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自动驾驶

软件定义车路协同 | 商汤绝影入局

商汤绝影的目标是实现车路协同的标准化、模块化、量产化。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城市入选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双智”试点,加速推进汽车、交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双智”建设,需要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深度协同。

在经过前几年的“野蛮式”成长,车路协同建设进入“双智”发展阶段的时候,行业开始审视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协同价值,关注投资回报。

其中,“两率一感”成为当前行业最重视的问题,也是车路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即车载终端的渗透率、路侧设施覆盖率和普通老百姓对建设成果的获得感。

行业有观点认为,能够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前提也是车路协同可以实现规模化建设。提高路侧覆盖率和车端渗透率,究其根本也是商业化路径的问题。

结合当前车路协同发展现状,商汤绝影试图走一条新的路线:用软件定义车路协同。

在2022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正式亮相,致力于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

1662535569569176.jpg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产研副总裁武伟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产品矩阵

一方面,通过利旧赋能“双智”的改造,将以往跟交警、交通、城市相关的设备进行软件赋能,进行车路协同新应用的价值再造。

另一方面,通过软件定义车路协同,使新项目的硬件建设能够延长使用周期,在功能上持续扩增,在模型的精度方面持续增长,使性价比得以体现。

软件定义车路协同,相当于硬件一次投入,软件持续升级,摊薄建设成本,以此推动车路协同规模化建设。

在武伟看来,商汤绝影的目标是实现车路协同的标准化、模块化、量产化:与车企联动,服务好具有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量产车,又能够透过软件的开放、持续进阶等特点,平滑融入现有交通体系,赋能到现有“双智”城市规模化建设的痛点问题。

车路协同商业化闭环的三大难题

毋庸置疑,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是车路协同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要考虑投资成本问题。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使用者分摊建设成本,使得规模化和商业化同频共振。

其次,大量的投资建设,需要看到实际效果,也就是老百姓获得感和政府成就感的问题。车路协同需要融入现有的交通业务体系,既服务于现有的交通业务,也服务于自动驾驶。

第三,需要和车企联动,开展更多车路协同协议栈的前端探索。

商汤绝影本身已经拥有了多家主机厂的深度合作和量产定点,有利于更好的探索单车智能和路云基建的规模化协同,进一步降低量产自动驾驶的单车硬件成本。

可以说,单车的智能通过OTA持续迭代,已经被验证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商汤绝影想要持续扩大软件定义的边界,不仅仅让车端持续迭代,车路云全场景的OTA功能,可以让软件功能不断进化升级,有助于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1662535591706633.jpg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本身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产业链上游有做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国产化芯片等硬件设备相关企业,中游有做智能计算相关的企业,下游有做车路协同相关的运营服务和前端业务应用的企业。

商汤绝影在车路协同产业链中的定位是中游的位置,切入车路协同中的智能计算,用软件定义车路协同。

1662535598944395.png

商汤绝影车路协同产品矩阵总体分为车路云三部分:

在车端,商汤科技打造了一款车城网平台的产品,它主要构建了一个车端上,带有AI算力的IoT设备,能够对移动视频源进行智能化感知,让车成为城市之眼。

目前来看,在双智城市建设中移动感知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是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同样,智能汽车也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商汤科技通过加装轻量的IoT设备,让它成为城市数据的获取源,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不足、立杆建设成本较高、视距范围短、建设周期长等痛点问题。

1662535605118504.png

在路侧,商汤绝影搭建了智能路侧计算单元平台。它能够实现300米8车道的感知范围和95%的雷视融合精度。支持纯视觉、视觉+毫米波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不同感知组合。

以此实现在边缘侧高阶的感知,消除路口级的盲区,达到路口全息的目的,辅助高实时性的安全类车路协同应用。

在云端,即打造了智算平台和云控平台。智算平台可以将多维的交通数据在云端汇聚分析,完成认知和决策相关任务。100种以上的算法仓,万路级视频事件解析能够覆盖城市级别的路面应急事件发现,单计算卡30路以上的处理能力大幅降低算力成本。

1662535612202757.png

云控平台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智能控制,打通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营。云控平台打造了超过10个以上的智能网联应用下发到车辆,例如路径引导、车速建议、碳排放优化等等,能够降低路口的车辆平均延误和绿灯的空放,带来20%的效率提升。

1662535624168516.jpg

此外,商汤科技还打造了智能网联的RoboX功能车。目前有两款车型,一款是Robobus无人驾驶接驳车,以及自动驾驶清扫车。

截至目前,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接驳小巴已在上海、无锡、成都、西安、福州等5个地市开展运营接驳服务,累计运营里程约27万公里,接驳超1万人次。在车路协同产品矩阵的加持下,商汤绝影接驳小巴将在运行安全性和接驳效率上持续提升。

1662535631890834.jpg

RoboSweeper则是首次亮相的一款全新产品。据介绍,除了是一位“小劳模”(一天可工作18小时),这款自动驾驶功能车智力也不低,<10cm的贴边度,95%以上的覆盖率,垃圾主动识别等能力一应俱全。未来,它主要定位于解决一些园区景区和一些开放道路的无人化清洁场景,用来代替人工的一些作业。

8.gif

“硬件一次投入,软件持续升级”

相对于前几年车路协同市场处于爆发期,当前车路协同市场看起来更为冷静。该领域目前已集结了众多高端玩家,商汤科技此时发布车路协同方案,看似偶然,实则也在意料之中,同时是顺势而为。

从产业层面来看,车路协同有非常强烈的“进城”趋势,车路协同从最初建设封闭测试场,到后来进行开放道路示范区,到目前,以北京亦庄为例,示范区的面积也越变越大。

另一方面,“双智”城市的建设,既需要智能网联汽车,又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将车路协同业务“进城”趋势勾勒得更加完善。

外部环境上看,政策上车路协同“进城”趋势推动了商汤绝影车路协同方案的发布。而从商汤内部来看,也是商汤绝影智能汽车业务长期积累下的进一步升级和拓展。

事实上,2016年商汤科技就开始开展智能驾驶相关业务,已有自动驾驶功能量产车型推出,并且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也有深入的投入。车路协同业务,商汤整合了车和部分交通业务的团队,在业务理解和两种方向协同融合方面更具有优势。

此外,AI本身是商汤科技的核心业务,占有绝对的优势。商汤投入了近60亿建设了一个大型的AI超算集群,也是目前亚洲范围第一的 AI超算集群。有了商汤AI大装置和绝影赋能引擎的加持,车、路、云相关的数据闭环迭代就可以变得非常迅速。

1662535650569380.jpg

在感知和决策方面,商汤之前在开展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业务的时候,也积累了大量的算法仓,构建了万物检测等长尾感知的体系,以及基于视频感知算法交通流量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科技利用软件定义车路协同,能够快速迭代升级,不仅局限于云端,路侧智能计算单元以及车城网的移动感知源IoT设备也可以通过OTA的方式进行快速升级。

也就是一次硬件投入,通过软件的迭代升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每年建设成本的摊销。

同时,不同的示范区,对于硬件的选型也会不同,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能够将算法和算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调配,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示范区的定制化需求。

结语

在城市交通领域,商汤科技相对来说较为低调。

在技术积累及行业政策驱动下,此次商汤绝影车路协同方案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了商汤的决心和信心。

软件定义车路协同,是否真的能够走通?交给市场来验证。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