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各定其位是治堵的关键

我研究交通几十年,总结出二十个字,就是“各定其位,各有其位,各人有为,交通和谐,各得其所。”

我研究交通几十年,总结出二十个字,就是“各定其位,各有其位,各人有为,交通和谐,各得其所。”

目前的交通拥堵,都是因为没能在城市空间中对各种交通工具合理定位,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不同交通工具的功能而造成的。而治堵,就是要合理地为这些出行方式定位。

交通拥堵主要出现在中心城区的高峰时段,也就是说,拥堵只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出现。为什么中心城区会拥堵?因为车辆是快变化,交通资源是慢变化,快慢变化不协调,就出现了拥堵,甚至是各种争执和各种事故。

治堵的关键,就是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工具进行排位,以适应中心城区的这种快慢变化。中心城区第一位应该是公交,因为其对解决快慢之间的矛盾是最明显。公共交通是人均占资源最小的交通工具,是解决中心城区交通问题的根本,不过它同时也是线交通工具,不能门到门,那就用自行车来接驳,排第二位的自行车。自行车是绿色交通工具,3公里的短距离交通用自行车解决;第三是步行,宜居的城市首先应是宜步行的城市;第四是出租车,以满足应急与商务出行;第五才是小汽车,严格限制其在中心城区的过度使用。

排位排好了,就要用同样分层的政策来促使这些交通工具发挥作用。因此在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公交,大力划定公交专用道。比如要为自行车和行人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为自行车提供停放空间等。

有人说,把小汽车排在末尾,车主买车花了这么多钱却受到排挤,而汽车产业也大受影响。别忘了,小汽车在中心城市是排在末尾,但在远城区就可能是老大了。世界上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小汽车出行率很低,但边远城区,小汽车的出行率甚至排在首位。在非高峰时段,中心城也会适当接纳小汽车。

不各定其位,就不能各有其位,也就不能各得其所,最终就只会是交通乱局。北京治堵半年,就是用各种手段来为各种出行方式重新定位,我们要充分看到北京28条的意义。北京治堵到今天,至少有三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北京公交开始全盘解决“细支末节”的问题。北京公交之前的问题,就是出在“细支末节”上。“细”是指精细化管理不够;“支”是指支线公交严重不足;“末”是指末端公交太少,最后一公里不够覆盖太差;“节”是指节点交通不明显,线路的放射功效不明显。治堵28条措施中的北京公交优先,就在努力解决这“细支末节”的问题,这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借鉴。

二是停车问题被提到新高度。北京十多年就准备发力解决停车问题,但受各方面约束,中途夭折。北京停车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陷入极为困难的局面。这次治堵新政将停车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关键对策。

当然,停车问题的解决还要花一定时间。日本东京在1969年时就面临了北京今天的状况,东京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解决停车问题,北京现在开始做,这是跨时代的举措。只要坚持下去,这对北京交通发展将是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是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是拥堵的组成部分,那治堵也应该是全民行动才会有效。之前北京和其他城市政府往往是局限在管理部门内部来治理交通,这个思路有局限。现在意识到这是全社会的事情,区政府、街道办、社区都动员起来。这样的形式,历史上在国内城市的交通管理中是没有的。现在是全民关心,公众参与,这些其实是现代交通管理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力推行人文交通理念,并持续推出“公交出行月”、“路口出行月”等常识性的普及活动,这其实也是管理,也同样是治堵。网站-二维码广告图.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