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杰瑞科技智能交通出海攻略:以性价比为矛,破品牌影响力之盾
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仍是挑战
12月25日,在赛文研究院主办的2024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年终盛典上的“超级访问”环节,中船杰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桃桃围绕中国智能交通出海分享观点,认为中国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在性价比、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仍是挑战。具体访谈如下:
(直播画面)
01
中国智能交通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高桃桃:就当前我们接触到的市场和需求而言,中国产品和服务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在国际投标及直营直销竞争中,中国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尤为突出。在项目管理的效率及企业成本控制方面,也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中国产品还展现出对本土化需求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对复杂场景的包容性,乐于与本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无欧美品牌的强排他性。
然而,我们也具有一些劣势。由于国内技术发展起步较晚,我们需要面对欧美企业在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对中国产品的偏见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有所减少,但并未完全消失。国外客户对中国核心技术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仍低于欧美品牌。同时,中国标准输出的不顺畅、品牌知名度及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也构成了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因此,近年来我们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弥补这些劣势,更好地响应海外具体需求。
02
目前海外信号控制与中国信号控制之间存在哪些主要差异?
高桃桃:海外信号机行业,以SCOOT、SCATS等系统为代表,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精致度。尽管我们作为行业的一部分,无法全面代表整个行业,但基于与SCOOT、SCATS标准的对接及NDC的对标经验,我们认为海外品牌在产品细节上追求极致,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均要求严苛。这也导致海外版本对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技术积累、经验积累及操作要求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上的信号机产品则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特点。功能全面且强大,操作友好便利,这可能与中国广阔的地域环境有关。国内信号机相较于海外品牌,在复杂场景的普适性上表现更佳。在对标SCATS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品牌通常遵循既定策略和制式,而国内厂商则更注重功能实现,逻辑上可能不完全对标海外标准。这是目前我们认为与海外存在的最大差异。
03
中国智能交通企业如何实现海外业务从1到10的增长?
高桃桃:从1到10的增长并非易事,其难度并不亚于从0到1的跨越。成功的企业能够延续从0到1阶段积累的产品和组织优势,并通过放大这些优势实现从1到10的升华。相反,失败的企业往往放弃了从0到1的优势,导致从1到10的跨越失败。
在中国智能交通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借船出海,跟随总包或联合体投标,作为指定供应商;二是企业组建海外开发建设团队,进行直营直销,面向终端客户或本土集成商、供应商进行市场开拓;三是建设本土化代理渠道,进行OEM或贸易合约等相关业务。
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企业需要深扎稳打,通过示范效应将产品做精、服务做优、市场做深。从产品销售出海到承接系统集成项目,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以一个案例为例,我们在某国进行了第一个试点项目,即一个路口的POCT。经过一年多的测试验证,客户认可了产品的功能和适配性。然而,从第一个路口到批量路口的推广过程中,客户并未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而是持续观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观望后,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和认可度逐渐提升。我们通过提供附加值的技术服务,推广了相关传感设备和交通信号显示设备,进而将整个路口的信号控制系统和统一化平台上线,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客户便利性,从而实现了从1到10的跨越。
所以中国智能交通企业出海实现从1到10的增长需要延续从0到1的优势,深扎稳打,通过示范效应和附加值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用户信任度。
04
在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杰瑞都遇到过哪些挑战?
高桃桃:近年来,我们参与了多个海外国际工程的投标项目,观察到国内企业竞争态势已延伸至海外市场。在国内,企业间常通过直接投标或竞标进行竞争;而在海外,企业则可能联合总包方或其他国外公司进行竞争。
在此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国内常见的价格战和内卷内耗现象已在海外市场显现。此外,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仍有待提升。各地方市场对准入条件,如认证和资质的要求存在差异,这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市场进行本土化调整。
国际项目的管理,从售前到售后,均面临复杂挑战。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差异对企业组建海外团队、提升团队成员能力以及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均构成挑战。
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价格战和内卷内耗现象、品牌认可度不足、市场准入条件差异以及社会文化差异。这些因素需要我们尽快解决,推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
05
对于正在开辟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有什么要点需要关注?
高桃桃:第一点,强化风险预警防控。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涉及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多方面。企业需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避免损失。特别是针对市场风险,企业应充分了解海外市场需求和偏好,确保产品和服务具有竞争力,以便在本土市场扎根。对于大型集成项目或总包项目,这些风险更为关键,需谨慎对待。
第二点,打造品牌知名度,塑造国际影响力,并强化质量管理。海外售后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知名度,以降低后续出海的市场阻力。同时,强化质量管理也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
第三点,需要具备长期投入的决心和魄力。海外市场开拓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仅依赖短期投入或追求快速回报。企业需具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毅力,才能在海外市场长久立足。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