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自动驾驶

蘑菇车联吕斌:对车路云一体化产业未来充满信心

“规模化元年”与“信心增强”

近日,在赛文研究院主办的2024智能交通行业年终盛典,“超级访问: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市场回顾与展望”活动中,蘑菇车联副总裁吕斌就2024年车路云市场的整体表现、车路云推进投资模式、车路云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车路纳入公路数字化转型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走势等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微信截图_20250122152451.png

赛文交通网:回顾2024年车路云市场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吕斌: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可用“规模化元年”与“信心增强”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2024年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开始呈现全面行动的态势,从小范围试点迈向大规模应用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年初,即2024年1月,工信部联合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车路云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围绕智能化路侧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九个方向,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调。

仅六个月后,即7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20个试点城市名单,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多个省会城市,同时也包括海南省联合体、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等地方联合体。多地密集启动了车路云建设项目,我们团队也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城市的相关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

尽管宏观环境面临一定挑战,但社会各界对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因此,我们对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2024年,可以视为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发展的元年。

赛文交通网:关于车路云一体化推进及相关投资模式,现有以下几点疑问,敬请专家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目前主要以政府作为投资方。然而,近年来出现了投资人通过招标获取个体经营权剩余的新型投资模式。请问各位专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二、在当前各地方财政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上述新型投资模式是否会在短期内乃至长期内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三、请问目前车路云项目是否已经列入了重大或重点建设项目的范围?或者,该项目是否获得了超长国债的支持?

吕斌:多元投资主体和模式的出现,对车路云一体化行业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市场充满活力与机遇,且相关模式开始趋于成熟。车路云一体化作为产业链融合度较高的产业,涉及政府、行业组织、车企及车路技术公司等多个参与主体,需各方协作共建市场。

新型投资模式正在探索中,如国资平台、车企、运营商及科技公司间的投资共建、联合运营等发展模式,有助于形成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此模式被视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升级,是基建投资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可通过多种投资优势互补,促进车路云产业持续发展。

然而,该模式是否长期有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当前良好态势的出现,仍需时间验证。产业界期望吸引更多元投资,调动全社会资本参与度与积极性,以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赛文交通网:关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应用方面的探讨,我们已知在近期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C-V2X车车/车路协同典型应用场景及实施参考》中,列举了14个典型的应用场景。请问各位专家,基于当前的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及实施条件,您认为哪些场景在短期内较容易实现大规模应用,或者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吕斌:从技术角度看,筛选出的车路云一体化场景均相对成熟。在实时感知数据交互、高效传输及智能分析方面,技术层面已不存在太大阻碍,能够实现场景应用。

这些场景在生态及路口通行方面,能最直接、最高频、最直观地服务于车主,是车企所需的关键场景,毋庸置疑其应用价值。然而,这些产品的大规模应用落地不仅涉及车辆,还涵盖道路、云端等数据的交互,涉及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当前,路侧基础设施规模尚不足以充分发挥所有场景效果,需在路侧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的基础上,实现车路云三端更多的打通与融合,以证明场景价值并衍生新场景及空间。

报告提及的14个场景主要以车辆为主体。车路云网络不仅要服务于智能网联车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还需考虑为非智能车辆存在的潜在需求提供服务。此外,思维可进一步放宽,考虑未来可能的智能设备,如机器人、机器狗及在城市路段上空飞行的无人机等低空场景,这些可能衍生出众多新应用场景,为更多智能企业及智能设备提供服务。

赛文交通网:对于将车路纳入公路数字化转型任务之一的举措,大家有何看法?在公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ETC与C-V2X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融合与竞争关系?

吕斌:车路云本质上是一个通感算网络,不仅具备通信功能,还具备感知和计算能力,能够将实体世界实时数字化,实现智能设备与数字世界实时互联互通。这是交通基础设施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基础,将引发质变。因此,将车路云纳入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车路云网络的发展也将承担起交通智能化升级的任务。

ETC的设计初衷主要是解决高速收费问题,特别是不停车收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C-V2X技术则是一种将人、车、路等交通参与者与要素有机结合的车路云协同系统。两者并非直接竞争关系,若结合应用,可能进一步提升智慧交通的通信效率,如动态实时计费结算、高精度路网优化等。未来,在车辆使用场景中,两者可能并存。

C-V2X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包括美国在内,多国正加大投入并发布部署计划。美国交通部计划在2036年实现全国范围覆盖,高速路网百分之百覆盖,75个主要大型城市路口覆盖率达85%以上。此外,韩国在技术路线调整后,也将加大对C-V2X的投入。整体来看,全球对这项技术有一定的肯定和认可。

赛文交通网:如何看待明年或未来的车路云一体化市场投资走势,是上升,还是下降,还是平稳发展?未来将会有哪些重点发展方向或趋势?

吕斌:今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为明年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该意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协同发展;二是逐步稳妥推广辅助和自动驾驶应用;三是加快布局城市基础道路设施的智能感知,提升车路协同水平。基于此意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再次提速,为2025年的整体态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铺垫。

明年,大规模的路侧建设可能成为投资重点。高质量的数据应用服务需要路侧建设作为前提,因此路侧基础设施将占据较大投资份额。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不仅关注硬件设备,更重视如何输出高质量数据。数据质量的重视需足够高,如双SL3认证等信息标准,只有质量好的数据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应用场景。

除硬件设备外,系统算法、感知算法、融合算法以及通信算法等需持续投入和升级,以充分发挥路侧建设的价值。形成商业闭环,让车主能够实际应用,需从技术视角同步向用户视角转变,深入了解车企和车主的真正需求。如何将路侧的高质量数据转化为车企和车主的需求,提供实用的应用,使实时数据服务所有车辆,是明年需关注的重点。数据上车同样重要,预计明年将出现更多应用场景、产品和服务。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