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
以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为核心研究内容,以期持续推动低空产业、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
一、编制概要
(一)编制方法
一是梳理国内低空领域装备技术及前沿发展方向,对当前主流产品、技术进行调研并加以总结。
二是研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行业内现有成果开展深入分析。
三是广泛邀请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专家参与研讨和编制,推动行业凝聚共识,形成合作。
四是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咨询、评审,更好提炼研究成果。
(二)编制说明
1.重点研究未来低空运行所需智能网联体系
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发展低空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四化趋势的深入推进,未来的运行场景将呈现“高密度、大频次的飞行”、“复杂、高风险的运行环境”以及“异构、多样化的飞行器”等典型特征。这些特征预示着低空飞行器、基础设施、管控平台等装备及相关技术将面临重大变革。
目前,低空运行模式正处于由单体智能向网联化群体智能演进的关键阶段。制造企业、运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机构及低空监管机构等均对低空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鉴于此,本文以主流技术领域广泛认可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为核心研究内容,旨在全面覆盖相关技术方向,以期持续推动低空产业、低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2.集中凝聚产业领域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共识
本文由低空产业联盟组织,20 余家成员单位参与编写和讨论,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联盟内 200 余家行业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指导与支持,在体系框架、技术发展方向等领域基本形成了行业共识。
3.持续跟踪技术进展和产业方向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反映了编写工作组目前对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的系统思考与深入分析。我们诚挚欢迎来自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本研究的及时更新与必要的纠正。
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等相关领域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低空智能网联体系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框架,将不断吸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规范,以实现其自身的演进和完善。本报告是《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的首版,我们将根据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动态,持续优化完善,深化研究内容,以确保其与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持同步。
报告页数: | 40页 | 版权归属: | 低空产业联盟 | 报告下载: |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