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亿估值到断电封楼,纵目科技的兴衰启示录
在这短短几年间,纵目科技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陨落?
明星企业的陨落
2025 年 2 月 8 日,对于纵目科技的员工们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公司行政在钉钉群内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18:00 后将开始断电并封楼,员工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取走个人物品或者办理离职证明。
曾经,纵目科技是自动驾驶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它成立于 2013 年,凭借着在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技术上的创新,迅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公司的创始人唐锐,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在硅谷积累了 20 年的汽车电子研发背景,他的归来,为纵目科技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基因。
在资本的助力下,纵目科技一路狂飙。从 2015 年到 2022 年,公司完成了 A 轮到 E 轮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小米、君联资本等知名机构,估值一度超过 90 亿元。它成为了泊车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的 “隐形冠军”,与多家头部车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 50 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在 ADAS 市场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排名第五。
然而,如今的纵目科技却陷入了绝境。创始人失联,账户被封,全员欠薪,社保断缴,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巨大的落差,不禁让人想问:在这短短几年间,纵目科技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陨落?
一)崛起之路:资本与技术的双重加持
创业初期,纵目科技将目光聚焦于环视 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在那个国内对于 ADAS 的理解还相对模糊的时期,纵目科技犹如一位孤独的探索者,在环视 ADAS 的算法和相关软件领域默默耕耘。纵目科技俨然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而且是一个孤勇者!
2016 年,纵目科技参与了吉利博越 2016 款的供应项目。这一项目成为了纵目科技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不懈努力,在短短一年之内,成功将代工模式转变为自产模式,补足了生产制造能力的短板,实现了从二级供应商到一级供应商(Tier1)的华丽转身,开始具备为主机厂直接供货的能力。
纵目科技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从 2015 年获得协同创新基金数千万人民币的 A 轮投资开始,纵目科技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之旅,如同一位充满魅力的舞者,在资本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充足的资金犹如源源不断的血液,为纵目科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研发方面,公司加大投入,不断吸引高端技术人才,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创新,推动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的迭代更新。
二)衰落之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纵目科技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发的自动泊车技术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纵目科技在技术研发上逐渐陷入了瓶颈,技术停滞不前的问题日益凸显。
据员工爆料,纵目泊车技术栈停留在 2022 年水平,后续的技术更新和升级未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在高阶智驾技术方面,纵目科技更是错失了转型的窗口。当行业内其他企业纷纷加大对高阶智驾技术的研发投入,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时,纵目科技却未能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除了技术研发的滞后,纵目科技在软件架构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在拿到某头部车企的高阶智驾业务后,由于软件架构的问题,导致行车产品和高阶智驾技术迟迟没有重大突破。不合理的软件架构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受到影响,增加了技术研发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公司内部还存在人员冗余、政治斗争等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阻碍了技术研发的进度,导致项目开发和交付进度缓慢。
技术问题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为致命的便是市场份额的流失。随着技术的停滞不前,纵目科技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曾经紧密合作的核心客户也开始纷纷离去。与此同时,车企自研潮的兴起也给纵目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自动驾驶领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自研智驾技术的投入。
在主业不断萎缩,生存面临巨大危机的情况下,纵目科技试图通过开辟新业务来寻找突破口,推出低速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 FlashBot 闪电宝。现实却给了纵目科技沉重的一击,这款看似前景广阔的充电机器人,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产品投入市场的反应冷淡,不仅没有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成为了压垮公司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资本破碎:屋漏偏逢连夜雨
2017 年,纵目科技首次在新三板市场挂牌,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仅仅数月后,公司便宣布摘牌。这一短暂的挂牌经历,犹如一场匆匆而过的烟火,未能给纵目科技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2022 年 11 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挑战。此时的纵目科技,尽管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仍然怀揣着上市的梦想,希望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扭转公司的发展局势。然而,现实却给了它沉重的一击。2023 年 9 月,纵目科技撤回了 IPO 申请,科创板上市之路宣告失败。此次失败,不仅让纵目科技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融资机会,也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担忧。
2024 年 3 月,纵目科技将目光投向了港交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然而,命运似乎再次对它开了个玩笑。由于招股书满六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其上市申请于 2024 年 9 月失效。三次 IPO 失败,让纵目科技的资本运作陷入了困境,也让投资者对其信心降至冰点。
随着资本泡沫的破灭,纵目科技的资金链开始断裂。
四)行业警示:纵目科技兴衰带来的启示
纵目科技的兴衰,犹如一部生动的商业教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从业者们敲响了警钟,带来了诸多深刻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点在自动驾驶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这警示着企业,必须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企业要注重技术研发的可持续性,避免出现技术断层,确保技术的稳定发展。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同时,企业还需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和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资本运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纵目科由于过度依赖资本,在资本泡沫破灭后,资金链断裂,陷入了生存危机。这告诉企业,在利用资本推动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企业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对单一融资方式的依赖,确保资金链的稳定。同时,要谨慎对待上市等资本运作行为,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避免盲目跟风。
战略决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可以引领企业走向辉煌,而一个错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纵目科技在高阶智驾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创始人否决了相关提案,这一决策失误使得公司在技术竞争中落后,最终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发展。这警示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避免主观臆断。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