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公路

回归理性的智慧高速:避免重复试错、走弯路

2023年的智慧高速,理性、务实、接地气!

2023年的智慧高速,理性、务实、接地气!

当前智慧高速建设、研发投资趋于平缓,行业发展回归理性。业界普遍认为,智慧高速建设,已经从较为冲动的探索阶段,逐渐转向冷静的思考阶段,经过多年的智慧高速建设,行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到了该总结、凝练、提升的时候了。

智慧高速公路的话语权正在重新回归到高速公路业主方,地方高速集团的智慧高速建设新势力也在迅速崛起,行业亟需制修订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标准。

目前市场技术路线差异较大,能实现功能、性能不尽相同,导致设备类型、传输方式、算力要求、分析能力等均缺乏标准化建设与评估依据,亟需主管部门站在行业角度进行技术诠释与经验总结,出台或更新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规范“智慧高速”设计、产品、建设、验收与运营。

面对智慧高速建设成本与收益是否平衡、智慧高速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023年智慧高速的热点建设场景等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赛文交通网邀请了甘肃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祁伟、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办副主任费伦林、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志刚、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管理部部长李春杰、湖北交投江汉公司主任工程师费腾、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信息中心部长乔川龙和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数智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付立家等七位嘉宾分别从智慧高速的建设、管理、运营、设计等角度谈谈了各自的感受和建议。

赛文交通网:2023年3月底,第二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在福州成功召开,作为疫情防控放开后的第一次高速公路行业大型活动,在今年的高速信息化大会上您感受到的行业变化有哪些?您的参会感受是?

祁伟:“道”仍不彰,“术”彩纷呈。“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术”是规律指导下的方法。智慧高速的“道”是科学的发展思想,是先进的建设理念。智慧高速的“术”是科学发展规律指导下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

大会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王刚站在行业的角度,做了《数据驱动的路网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思考》的主旨报告,应属于“道”的层面,当然也有“术”的内容。

报告提出了目前智慧高速建设普遍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本次大会其他专家学者发言来看,是准确的,切中要害的。但我以为这样的声音还太少,感觉“道”仍不彰。同厂商云集,新产品、新技术纷彩呈现的热闹状况相比,“道”的层面还需引起高度重视,要解决当前智慧高速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得靠“道”。

本次会议也感受到,对于智慧高速建设,行业已经从较为冲动的探索阶段,逐渐转向冷静的思考阶段。那么,在思考什么呢?毕竟,经过多年的智慧高速建设,行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到了该总结、凝练、提升的时候了。

智慧高速的建设理论也应上升一步了!

乔川龙:简单总结我的参会感受就是,亦退亦进、蓄势再发。

“退”并不意味着是倒退,而是退归初心、退回理性、退到务实。

一是行业进入发展理性,这也是我观展的切身体会,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王刚副主任、山东高速集团左志武执行总监、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祁伟总工程师等行业部门的领导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二是解决方案更加务实。针对目前基于C-V2X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公路方案“两率一感”过低的问题,有关智慧高速建设业主方与阿里高德、百度等厂商合作推出了基于导航软件的智慧高速车路协同方案,由C-V2X到导航软件,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

三是互联网大厂由主角走向幕后。智慧高速公路的话语权重新回归到高速公路业主方,业主不会再被大厂的花言巧语、海誓山盟(PPT上的智慧高速)的爱情甜言蜜语所迷惑和忽悠,每一个大厂都可能成为业主“以身相许”的候选对象,就看谁能拿出真本事。

“进”的表现:

一是依附地方高速(交投)集团的智慧高速建设新势力迅速崛起,湖北交投的微创光电、江苏交控的感动科技、辽宁交投艾特斯、山西交控、陕西交控、福建高速集团、河北高速集团等均在厂商展台上进行了布展。

二是以G2京沪高速全线为载体的“一号高速”车路协同项目开展了首条跨“区域”跨省域车路协同路、首个部省联动车路协同业务管理体系、首次开展大规模终端测试验证的先试先行试点,推动了智慧高速建设由点向线的演进。

三是有关专家对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系统框架进行了报告解读,该框架使得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智慧高速建设的路方、主机厂方、通信运营商方能够在统一的业务需求语境下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各说各话的问题。

李春杰:主要总结三点感受。

第一,数字化越来越得到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重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省级集团领导纷纷参会,各省高速集团、交投集团等省属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集团的领导们不仅亲临现场,有的还做主旨报告,介绍本省本企业的先进案例和创新举措;另一个方面,多家集团携旗下子企业协同参展,充分展示集团形象成为共识,展位有醒目的集团标识和子企业标识,比如江苏、河北、辽宁、陕西、福建、四川等。

第二,展会产品和软件方面,“硬少软多”:硬件创新产品不太多,主要围绕高速公路全息感知、智能收费、信创方向的硬件产品及方案创新。各类数字化应用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相对较多,百花齐放,各省都在推进、探索。这更反映了数字化场景、接口、架构等等软件标准亟需加快推进,如果一个省的企业接入各型各类软件系统,形成“万花筒”不是行业需要的。

第三,论坛方面,智慧改扩建方案成为会场热点,就如同十年前工程改扩建全国兴起时一样,大家关注土建工程的关键技术,经过工程实践与探索基本解决土建问题。当下,如何在改扩建过程中不断交、维持基本交通流的稳定、减少事故、提高通行速度、缩短改造工期,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行费的损失,是大家关注智慧改扩建的主因。

费腾:本次展会更加注重新技术的落地转化,无论是研讨报告,还是设备展示,都有一些已经实践中的新应用,比如数字孪生、窄岛无岛化设备、隧道巡查机器人、施工监控解决方案等等,不仅仅是浮在理论层面,而且有具体的落地应用,更务实更接地气。

