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城市

从大一卷到秋招的智慧交通设计师L同学:「工作不易,找工作更难」

且行且珍惜

岁末年初之际,赛文网采访了12位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交通人,听他们讲述过去一年的经历、观点和感悟。

我们采访了国际工程经验超20年、担任大学讲师16年之久的高级工程师,在德国企业汽车、通信和道路交通等领域工作超40年的退休老炮,他们是最真诚的表达者。

我们了解到,不论是体现在海外工程管理和用人任用培养方面的企业契约精神,还是看待道路安全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思维模式,都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到底该怎么走,欢迎读读他们的感悟和建议。

破圈、跨界、融合,是企业家、创业者甚至高校老师的命题。交通行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交通数字化的浪潮袭来,躬身入局,在增量市场寻求创新,在存量市场博弈生存,是时代送给交通人的挑战,也是礼物。

少年可有鸿鹄之志,从大一卷到秋招的智慧交通设计师,毕业不久怀揣热爱的信号调优工程师,他们是交通行业的新生力量,是千禧一代的缩影。他们的言语间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激流勇进,做热爱的事业,且行且珍惜。

L同学 一位从大一卷到秋招的智慧交通设计师

「工作不易,找工作更难」

对于2023年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我觉得工作中的问题倒还好,最大的困难是找到这份工作。在2019年7月18日,经过漫长地等待,终于等来了我的录取结果:我被调剂到交通运输专业了。我把录取结果发了个朋友圈,配文:交通运输专业是什么?只等来了损友们的回复。

从大家开玩笑的行为来看,交通运输专业似乎不为大众熟知。上网一查,原来我是“管路的”。

大概了解这个专业之后,我自学编程,很快便成为了学院内的“技术好手”。本来我是打算转到计算机专业,机缘巧合下,关注了赛文交通网公众号,对交通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后面参与赛事,有幸主导两个交通项目分别拿下大挑的省特以及“互联网+”省银,这两个比赛就是大学生最顶级的赛事。因为我们学校是新成立学校,我又是第一批毕业生,所以我们既没有“祖传项目”的传承,甚至没有任何参赛经验可供参考。

实习期间,我进入到一家大型设计院交通行业中心实习半年时间,期间参与过两个亿级项目的设计。实习单位之所以选择设计院,而不是产品商,是因为我想从更高的视角来观察这个行业的情况,在获得了两个交通项目的奖项后,我的目标已经从“技术大佬”转变为“懂技术的产品经理”,实习完毕的就业目标依然是产品商。

邻近秋招,我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充满信心。开始在各家公司的官网和各个招聘软件查找招聘信息,几乎就没有看到对应平时赛文看到的项目团队的招聘信息,甚至交通相关岗位都是少之又少。不禁发出疑问:你们都是“皮包团队”吗?怎么都不招人的?

从七八月开始投,直到春节,我面临的局面就是:大厂不招,小厂不敢招,1个offer都没有。并且我实习的那家设计院招聘名额和工资包已满。

到了春招的时候,不得已改变策略:1、抓住其他行业国企春招的机会;2、寻找设计院的招聘机会。

经实习单位领导介绍,入职了集团下另一家较小的设计院,错过了招聘时机,只能签外包。

由于之前实习的经验,很快上手设计工作,入职到现在合作完成了一个智慧城市的初步设计,一个电警项目可研及初设材料编写;入职两个月后,独立完成一个交通设施设备库项目可研报告编写。

2023年我的感受就是,找工作不易,且干且珍惜。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