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从政策热词到真正的低空交通、低空生活,有基础设施、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监管创新等关卡,需要逐个跨越。
近期,在2024河北省智能交通论坛上,赛文交通网Tvoice栏目对原天津公安交管局公路巡警处处长、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分会会长王泰明进行了独家专访,探讨了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水平、无人机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等等问题。
赛文交通网:低空经济正在起飞。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之际,相关研究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王泰明:中国的无人机热潮已经来临。我们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世界无人机大会”。今年(2024年)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是规模最大的一届,我们展出了4000多架无人机,有超过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外国人来参会、演讲和参展。
从外国人的角度,他们认为,中国的民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从我个人来看,中国“低空经济”确实是高速发展。
首先,我们有良好的国家政策支持,去年底中央确定了低空经济作为我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政策的感召下,中央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另外还有二十多个省市已经把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还有几个是我们的优势:比如中国无人机技术的先进性,中国无人机市场广阔,还有非常健全的产业链,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这都是中国低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赛文交通网:城市空中交通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一种新兴的交通模式。从无人机物流到城市空中出租车,从低空观光到应急救援,低空交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您是如何看待无人机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王泰明: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真高1000米(特殊情况是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的热潮来临,推动了“低空交通”的快速发展。去年底我对无人机的应用做了一个梳理,在二十多个领域中找到了120多种应用场景,这中间有很多都是与我们交通有关的。比如物流,现在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深圳,到目前为止,物流运送飞行的次数已经达到了81万次。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这在全国已经做了一个示范。
另一方面,以电动垂直起降的这种飞行器也在大力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国家低空经济中融资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方向。
未来会实现“空中的士”,就是无人驾驶载人飞行。
很多应用场景都会应用到,比如城市当中的短途快速交通,由于地面交通拥堵,那么,我们打一个“空中的士”就会很快到达想到的地点;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这种跨城市的交通,未来也会用到eVTOL;还有个人定制化,通过手机APP找来一辆eVTOL,然后就可以顺利快速的到达想去的地方。
这样的畅想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比如从深圳飞到珠海,过去地面交通需要两个半小时,但是eVTOL载人飞行的话只需要20分钟,费用也不高,200元,这个大家都能够接受。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这个“低空交通”对我们交通行业的这种变革和升级,应该是一个非常大推动力,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未来以来。
赛文交通网:交通行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来迎接“低空交通”风口?
王泰明:“低空交通”跟平面交通,跟路面交通都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未来我们“低空交通”要得到快速发展,有几个方面一定要去关注,提前谋划。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因为这是一个跨界,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方式,这是我们整体的综合交通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一定要是多部门,甚至是要中央统一谋划。未来的顶层设计要做好。
第二,可靠的技术支撑。近期我跟几个业界的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探讨以后,有很多观点是一致的。未来一定要有可靠的技术来对这个低空交通进行规划、指导和管控。未来很有可能就是把空间网格化,通过数字化空中网格化来实现飞行的自主规划,自主管控。包括遇到飞机,遇到建筑物,如何重新快速自动规划航线,这都是其中的技术。关键是要把这种技术变得更加可靠。
第三,需要多部门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管控系统。
未来的场景可能是eVTOL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另外还有可能是真正的飞行汽车的这种能够在路上跑,又能在空中飞这样的一个综合的飞行器出现。
(因为)我刚从韩国访问回来,在韩国的现代制铁,他们未来六年规划当中,规划图我看到了,未来是用现代制铁的这种超薄型的钢材,通过人工智能AI的这种设计,它是更薄,防撞力更强。他们制造的飞行汽车,未来会在空中实现这种低空交通的一种运载工具。
我也很振奋,我认为低空交通是未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能够为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体验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