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 | 电动自行车限行满月,你给广州交通打几分?
“限还不是不限”的争论仍末停息
机动车喇叭不停,催促着本不该在出现的电动自行车尽快驶离机动车道。出行一客刚来到中山一立交,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广州中山一立交位于广州大道中与黄埔大道西的交界处,身处腹地,是广州最复杂和繁忙的立交桥之一。自限行新规后,在工作日的8点到19点,这里以及多个闹市区路段,被禁止行驶电动自行车。
工作日下午的中山一立交路口 图/邓霞
2023年12月15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正式实施,限行路段集中在人流量较大的市中心,限行时间从早晚高峰到全天24小时不等。
“限是限不住的”,这是大部分市民秉持的观点,但一禁了之更不现实。面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和交通违法风险,人们关于限行的争论从未终止。
没有一个政策是一劳永逸的。新政执行一个月后,出行一客来到电动自行车限行路段上,探访政策的阶段性成果。
1、“交警看见就下车,没看见就骑呗”
“交警看到你就下车,没看到你就骑呗。”外卖小哥阿伟告诉出行一客。
新政出台后,阿伟一度有些紧张,但和同伴们交流后,他们总结的经验是:交警和罚款,从某种程度决定了新规是否真的“存在”。
2023年12月15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正式实施。前半个月为宣传劝导期,2024年1月2日开始正式依法予以处罚。到底罚多少,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金额,据网友爆料,罚款在20、50元不等。
在出行一客采访当天,含“车”量最低的路段,并不在有电子摄像头加持的体育西,而是在离体育西不远,另一个有工作人员执勤的限行路口。
路边摊贩告诉出行一客,这些穿着绿马甲、拿着小红旗、马甲上带有“执勤”字眼的人员,是交通协管的志愿者。他们分别站在十字路口的转弯处,拦下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劝导。
电动车禁行标志及执勤人员 图/邓霞
效果显而易见。在机动车道上,出行一客看不到任何电动自行车的身影。视线中偶有几辆,也都是被推着从人行道通行。
在整个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整治中,外卖电动自行车违法问题,是此次的重点整治对象。广州市公安局指出,2022年公安机关查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约25万宗,占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17%,且多次违法情况比较突出。
出行一客在采访中发现,面对限行,大部分外卖员采取的做法是绕道,或者不接限行区域的外卖单,影响不算太大。
外卖员阿豪告诉出行一客,相比平时正常送外卖,绕道大概多花费3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要么就把那边的单子转出去,要么就一次多接几个单,再绕道过去。”
当然,还有一些像阿一那样胆子大的。
限行并没有对阿一的工作产生太多影响。尽管他常送的外卖区域在体育西附近,据说是电动自行车的管制最为严格的路段。不仅时不时有交警,还有电子摄像头。
因为他撕下了自己的电动自车车牌,以应对电子摄像头的违法抓拍。没有车牌就定位不到车主,也因此无法罚款。在阿一这里,这个诡异的逻辑闭环,支撑他“横行”体育西。如果碰上交警,那该罚还得罚。
阿一们的存在,侧面证明了新规的必要性,也回应了部分群众的质疑。
在半年前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听证会上,有代表提出,是否应当就外卖这类服务行业电动自行车“开个口子”。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梁明昌当时回应,由于外卖车辆的交通违法现象普遍,所以限行的时候不宜作特殊、例外处理。就现实情况来看,新规的确很难再对外卖等服务行业网开一面。
2、交通有序了,但深层问题还在
新规实施一个月,如果让市民树哥来评价,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有效果,但不够。
有效果,是因为在有交警管制的限行范围内,电动自行车行驶的确规范许多。
但不够。一方面,在非限行区域,电动自行车依然我行我素;另一方面,限行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电动自行车的非法改装等。
新规限行地图 图/公众号“广州12345”
新规实施伊始,限行路段的路口就都挂上了亮眼的横幅,明确了限行时间和地点:工作日8时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天河东路、猎德大道(花城大道以北)行驶;工作日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黄埔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西场立交以东)行驶。
广州交警称,考虑到这些路段人车流量大、非机动车道不完善、公交覆盖率高,可供绕行路线相对较多等因素,所以采取限行措施。
中山一立交某路口的红色横幅 图/邓霞
作为今年新加入电动自行车大军的车主,每天早高峰,树哥都会骑着自己的电动自行车从越秀区出发,绕过限行路段,到白云区上班。到了下班时间,他再骑着电动自行车涌入晚高峰。
沙河顶是树哥每天通勤的必经地,道路上常年充斥着载货运人的电动自行车和三轮摩托车,十字路口处光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就发生过好几起。
