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交科所李志林: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深化推进思路

电动自行车的六化治理体系

今年10月,在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技术赋能创新管理的分论坛上,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志林分享了《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深化推进思路》,提供了一套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以及具体的落地措施。

01、电动自行车管理现实短板与挑战

(1)登记备案系统不完善

当前部分地市已经建立了登记备案系统,但是普遍存在登记数据、信息有错漏等问题。并且近年公安部交管局相继发布了两个有关电动自行车的指导性文件,要求登记信息要按规则上传至“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系统,但是普遍存在没有按要求进行上传的现象,以及没有按要求对新登记车辆进行3C核验等系统部署、使用不规范的问题。

(2)现有金属牌使用效果不佳

目前大部分地市在用电动自行车号牌是金属号牌,但是针对电动自行车金属号牌相关的管理规范、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了在同一个地市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上挂着多式多样号牌的混乱现象。

其次,金属号牌的生产监管无闭环,导致伪造、变造、套用电动车号牌等现象频出。号牌作为车辆的唯一身份,如果出现了伪造、变造的情况,其作为车辆唯一身份的意义、价值就失去了,将会给交管部门后续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3)盲目引入高科技设备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开始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导致各地也在盲目的引入一些高技术设备,首先是视频识别技术,这个也是借鉴了机动车视频识别经验,但是由于电动自行车各地号牌式样不一,同时号牌又小,所以视频识别效果并不佳。有些地区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但是交管部门现在推行的“一盔一带”的政策也给人脸识别带来了阻碍。与此同时,人脸识别需要跟公安系统里面的人口库做比对,中间也会存在一些敏感数据跨公安网交互障碍。有些地区利用有源RFID及NB-IoT+GPS智能终端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使用寿命有限、成本较高等缺点。

(4)沿用机动车执法整治思路

各地在执法整治的时候,依然沿用机动车的执法整治思路,存在惯性思维,对电动自行车依然采用了一些强整治、强执法,甚至出现一些过度执法的措施。但是电动自行车这个具有特殊性的群体,他们都没有受过系统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使用者大部分是偏向于中低收入者,强整强治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5)通行管控服务无闭环

现在有些地方登记备案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但是登记上牌之后,电动自行车上路通行中“怎么管”、“怎么治”,由于受相关制度、政策、标准不完善的影响,目前没有探索出合理的管控手段、思路方法。

(6)法规、标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法规标准以及制度相对不完善。一是各地登记工作主体不明确,有社区、派出所、保险、行业协会等;二是保险、带牌销售等配套制度不健全;三是号牌没有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四是非现场执法相关的标准、法规并未出台。

02、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

根据电动自行车现存问题,系统化的总结提炼出了电动自行车的六化治理体系,主要包括:备案信息化、牌证数字化、执法智能化、管理重点化、教育常态化以及治理体系化。这套创新治理模式将为涉电动自行车管理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1637630408208080.png

针对这一套治理模式,也相继研发了一些科技产品,构成了现在的电动自行车治理科技信息化技术体系。

这个技术体系也是参照整个物联网的“云、边、端”的体系架构,此技术体系中,“端”包括数字号牌、电子备案凭证;“边”主要包括路侧智能网联设备以及视射频一体化识别设备;“云”是以登记系统为核心,扩展“1核N应用”信息化登记备案与管控的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动自行车治理顽疾,提出新的治理理念和思路。

首先推行精准溯源管理,现阶段电动自行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后找不到责任车或当事人,这将给交管部门的执法带来极大的障碍。需要依托数字号牌、电子备案凭证以及将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做到精准的靶向引导,对重点人、重点车实行精准的溯源管理。

第二是倡导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机动车管理上存在着一些过度执法、暴力执法等现象,使其成为了一个社会舆情热点问题,所以针对电动自行车这个相对弱势的使用群体,一定要采取柔性执法教育为主的执法理念。

第三是创新执法管理模式,因为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不同,一方面,它没有年检制度,处罚可能会存在罚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是团簇式出行,并且号牌样式不一,无法依靠机动车的视频号牌识别技术去做非现场执法,因此不可以照搬机动车非现场执法管理模式。

第四是实施系统化综合治理,以体系化的科技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完善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及相关责任体系,构建号牌全流程全链条的监督管理,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系统化管理。

03、推行六大新举措

针对提出的体系和理念,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需要新的举措和行动。

(1)备案标识数字化

首先是应用数字化号牌,数字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号牌要通过版面颜色进行分类,比如说可以针对合标、超标车、行业用车,分别制定不同颜色的号牌,能够实现精细化的分类管理。

第二是号牌中内嵌自主可控的无源RFID芯片,有了这个身份标识之后,刚才提到的伪造、变造以及号牌监管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安装了数字号牌后,骑行者将会自觉约束自己在道路骑行过程中的行为。

