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桐宇:易华录交通大数据服务探索与实践

  1. 主页 > Tvoice > 视频资讯

编者按:近日,在赛文交通网主办的第十二届(2023)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年会-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经济管理论坛(暨智能交通产业领袖论坛)上,易华录高级副总裁谷桐宇发表了《易华录交通大数据服务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

谷桐宇基于交通大数据“收、存、治、用、易”的全生命周期,分享了易华录在交通大数据服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对“收、存、治、用、易”五方面技术架构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从交通安全管理、警务指挥调度、城市智能缓堵、便民交通服务四方面介绍了易华录的实战成果。

微信截图_20230608094252.png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出行的能力、出行的需求以及出行的自主性都在不断上升。截止2022年底数据显示,全国每百户家庭的机动车拥有量为43.5辆,同比2021年上升4.3%,机动车数量每年呈增长趋势。此外,随着疫情的结束,交通参与者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对于交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AI、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大数据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前端数据感知单元不断增多,交通数据体量在变大,对于交通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的需求在提升,对交通数据的融合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交通治理的场景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交通业务正在从协同性、智能化向数据化进行转变。

从数据质量方面看,数据正在从原来的噪音高、价值低的原始基础数据向干净、价值高的方向发展,数据协同开放的大背景促进了整个交通数据的发展。

交通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和服务性产业,是最具有广泛连接、紧密协同、个性化服务特征的行业之一,是数字化转型实践的主战场之一。

易华录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军企业,深耕智能交通行业二十余年,基于对于业务和技术的深刻理解,以“恪守数据规则、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人与自然”为企业使命,以“成为社会可信的数据服务商,助力数字交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愿景,为全社会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可用的数据治理服务、可感的业务场景数据赋能以及可信的数据共享交换流通服务。

在这个愿景之下,易华录围绕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从“收、存、治、用、易”几个方面来打造数据的服务能力,释放数据的要素价值:

“收”是指按全时、全量、全景、全域的角度,将所有数据收集在一起。

“存”是按照应存尽存的法则,将所有数据进行存储,并能够长期保存,为数据治理提供服务。

“治”是围绕数字交通数据治理服务,建设行业体系标准,向上可以作为场景驱动,向下可以做数据探查。为更好解决数据治理问题,易华录建设了交通大数据中心、交通管理中心和交通数据资产中心。

“用”是围绕全域交通公众出行服务和交通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的能力服务。

“易”是指数据要素应该如何释放价值,也是关键所在。易华录通过追求安全、可靠、共享的方式追求数据的交易。

“收+存”:蓄势待发

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当中,“收”是比较简单的,也就是将前端感知单元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最难的是“存”的问题,以前受制于存储成本、空间问题,并没有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量保存,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把所有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分类存储。

按照数据的使用活性将其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三类,最上层是热数据,中间层是温数据,最底层是冷数据,其对应的存储介质也有分为三层。

我们认为,在交通大数据行业中,交通流量数据属于热数据,应该用热存储(即半导体存储)进行保存;其次是短周期数据,如卡口数据、电子警察数据等,属于温数据,应该用磁盘存储进行保存;最后是归档型数据,如车驾管、视图库、执法记录仪等数据,属于冷数据,应该用磁带和蓝光技术长久保存。

640.png

为解决数据存储成本、读写性能和安全保存技术的掣肘问题,易华录推出超级智能存储引擎,推动数据从“粗放式全量存储”转变为数据“精细化分级存储”。让不同的存储介质进行数据融合,让所有数据能够在不同的介质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并自由流动起来,做到应存俱存。

“存”的目的是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来将数据进行保存,只有保存了生产资料,后续才能考虑生产要素的增值,因此我们认为,“存”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治:本固枝荣

通过数据治理,实现海量数据的标准化,向上场景驱动,向下数据探查。易华录利用行业标准以及我们对于业务的理解和各地方的特定需求,围绕组织保障、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标准保障实现了统一数据语言,构建了完善的交通数据治理服务解决方案,让数据治理过程变得标准、规范。

同时我们以数据原始库、标准库、主题库为基础,打造服务交通业务特色的数据资源库、专题库和知识库,让数据资产清晰且持续更新,让数据价值成为多节点之间协作的纽带,让数据成为洞察事物本质的一面镜子。

