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局长新年发文,低空经济基建有望再提速
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了题为《高质量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文章,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宋志勇局长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这一观点为未来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文章中,宋志勇局长强调,要完善低空飞行服务法规标准体系,强化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快低空空中航行能力建设,着力构建服务有效、监管有力、数据精准、即时互联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这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当前,低空飞行的安全性仍处于验证阶段,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城市低空将是各类飞行器混合运行的场景,具有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仅仅依靠人工几乎不可能保障正常运行,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保障低空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宋志勇局长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飞行活动实现高效运行的管理中枢。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接口,推动布局空天地一体的通信导航监视基础设施,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军地民设施数据共用共享。这一观点的提出,为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
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核心组成,包括了空中导航系统、地面监控系统以及空间信息系统。当前,我国的空天地一体通信系统仍处于起步建设的阶段,但已有主机厂商积极参与其中,有望成为未来产业链的高度引领者和参与者。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的“低空经济发展司”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该机构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基建与产业融合发展新阶段,有望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链多个环节取得突破。
此外,多家eVTOL厂商也有望在2025年获得型号合格证,推动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据赛迪顾问测算,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约为6702.5亿元,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这一数据表明,低空经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新年发表的文章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随着低空经济基建的提速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