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人物专栏

新常态下城市交通难题破解

在中国以往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最为代表性的当属于城市化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大量百万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建设规模完成之际,事

  在中国以往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最为代表性的当属于城市化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大量百万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建设规模完成之际,事故频发、秩序混乱、车辆拥堵成为横亘在城市交通管理面前的现实焦点问题,部分城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中的此类问题占据了约50%的提案总量。尽管城市交通问题的恶化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以房地产和小汽车发展为导向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过程中,城市交通发展长期处于战略性缺失状态,相比较人口、房地产、小汽车的超前增长而言,交通组织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被疏忽和滞后,导致面对当下的城市交通问题很多时候几乎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近年来,中国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家战略性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当下的城市交通难题,是道路交通快速建设中各类矛盾的交织,是若干个大大小小的人、车、路、环境之间相互不匹配症结形成的系统病变。一方面,依赖于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增量建设,缓解城市人口、汽车和房地产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依赖于追求道路的通行速度建设,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是传统的经济快速增长非常态下的惯用手段。当城市人口和汽车的总量达到一个峰值水平时,粗放式的道路基础设施增量和速度建设目标,不仅仅没有缓解压力和提升效率,反而带来的是交通安全隐患重生、交通秩序混乱不堪、通行效率拥堵低下的难题。这些难题,已经严重影响恶化城市生活和环境品质,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过去惯用的大扩张大建设的增量调控手段已经一去不复返。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在既有的城市存量规模空间里调控,破解城市交通难题并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品质,是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
     宏观方面,应当确立以安全为核心原则、以效率为中心任务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现代化城市中,地面、轨道、隧道、桥梁共同组成了错综复杂的道路路网,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轨道交通车辆共同组成了形式多样的交通工具,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地物地貌、气象条件等共同组成了交通环境,它们共同服务于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人”,这也就是交通学者们常说的构成交通系统的四大要素。通过对交通系统的拆分不难发现,是人的活动需求催生了路、车、环境,人也是路、车、环境的唯一使用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满足并保障人在交通系统中的安全,必须是路、车、环境的供给中最基本核心原则。相反,失去对人的安全考究的交通系统建设,是任何一个交通发展战略中不可饶恕的责任性缺失。对照当前中国城市万车死亡率是发达国家十几倍的现状,险象环生的车况、路况、环境状况,过去追求建设速度、行驶速度的城市交通时代留下了太多的安全债,城市交通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寄希望于确立以安全为核心原则,成为新常态下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法。
      城市与交通之间,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的和谐、协同发展能够直接表现出城市管理水平。自古至今,驿站、车站、码头是人群集聚的场所,随着集聚范围的逐步扩大而形成了城市的雏形。纵观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以及今天的上海、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国际化城市,交通越是便捷通达的地方,城市的规模和繁荣程度就越是发达。由此可见,交通的发展先于城市的发展,高效率的交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火车头。也由此推断,在城市建设中也应当把交通效率当成首要战略去规划和设计,而不是建造了大量的楼房、引进了大量的居民才回过头解决成为瓶颈问题的交通。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在过去的城市建设年代,受限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一味地用增量建设的方式追求速度,而不是最有效地使用交通资源满足交通参与者的需求。长期追求速度的发展方式,却最终结下了拥堵、效率低下的恶果,又留下一笔太大的效率债。还城市一个高效率的交通系统,应当是新常态下城市交通发展的中心任务。
      微观方面,应当制定以秩序为管理规则、以便捷为规划纲领、以品质为设计理念的战术方法,通过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创新、交通组织优化、交通设计标准化等措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保持。