我们和用户一起总结的易华录数据价值目录,包含六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标准规范目录,包含数据字典、数据元标准、数据管理类规范、数据开发技术规范、数据治理实施规范五大类内容。

第二部分是数据资源目录,包含资源池全量目录、可共享数据目录、可开放数据目录三大类内容。

第三部分是业务评价观测指标,包含交通安全、交通畅行、便民服务、人员清廉、系统健康五大类内容。

第四部分是人/车/路/企/业务标签,围绕人、车、路、企、业务进行对应的标签分类。

第五部分是交通对象业务关系,包含人-人、人-车、车-车、车-企、人-事五大类内容。

第六部分是价值挖掘数据模型,包含交通管控、监督服务、风险预测与评价、违法事故、隐患排查、行为规律六大类模型。

640 (1).png

用:交通数据全场景应用

从交通安全管理、警务指挥调度、城市智能缓堵、便民公众出行四个方面介绍数据是如何“用”的。

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结合交警六合一等静态档案数据,以及道路视频、卡口、流量采集等动态数据,搭建面向人、车、路、企、事、警、区域交通全要素多维度安全画像,利用模型、标签、图谱、指标等多样方式对要素特征、行为特征进行总,从而形成安全分析模型。

正如海因里希法则所说的,每个重大交通的事故背后都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一千起交通事故隐患点,易华录通过对安全分析模型进行分级分类,标识要素风险等级,提供风险识别、隐患挖掘、事前预警等服务,将风险预警推送相关业务部门协同治理,实现交通安全风险排查与治理的闭环管理。

在交通警务指挥调度方面,易华录以“情报广泛收集挖掘、情报广泛主动支撑”为思路,促进警务指挥效能提升、方法创新和警员减负。借助“交通大数据”辅助警务决策,以情报促进警务指挥调度精细化,例如依托“档案数据”提供涉事车辆、人员关联信息及风险预警,让战斗员心中有数,自主指挥,安全应对。信息通达,要素可视,让指挥员耳聪目明,指挥到位,精准处置。

在城市智能缓堵方面,易华录通过交通数据,做到可测、可知、可分、可控。通过多元数据融合手段,构建全网道路模型体系,包括路网对象、拥堵原因、扰动因素、控制策略等,形成认知体系。

通过认知体系进行溯源,对未来交通出现的情况进行优化和评价。反映到前端信控系统,包括单点自适应、道路自适应、区域自适应,也包括一些对恶劣天气的控制等等,最终实现数据在路网中的调控。

在便民公众出行方面,利用现有数据打造一体化的出行平台,将出行响应时间、换乘时间最小化,将这些最小化连接在一起,降低全社会出行的交通时间成本。

易华录在公交领域,围绕人、车、路、站、场五个维度来打造一体化的出行平台。构建出行需求与运力、调度相匹配的辅助决策的流程,从运力上进行匹配。

在北京世园会期间,易华录通过模型与出行需求的分析进行服务,服务出行乘客超180万人。此外,在冬奥会期间,易华录优化设计100多条巴士服务线路,调度800多辆赛事保障公交车辆,服务冬奥赛事。

易:合规、安全、开放、增值,加速推进数据流通共享

随着交通数据价值的加速呈现,数据要素化理念将深度融入交通业务领域。易华录认为,数据价值释放和发展要经历以下步骤: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即价值认知、价值共识、价值交换、价值增值。

数据资源化是指在安全可信环境下,在体系内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聚合、数据分析,以分级分类的数据资源池、技术平台和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支撑业务升级和共享开放,释放数据的业务价值。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收、存、治、用、易”的方法,将所有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数据资产化就是数据资源的权属和经济收益属性在法律意义上明确,数据资源成为像不动产、物产一样可以入表的资产。如今国家层面也出台了“数据二十条”等相关政策。

从当前来看,交通数据还处于数据资源化阶段,距离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未来能和各位行业同仁一同努力,让数据更好地发挥价值,这也是易华录的最终目标。

易华录将持续集聚政产学研优势资源,加快交通数据服务的研究研发探索实践步伐。同时,也将按照交通数据资产化的运行现状、实施路径、关键技术、典型案例等板块,集聚更多关注交通数据服务的社会力量,共同促进交通数据服务产业发展。

加载中~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