据树哥回忆,新规施行后,沙河顶的交叉路口安排了执勤的交警,强制规范电动自行车车主们的行车习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虽然没有官方数据统计,但本地媒体报道,新规施行后,从现场执勤情况来看,交通比较有序,违规进入上述限行路段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目前广州交警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天河东路等路段共设置了133个劝导点,出动了300多名警力和320名志愿者做好指引和宣传劝导,以有效指引相关路段骑行者。
“但你说新规出来后有什么更大的效果,我倒不见得。”
非限行区域,电动自行车逆行常见 图/邓霞
树哥告诉出行一客,电动自行车真正令他担心的,在于超车抢道和改装。前者在机动车道上“穿”过来“穿”过去,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非限行区域,电动自行车仍在“夹缝求生” 图/邓霞
后者更是提高了抢道超车的上限:经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时速最高可达60公里,和大部分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限速相当。
此外,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还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据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数据,今年一季度,广州电动自行车火灾警情同比上升2.5%,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电动自行车改装电池爆燃引发。
而这些问题,很显然,并不在限行的射程之内。“如果都设了非机动车道、提高大家的行车安全意识、严抓非法改装……从源头治理,可能效果会更好。”
现在来看,这也正是政府计划的下一步。广州交警此前表示,限行之后,将会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进一步严查严管电动自行车改装、闯红灯、逆行以及机动车乱停放等重点违法行为。
3、限行或不限行,争论还未停止
“你支不支持电动自行车限行?”对于今年的广州人来说,如果想迅速引发一场争论,这是个绝好的话题。
在支持者看来,广州早已苦电动自行车久矣。
2022年,广州市因电动自行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700多宗,占全市交通事故的五分之一,全市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48万余宗,占全市交通违法近一半。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发生的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上升了63%。
而对反对者来说,电动自行车早已成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岂能一限了之。
梁明昌指出,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9年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上牌量已经超过360万辆,预计保有量已超500万辆。与之相比,据广州交警2023年3月底公布的数据,广州机动车保有量也不过才359万辆。
凭着比机动车便宜的入手价,比公交地铁舒适自由的骑行体验,电动自行车席卷广州以及全国各个城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在广州最初提出要进行电动自行车限行的时候,群众的反应就是各有分说。
在新规实施的前半年,广州政府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收到了5040份市民意见建议。其中23.2%的市民反对限行,认为会严重影响出行,17.2%的市民支持限行,并认为目前限行范围过于宽松。
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认为,限行或者不限行都是一刀切,应该“咨询或者提出其他加强管理的建议”。
5040份市民意见关注限行方案 图/邓霞
因此,与征求意见版方案相比,正式出台的新规,缩小了电动自行车限行的范围和时间。
但直至现在,广州限行政策靴子落地整一个月,但网络上关于限行的必要性与效果,仍然争论不休。
显然,如何回答好“通行”与“安全”的两难问题,政府和市民都尚未找到标准答案。
在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谭国戬看来,此次新规的实施更是一种城市电动车治理的探索,至于效果,仍需时间去检验。
据了解,2022年8月份,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从四个环节明确了部门的责任分工,包括加强生产源头环节、强化流通销售环节、规范末端使用环节、推进拆解回收环节等。
“限行只是这个全链条的末端使用环节里面的一项措施。”广州交警在听证会上就表示,接下来,将加快推进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减少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冲突和交织干扰,让大家都“有路可走、各行其道”。
(应受访者要求,阿一、阿伟、阿豪、树哥均为化名。)
*文章转自出行一客,作者施智梁团队 邓霞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