徐志刚:理念务实,技术下沉,大厂求全,小厂求异,业主求同。

付立家:本届高速信息化大会更加务实和接地气,更加贴近实际业务场景。参展厂商、论坛专家和参会业主都更加注重需求应用导向和问题导向,前几年的理论规划及“新名词”和“新概念”变成了更加务实的解决方案、实物展品和应用案例。同时公路信息化的主导权及话语权正在从集成商、互联网企业让渡到高速公路集团手中,逐渐回归交通属性。

行业亟需制修订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行业标准。本届展会上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争奇斗艳,技术路线差异较大,能实现功能、性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设备类型、传输方式、算力要求、分析能力等均缺乏标准化建设与评估依据,亟需主管部门站在行业角度进行技术诠释与经验总结,出台或更新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规范“智慧高速”设计、产品、建设、验收与运营。

赛文交通网:行业有声音表示,智慧高速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不宜盲目投资,造成过多的浪费,如何看待智慧高速建设成本与收益平衡?

李春杰:从全国各省份智慧高速建设成果、场景、投资、关键技术、软硬件产品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维度来考量。

一方面是从行业发展与技术突破的维度。

前一轮的智慧高速建设实际上是新时代如何实现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解决“建什么、怎么建、什么技术来支撑、什么场景能落地、什么方案性价比更好”等问题。可以说从十五个省市的《智慧高速建设指南》类文件来看,正在逐渐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从近期福州信息化展会产品和技术来看,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实现自主可控,雷视融合、雷射融合、自动收费机器人等等新产品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进了行业繁荣和产业发展;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过程中需要先期投入的,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没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就不能去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现在讨论投资平衡问题。

另一方面是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维度。

从未来行业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角度来看,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既着眼当下有考虑未来。可以从新建高速和运营高速两个层面来探讨效益问题。

新建高速是否建成智慧高速,需要从项目定位、特点、预期交通流等多个角度,进行一路一策的针对设计,预期交通流大的智慧系统的构成复杂一些,设备布设密度密一些都是有益的。

即使是交通流小的高速也可以建设智慧高速,关注智慧建设、智慧收费(少人无人),关注数字化底座,一方面节约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对未来做好预留。

在役运营高速的智慧化,更应该有针对性,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服务导向,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高通行效率、通信安全和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大流量路段的准全天候通行问题,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还能回收建设投资成本。

徐志刚:目前智慧高速大部分都是试点或示范,较少有全路段正式运营阶段的案例,因此大部分都没有直接经济收益或者经济收益甚微。即使有成宜高速这样全路运营的案例,但是还需观察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去评价其成本与直接收益平衡的问题。目前来看,智慧高速侧重于畅通和安全,其大部分收益现阶段将以社会效益为主,很难去进行经济量化。

费腾: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但创新往往难免会有试错、调整的过程,智慧高速的发展,也是需要一个创新、试错、再调整的过程。很多地区在智慧高速建设方面走在前列,需要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把经验教训总结分享给其他后来者单位,避免在同样的问题上重复试错、走弯路,以达到节约成本、尽量减少浪费的目的。

赛文交通网:您感受到的今年智慧高速的热点场景有哪些?

徐志刚:热点场景依然是各种数字孪生和AI应用,如:隧道数字孪生、收费广场孪生、服务区孪生,以及基于AI的融合感知、轨迹跟踪、事件检测和智能管控等。孪生和AI成为智慧高速的技术主角,赛道更聚焦、明确,也更内卷了。

费腾:热点场景,主要还是收费方面窄岛无岛化设备,稽查相关技术解决方案,也有监控管理方面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隧道巡查机器人、施工监控解决方案等等。

赛文交通网:智慧高速存在技术过剩的问题,比如很多技术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有的技术虽然有用,但使用价值很低。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现状?智慧高速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费伦林:产品过剩不等于技术过剩,不实用、单一产品过剩也不是产品过剩。

以”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发展任务在利益面前被淡化、被遗忘,让智慧交通发展走了弯路是目前的根本因素。

解决以提升人民出行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方向的研究,新技术专业化的应用场景创新与整合,多种新技术、多厂商更加专业化产品共同融合等,以实现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且大幅降低投资更加可能是近3-5年智慧高速的发展任务。

智慧高速市场,不缺机会,只会缺好产品。

徐志刚:“云大物移智”仍然是今年智慧高速的主角,代表了ICT技术一次又一次地对传统交通机电领域发起猛攻。但是如果持续不注重对交通工程核心理论和理念的尊重,只会让行业内卷加剧,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我曾经在赛文网上发表过多篇专栏文章(比如《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智慧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公路应该如何分级》等),一直在呼吁,各种ICT技术只是手段,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大家比的不应该是谁家应用的技术厉害,而要比谁家把实际问题解决得最好。

另外,我国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运营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行需求,平均日通行交通量远没有发达国家免费高速公路的流量大,因此并非每一条高速公路都需要高度智慧化,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流量大、事故多、传统机电设施已捉襟见肘的高速路段,智慧高速才会有市场,才有生命力!

智慧高速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我认为最关键的可总结为六点:1、应用技术要相对成熟;2、系统架构要具有开放性;3、核心软硬件要具有可替换性;4、投资规模要与场景技术分级相匹配;5、要有高水平的交通工程专业人员全程把关;6、要有明确和可量化的验收评估手段。

李春杰:我觉得不存在技术过剩,而是技术使用过剩。

技术和场景本身没错,是使用技术和场景的单位和具体项目存在盲目化,贪大求全、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没有从项目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实用化、落地化、特色化。比如,交通量不大,需不需要交通态势全路段连续感知、需不需要全线的主动管控,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因此设计是关键、业主是关键、到底要什么是关键!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