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速读2021WTC | 交通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议话题

交通行业各领域愈发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双碳”规划设计日程逐渐明确,建设措施进一步考究落地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公路学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执委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世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论坛(WTC2021)在陕西西安召开。

眼花缭乱,是笔者参加本次WTC2021的第一印象。

论坛期间举办了258项活动,包括主旨报告、124场学术论坛、132场墙报区论坛和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及系列成果发布活动。

来自产业界、企业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多位院士,1000多位学术界领军人物、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围绕百年交通发展成就、交通强国、智慧交通、交通新基建、未来交通与可持续发展、车联网与无人驾驶、交通环境与节能减排、航运全球化发展、航空管制与安全、城市创新型交通与后疫情时代交通等热点问题,探讨当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水平及发展动向。

论坛活动日程紧凑,笔者分身乏术,不能将全部内容呈现给大家,简单总结几点所见所闻:

1、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高速等内容依旧保持极高的话题性,相关论坛几乎场场爆满;

2、ETC稽核收费、高速治超、道路运维养护等智慧高速细分领域技术产品种类丰富,相关企业活跃并在论坛分享最新技术产品成果和实践建设经验,积极进行行业交流;

3、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下属交通领域学者发言受到行业人士重点关注,墙报区论坛的学生成果展示和论文评述也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观看;

4、企业和大学合作深入,产学研与实践深度结合,双方联合打造的技术产品受到行业用户的重点关注;

5、在城市群交通与空间一体化建设、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等方面影响下,智慧城市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再度深入;

6、桥梁、航运、隧道等方面问题较集中,信息安全、材料安全、结构设计是当前的建设重点;

7、交通行业各领域愈发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双碳”规划设计日程逐渐明确,建设措施进一步考究落地。

其中,碳达峰与碳中和,作为本届WTC2021中燃起的新兴热点,自然而然得受到了众多与会人员的关注。

2015年,我国明确提出了有关“双碳”的规划,并在2020年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将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年是我国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起点,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双碳”的发展建设正式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

据了解,交通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交通行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任务也成为了当下的建设重点。

专家观点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性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在论坛开幕式的《双碳战略下我国绿色航运发展路径思考》的主旨演讲中介绍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然后开始平缓波动,再逐渐逐步回落,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实现碳达峰,这两者相互联系。

碳中和是指一个组织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加以抵消达到平衡。”

“国家碳达峰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拟构建1+N+X的总体框架设计”,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在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中讲到:“1代表《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N代表实施方案等具体政策文件,X代表标准”。

方海指出各地方已经提出了碳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各行业正在加紧编制碳达峰方案,实施碳达峰战略,各国企陆续发布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各车企根据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进行了战略调整。

但如何处理好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任务,如何建立低碳治理体系,如何构建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可测试、可报告、可稽核的体系,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处理好部门间关系,准确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行业应开展的工作目标、任务以及政策、技术举措等,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方海针对问题,提出要推动运输结构方式变革,建设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消费理念变革,打造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应用清洁能源工具、推动减排技术创新、提高减排效果;推动智慧交通应用,构建高效运输模式;提高治理水平,推动绿色低碳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斌,则从城市共享单车的视角出发,看待双碳问题。

李斌介绍,当前各类共享单车在360余个城市投放运营,在营车辆1945万辆,日最高订单量4570余万单,行业已初步形成美团单车、哈喽单车、青桔单车等为主的市场格局。根据部分典型企业测算数据,共享单车的每公里骑行可减排不仅足以实现“零碳”,还能为整个交通综合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李斌认为,当前还需要围绕体制机制、车辆投放与停放秩序以及创新监管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规范共享电单车发展,改善单车骑行环境,推进新业态法制建设。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荣建,也从共享单车发展角度,在低碳共享出行论坛中,以北京城市建设为例,分享低碳共享出行建设经验。

荣建介绍到,当前北京市共享单车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投放从无到有。

北京市共享自行车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其用地面积占有率为0.006%,道路面积占有率为0.98%。

当前使用共享自行车的用户群体主要由原来的步行出行人群,约占50%,而转自小汽车的比例在5%~10%之间。

荣建认为,共享自行车的发展,应该不断推进区域共享自行车发展规划,指导不同区域的发展规模,加强区域自行车发展规划;

城市非机动车道可结合绿化景观等增设骑行专用道,改善共享自行车用户的骑行体验,进而增加城市低碳交通出行比例,以人为本,改善骑行环境及骑行体验;

针对各区县、企业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与考核指标,通过奖惩措施,提高各区县、运营企业、用户参与节能减排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全市开展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智慧机场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论坛、2021智慧城市交通论坛暨出行服务国际研讨会、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城市群综合交通智慧低碳转型发展论坛等等,也都针对碳中和、碳达峰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进行了相关讨论。

小结

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设,对交通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策鼓励和技术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当前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高速等交通热点建设,这些热点建设内容提升了交通通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因此,“双碳”不是对行业的限制,而是更高要求发展的未来。

个人精力有限,无法窥得全貌,但也可以看到“双碳”建设已经在行业中掀起了一股新的建设浪潮,行业人员也对“双碳”建设充满信心。

时间紧,任务重,希望行业做好充足准备,让“双碳”这颗大树笔直的成长。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