口的转角消掉,路口变大,机动车方便了,但会降低行人过街速度。也就是说,路口交通秩序压力大与路口放宽有很大关系。

blob.png

▲图:转弯半径大小影响通行效率

❖ 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利于提升通行效率

一个交叉口,有多少冲突点呢?为什么过交叉口那么难?一个普通的双车道交叉口就有32个冲突点,若是上下六车道的交叉口则会堵死。我们过去只把这种交叉冲突作为冲突点,忽视了并线和分流。车辆并线与分流都需要降速以及变换车道,都有车与车之间的谈判、车与行人之间的谈判、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谈判,在此过程中调理不好,路口便会乱成一锅粥。所以,为什么拓路口对于治理拥堵没有意义,就是这个原因。

blob.png

▲图:普通双车道交叉口存在32个冲突点

像下图也是。传统的丁字路口的交通冲突点为9个,增加硬隔离后冲突点降为5个,右进右出后降为2个,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blob.png

▲图:丁字路口有9个交通冲突点

blob.png

▲图:改良后的丁字路口冲突点减少

这些内容,都是交通控制的基础内容,针对的都是引导人的行为,减少人犯错误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说十大交通陋习,例如中国式过马路,从技术角度讲,其实是没有接受正确指导的各种错误交通行为。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