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谁之过 | 智慧停车行业的困境与出路
深入了解智慧停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给包括智能停车在内的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我们看到了停车需求的变化,以及停车行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为深入了解智慧停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赛文交通网近期采访了多位业界专业人士,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洞见,并对智慧停车行业如何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市场萎缩中的项目机遇
近年来,智慧停车市场整体呈现萎缩现象,行业内企业中标项目呈现出项目形式特许经营化、项目来源三四线县城化、项目内容路内外一体化的特征,如何积极转变企业运营方向,针对这些特点,揭示其中的项目机遇,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项目形式的转变上,特许经营类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专家认为可以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
首先,这是政府在投融资模式上进行的创新。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为城市停车基础设施提供融资和运营服务,使城市停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有利于推进城市停车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其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扩大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有效投入。政府可以利用现有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民生工程中去。
再次,特许经营类项目还可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最后,特许经营类项目还能将政府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由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转变为监管方,有助于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
部分从业者认为,这一项目形式的改变,对智慧停车企业今后承接项目的影响不大。特许经营类项目中,虽然中标方多为国有平台公司,但其只承担着推动项目发展的责任。至于专有的设备和平台,还是由社会上的第三方智慧停车企业来提供支持,包括硬件设备、管理平台,或者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新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市场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扩展的趋势,诚然可以看作是三四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带来日趋严重的停车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三四线城市在城市规划初期并未设计足够的停车位,也没有智慧停车布局,很多城市都是以人工收费为主,其中乱象不言而喻。
所以,智慧停车是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当务之急,才有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智慧停车项目数量大爆发的现象产生。
但是,智慧互通科技有限公司机器智能科学家项炎平却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市场增长点向外延转移的趋势是肯定存在的,但可能只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多了一些,所以才会在宏观上表现出这样的趋势。”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三四线智慧停车的蓬勃发展势头是业内公认的,企业也定会在今后抓住三四线市场,扩展自身业务范围版图。
对于路内路外一体化停车项目日渐增多的现象,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推广部总监崔道安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各地政府都意识到,光靠路内或光靠路外解决不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要路内路外一体化去统筹来管理。”
对于此类项目的改变,从有利的一面来看,智慧停车企业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机遇。各级政府逐步将智慧停车作为开启智慧城市生态的门户。智慧停车是一种高频率的智慧城市平台入口,居民私家车通勤一天出行至少要涉及两次停车,这也是很多外来行业看好的智慧停车市场的增长空间。
最近几年比如阿里、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都在关注并积极布局这条赛道,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智慧停车行业的市场价值。
2、“黑天鹅事件”的挑战与思考
纵使当下业内普遍认同智慧停车市场向三四线扩展,但是其市场在今年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究其原因,上半年发生的“黑天鹅事件”难辞其咎。“南宁停车贵”这一年度停车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疑已经影响到整个行业内项目的推进进程。
时至今日,事件渐趋平静,业界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启示,仍有许多不同的见解。
事件被曝出后,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的便是国内智慧停车项目的推进进程。有业内人士向赛文交通网透露,事件余波已经波及到了全国的大部分省份,北方的智慧停车项目因此直接陷入了停滞状态,而南方的一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城市,项目推进计划普遍推迟了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件事不但刺激了市场内项目计划,更使政府感到了公众对智慧停车的质疑,纷纷调整收费标准。
负面舆情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相对于一二线城市的高收入人群来说,他们对车费并不是很在意,但南宁作为三四线省会城市,经济条件不算很好,停车一两个小时竟能达到几十块钱,停车费的定价标准出现了大问题;其次,南宁智慧停车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人工加地磁,有人管理环节就容易产生混乱和纠纷,这在平日的运营过程中给公司带来负面风评;最后,则是事件爆发时,当地企业与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公开宣传,成为一个导火索,一下子将舆论引爆,这件事才被公之于众。
而业内专家认为,这也反映出城市级智慧停车的发展,不能脱离市民的认知水平,这一点往往与政府的宣传有关系。政府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合理的定价标准,是可以让市民更好地接受智慧停车,认可智慧停车,而不应该急迫地使用“铁腕”强迫大众去接受。
经此事件,舆论成为当前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引发了整个行业对城市停车问题的思考。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广明谈到这次事件引发的行业反思,他说:“在我看来,这个城市停车场并不是一个纯商业化的应用场景,也就是说,它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是本项目最初的目的,希望能够通过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与运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因此,城市停车场绝对不应该过度商业化。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顾赚钱,或只注重回报率,那么结果很可能是相反的。因为我们这些从业者,牵扯到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这就是智慧停车另一半的社会属性,需要所有从业者去敬畏。”
3、停车企业将走向何方
在后疫情时代,国家的经济仍然处在复苏的阶段,从业人员普遍认为,由于智慧停车行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力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国智慧停车行业的代表企业总体上都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的资金不断涌入市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一些中小企业可能会因此而被淘汰。
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业内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发展企业竞争力,而发展的方式,则分为几个方向。
首先作为基础的,便是巩固自身在智慧停车市场的竞争力。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快业务扩张速度,抢占市场份额。
这几年已经逐渐有了这样的趋势,原本做前端识别设备的企业,招募团队做起了智慧停车平台;做城市级停车应用技术研发的企业,在停车体验上寻求创新,做起了精细化管理运营服务。
虽然研发“前端+后端”全流程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政府的项目发展趋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存活并谋求发展。
其次,智慧停车企业可以从经营的角度,寻找更多的收入来源。崔道安认为,“企业想增加利润,可以从运营的层面去考虑一些增收的渠道。”比如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将智慧停车与充电结合,或者将智慧停车与洗车结合,再加上一些运营层面的增值服务,从而获得额外的利润。
就目前而言,国内汽车充电业务发展迅速,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充电桩建设项目未来将会有着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充电业务和停车业务其实很相近,所以企业可以通过这种跨界合作,来扩大智慧停车业务的利润。
最后,如果无法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些企业只能选择或裁员,或以其他手段控制经营成本,缩小企业规模。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都在等待机会,尤其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他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
4、结束语
近几年来,智慧停车市场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行业发展速度放缓,这一点很多从业者都深有体会。但通过业内专家分享的真知灼见可以看出,在疫情与经济的双重影响下,智慧停车行业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会。
想要抓住机遇,需要企业不断地创新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政府与社会对智慧停车行业给予支持与理解,共同推进智慧停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城市交通与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后,希望行业从业者可以更多地去把握机会,更好地去解决需求,一起去创造智慧停车行业的美好未来。
*特别感谢无锡加视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松涛、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施广明、深圳市曜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军、上海畅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停车市场总监钱盈、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松立集团品牌推广部总监崔道安、智慧互通科技有限公司机器智能科学家项炎平、智慧停车领域行业专家李忠剑对本文的支持。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