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可持续发展城市(镇)化道路》读后感

天天匆匆忙忙,好久没有能够一口气读完一本的经历了,今天周末,上午无其他安排,静静地读完了赵宪尧教授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镇)化道路——美国佛罗里达州道路考略》。

天天匆匆忙忙,好久没有能够一口气读完一本的经历了,今天周末,上午无其他安排,静静地读完了赵宪尧教授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镇)化道路——美国佛罗里达州道路考略》。

如赵教授所言,书中夹叙夹议,配以大量丰富的一手照片,使得该书可读性非常强,没有太多的说教,多是叙事和实景,而书中的精华之一亦是最后赵教授的演讲实录,乃为点睛之笔。

书中语言运用多样,一书读毕,亦需佩服赵教授文字功底之深厚。

本书非其他可持续发展之类的说教式的书本,一如游记,读起来较为轻松(这也是能够一口气读完的原因之一),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在赵教授书中文字的指引下,亦可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之路有一定的思考,或者说需要一定的思考。

遗憾的是,很多的话似乎只有当人在退休之后、在无欲无求之后才能够言到,而当在位之时(非在领导岗位,指还在工作),即使很多想说的话,又有多少能够直接说出?一如赵教授在书中所言,“两个父母”之类的情况,规划工作者亦属无奈。

书中尽显一位学者在很多情况下的无奈,”参谋不带长“,专家说了真话、实话,又有多少人会听?以书中出现多次的武汉总人口一例,“武汉的发展规模是1200万人的话,是赵宪尧说的,发展到3000万~3500万人是北大的著名教授说的”,个人不知道这个3000万人是指武汉市建成区?还是市辖区?还是武汉市都市圈(这个都市圈好像圈了半个湖北吧?),如果是都市圈的话,现在好像就是湖北一半的人口,就3024万(2010年)了,如果是武汉建成区的话,那不得不佩服这位教授,等于在武汉现有的基础上在武汉城区再造一个大北京,真是没有不敢想的……。

对于赵教授所诟病的大拆大建,以及与美国历史建筑保存良好相比,个人觉得城市规划者倒未必是关键,而是与市长有关,美国的政体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似乎美国的市长很多就是本地长大,选了市长,干完市长后还是在本地干其他工作,因此,他所执掌的城市就是他的故乡、家乡,他会对这个城市有很深的感情,他要讨好的不是州长、总统,而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因此,他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对这个城市一草一木可能都有感情,故他不会没事拆着玩(当然因为产权私有等问题,也不是他想拆就拆的)——(猜测的)。我们呢?赵教授对积庆里、对武汉中苏展览馆有一定的乡情、有故乡的感觉,可是下令拆它们的当时的武汉市长对他们有感情吗?行政体制决定了拆完就走,而且基本拆的不是故乡的东西(因为好像不太允许在故乡做市长),因此,一些在本地人看来很有感情不应该拆的,在要拆的人眼里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

当然,说与城市规划无关也不对,如果所有人都说不能拆,可能市长也不会拆,可是一如武汉人口预测一样,市长觉得1200万少了,那么就会有人说应该是3000-3500万。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似乎与社会渐行渐远,为了适应社会,只能放弃。

“我参加过许多所谓专家咨询会、评审会,你老提不同意见,人家河北非要请你去参加呢?发表意见与领导一样的专家有的是”。

“我似乎理解了众多富豪与高官,甚至精明的城市白领、农村能人安排家人涌往北美的缘由”。

“一批具有人文关怀和哲学头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目前我们的工程师,是否欠缺一定的人文关怀呢?

“城市九困:工作、居住、资源、环境、文保、传承、安全、母体、道路交通”,其他八困都为两字,唯独交通占用四字,凸显交通之重要,然,目前何止道路交通之困?地铁、航空、铁路,亦是困困不断。

该书非晦涩难懂的学术巨著,但阅读期间读者应会感到与作者的交流,在于语言的运用、文风的独特。虽价格不菲,但亦值得一读。

“美丽家园,幸福生活”——与君共勉。

1481264554845875.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