      一是交通秩序的规则建立,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学习借鉴同类同等发达国家城市的经验,结合自身交通问题的实际状况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做到以人为本。事故频发、秩序混乱、车辆拥堵,这三大交通难题的根源都与交通参与者(人)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执行紧密关联。就象:斑马线仅限于行人通过、行人必须从斑马线过街;非机动车应当在路段和路口有连续的通道;机动车辆通过路口时应当减速行驶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等等,这些近年来呼声日益增多的路权分配问题,都是最基本的交通秩序规则。也只有这些简单、基本的规则能够得到遵守和执行,城市交通才会秩序井然、焕然一新。偏偏是这些以人为本和受益于人的规则,没有得到人的遵守。于是乎,一些专家和交通管理者给出“中国人的交通素质低下”的结论,以表现出交通管理的无奈和无能为力。素质低下论者,他(她)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源自于交通行为习惯,习惯源自于规则的长期约束和养成,规则需要软件和硬件同步落地。在各类交通参与者混行的城市大大小小路段路口,很多时候只是给出了教育和处罚的规则制衡,殊不知还需要硬件技术的完善,起到真正的约束而长期习惯养成。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真正以人的安全、舒适为本,以欧洲友好街道为样板,注重长期持续的教育引导和硬件方法创新,必将实现一个新的秩序常态化。
       二是要全面实施城市交通组织优化,通过提纲挈领的全局路网规划,营造便利、快捷、高效的交通环境。在城市交通的快速建设期,基本上是街巷道路、主次干道、快速路、立交桥、高架桥、隧道、新区、地铁、轻轨、车站、机场……,一段段、一条条、一片片的修了建又建了修。若干年下来,各种性质的道路路网共同组成了较为稳定的城市规模格局。然而,大部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系统和长远的规划,也有的城市在人口红利带动下常常是规划跟不上变化,导致城市整体规模上去了、各板块之间的交通系统衔接不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头规划、多头建设、多头设计、多头管养,也导致道路路网间的设施资源不匹配、通行效率不协调。路与街不分,路与场不分,路与路缺乏统一连续的指引,造成了道路资源使用品质和效率的低下。在交通管理上,为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一窝蜂的货车限行却不给出物流的方案;一边倒的倡议自行车出行却不给予基本的路权;一个劲的倡导公交都市却不敢于旧的公交路线和换乘方案推倒重来;一个劲的限制小汽车进城却疏忽了交通枢纽的换乘,结果是压下了这边的葫芦浮起了那边的瓢。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通过出行的习惯、安全的水平、通行的规律、运行的负荷、人居与路网的密度、路与场的比重、客流与物流、公交的换乘节奏等等数据化分析,实行一次全方位的政策研究和系统调整优化,在现有的规模状态下螺丝壳里做道场,力争实现一个新的效率常态化。
       三是要大力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品质,建立以品质理念为统领的城市交通设计标准化体系,使得交通设施与城市环境文化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在今天的中国城市道路,笔直纵横的道路上的交通设施形式已经司空见惯:密集的路灯栽植于或宽或窄的道路两侧,四条斑马线横贯路口,长臂信号灯高挑空中,高大的标志牌占据着城市空间。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之于城市的重要性,犹如人们家庭场所的必备生活家具,同样是人们户外生活的“城市家具”。之所以称之为“城市家具”,是因为它准确地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和谐、整洁、舒适和美丽的美好企盼。在以道路路网为血管的现代城市中,道路上的普遍存在的各类设施,除了绿化和电力设施之外,繁多的各类交通管理设施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家具物件。从管理和环境的角度,设计和设置整洁美观、标准整齐、呼应文化、品质耐久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从城市的空间、结构、资源等多方面优化实施,以画龙点睛之笔让城市更加美丽和谐,展现给城市人们的将是一个新的品质常态化。
      上述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破解城市交通难题对策,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借鉴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机制和经验,辩识出“危险源”并行之以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城市交通难题的预防和控制亦有异曲同工之秒,找出其中的“问题源”,如事故隐患源、秩序混乱源、车辆拥堵源,从源头上去寻找对策进行预防和控制,才有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破解之道。然而,城市交通“问题源”的形成,既有技术治理层面的缺陷,也有体制管理层面的缺失,前者的任何创新进步往往是取决于后者的拍板决策。
       近几年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新型技术风靡交通领域,针对城市交通难题的各种高大上一揽子智能智慧
解决方案被提上各个主政交通建设、规划、管理的的政府部门。于是乎,数以亿级的智能交通投资之风足以让猪随便的飞起来,对城市交通的平安、有序、畅通提出并充满了美好丰满的愿景。孰料想,残酷的现实很骨感,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兼带流动监控、卫星遥感的智能智慧设备遍布城市大街小巷之后,事故依然频发、秩序依然混乱、车辆依然拥堵,老面姓因没有得到实际的舒适度依旧愤慨!很多体制管理层面的决策者们在无奈之下再拍脑袋,向城市更深更广的地下挖掘,向城市更高更大的空间架桥,再度表现出当权者非凡任性的投资能力。被绑架了的超前智能智慧投资思维,被习惯了的超级增量大量建设手段,狂热的一幕幕在新常态下持续上演。与之反比的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面貌、弱势交通参与群体的环境、廉价机动车辆运行的状况,鲜有决策者愿意在这方面下一番苦功夫研究和改善,常常以资金短缺、低成本策略维持现状。更有甚者,明知城市交通难题对社会民生和经济的恶劣影响,心存侥幸于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只是个案;喋喋不休于秩序混乱是人的素质低下;振振有词于道路拥堵是车多路少;百般狡辩于交通设施落后是标准缺失。殊不知,应当把钱用在刀刃上,首要把城市交通的基础底子建设好,把交通问题的旧债还清,才能让智能智慧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中,住建、市政、城管、交警、规划、设计、监理、施工等多个政府管理部门或企业联系在一起,共同承担着城市交通发展大计,也分享着城市交通建设成果。当下城市交通难题,宏观与微观结合,共同直面于“问题源”,提出系统科学的创新措施,完全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功能效率和环境品质。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才刚刚经历了一个较短的里程,目前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期。研究和创新城市交通管理,破解城市交通面临的难题,把城市交通建设、规划、设计、管理前置于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是城市与交通领域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更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