第三是要在号牌版面上打印二维码,将二维码作为登记备案信息的数据共享窗口,通过扫描二维码,涉及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部门可以便捷的访问车辆信息。比如社区管理员、城管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查到车主的电话号码,让车主挪车,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

第四是号牌应具有夜间反光的功能,可以提高电动自行车在夜间的行车安全。

(2)构建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

搭建规范化的、操作便捷的信息化登记管理系统,形成“一人、一车、一牌、一证”的唯一绑定的登记备案信息资源库,为管理部门真正实现电动自行车的溯源管理,提供信息化的支撑。

(3)赋予人车一体电子备案凭证

目前全国正在推进机动车电子驾驶证,我们借助此项技术来给电动自行车赋予人车一体的电子备案凭证。电子备案凭证是人、车信息的合集,方便路面民警进行溯源管理。同时在电子备案凭证上,根据骑行人的违法、事故量设置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二维码,那么针对违法较多的红码骑行人,就成为了路面上警力的重点管理对象。

(4)提升交通执法管理效能

利用视频射频一体化设备,用射频技术可以精准识别车辆身份,用视频采集车辆违法行为,即“身份”+“行为”形成完整的违法证据;然后对这些违法证据进行交通安全风险研判,通过靶向引导,关注重点人、车,将极大提高交通执法的效率。

(5)倡导推行安全劝导教育

在电动自行车登记备案的过程中,进行交通安全普及性教育;在电动自行车违法后,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6)重点行业用车管理先行先试

对于快递、外卖等重点行业用车可以先行先试,我们提出了“总对总”的平台解决方案打通外卖企业平台与交通平台的信息共享;根据违法、事故量,给骑手赋交通安全风险“三色码”,为企业赋交通安全风险管理“五色图”。

04、具体实施措施

(1)如何做好数字号牌

交管部门想要推广使用数字号牌,首先,结合本地实际管理需求,构建基于数字号牌的管理模式,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和政策。其次,需要委托当地制证中心或有数字号牌生产能力且已取得测试认证的制牌厂,按照当地号牌标准进行数字号牌生产。最后要做好号牌生产、签发等过程监督。

生产单位在接到生产委托后,首先应填写《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技术研发申请表》,并向交科正式提出申请。交科所会经过一些简单的资质的核验,会签一些相关的合作协议,签完协议之后,会有专业的工程师对接一些技术方案,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研发完成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认证,再经过检测中心的专业检验验证,可以出一个官方的测试报告,最后进行批量生产。

(2)如何发挥路侧智能网联设备作用

首先通过射频技术识别了号牌里的芯片,可以进行精准车辆身份定位。第二用视频来识别出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可信的证据链。

取证之后,通过研判分析系统,对骑行者以及重点企业的交通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画像和赋码。通过二维码颜色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处罚模式,比如黄码人员只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就可以,而红码人员就要进行现场拦截处罚或上门劝导、处罚。也可依据违法、事故量对外卖、快递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考评,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让企业管理好自家的骑手和快递配送员。对街道、村社进行文明测评,加强社区对本区域的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1637630426448012.png

(3)如何发挥好信息化平台支撑和应用

首先要规范建设登记备案系统,实现对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3C检验、快递外卖车管理等应用。第二是要规范部署,推荐是登记备案系统采用省市两级的部署架构,省级系统主要是负责对各地登记业务的监管以及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行登记数据的对接;地市级系统主要是实现具体登记业务的办理。现在公安部交科所针对登记备案已经研发了桌面版和移动版的基础系统,且已经积极的在推动试点工作。

(4)如何实施受教免罚

首先要制定规则、制度,针对非机动车要制定交通安全风险分析、受教免罚、学习教育的规则、制度。第二是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方便百姓更好了解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为车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教育平台。车主也可以通过手机端的小程序实现交通违法后的受教免罚。

(5)如何推动项目落地

第一需要逐步替换原有号牌,前期先选择一个地区或选择行业用车进行先行先试,重点可以通过新车试点上牌的工作,逐步完成号牌的替换;其次在识别设备的布设上,强调在重点路口、重点路段进行布设,如果建设经费受限,中队可以配备移动式、便携式的设备进行巡逻,对重点群体起到警示威慑作用;最后将试点城市的在用的登记系统与新建的数字号牌系统并行使用,可以逐步完成原有登记系统的迭代升级。

05、下步重点

第一是继续支撑部局和各省总队的工作,不断完善号牌生产、号牌监管、登记备案、执法管控等相关体系、标准、政策。

第二是推动各地创新实践,支持地市开展试点、创新管理理念;支撑各地开展数字号牌研发、生产;逐步帮扶有条件、无条件的地市做好信息化登记工作。

第三是不断完善科技信息化技术体系,积极研发信息化登记、电子凭证签发、号牌监管等技术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体系。

第四是规范引导产业,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数字号牌、智能识别、登记备案等相关产品需经过检测中心的技术测试和质量检测。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