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Tvoice > 记者札记

交通工程 · 十校十师拍摄札记 | 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纪录片

1979-2019 交通工程专业创办40周年,40年的成长、蜕变,成就了我国交通工程现在的辉煌。

1979-2019 交通工程专业创办40周年,40年的成长、蜕变,成就了我国交通工程现在的辉煌。 

为寻找、记录这段历史,赛文交通网拍摄组的小伙伴们,辗转我国各地,用镜头记录了几位传承人多彩的交通人生。 

2018年11月份,我们的拍摄计划正式启动。

《交通工程·十校十师》拍摄花絮

赛文摄制组的第一站为北京交通大学,拍摄对象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科创始人——张国伍。

历时2个小时,90岁的老教授依旧精神抖擞配合我们录制,这种精神很让摄制组人员感动,同样也为我们摄制组人员打足了底气。 

第二站:北京工业大学,拍摄对象是我国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任福田。

这位85岁的老教授,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为我们伶着几斤的书籍、照片等资料,摄制组人员都觉得重的有点勒手,老先生却不觉得。 

第三站:赛文交通网公司所在地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创始人——史其信;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学院)交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严宝杰。

2018年12月2日上午,史老师要比我们预约的时间早到,从场地布置到拍摄结束,历时约四小时,史老师非常配合,拍摄效果非常好。

2018年12月2日下午,严宝杰老师也准时到达拍摄场地,随身携带几张手稿,专访中严老师细细道来,可见老师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在北京的拍摄任务完成。由于沟通上的便利,每位老师在拍摄前都至少有一次面对面的,对采访内容的沟通,因此拍摄无论是内容丰富度方面,还是拍摄模式的理解和配合方面,都很成功。 

12月底,摄制组组织了一次六天四城四位先生的拍摄计划,北京、成都、重庆、海口、南京、北京。带着对人物经历和高校学科创建故事的饥饿感,摄制组半夜赶路,白天拍摄,时间非常紧凑,但收获满满。 

第四站:成都

拍摄对象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高世廉。

2018年12月20日专访高世廉教授,高教授见到摄制组人员,很是激动,那个严冬的下午,虽然寒冷,但是也是抵挡不住高教授的朗朗笑声。 

第五站:重庆

拍摄对象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李正宜。

2018年12月21日摄制组抵达重庆,虽然李教授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坐轮椅接受采访,但是交谈中会发现,李教授也是一位有韧劲的人。李教授也时常会和老友们视频通话聊天,这也是目前唯一看见老友们的途径了。 

第六站:海口

拍摄对象吉林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创始人——杨兆升。

2018年12月22日,摄制组人员由棉袄换成了短袖,冷热交替的感觉也别有一番风味的。我们这次的专访对象是杨兆升教授。杨教授行动也有点不方便,但是握手的时候,感觉的到杨教授的力气还是蛮大的。给摄制组人员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杨教授夫妇之间的感情,几十年如一日,伉俪情深。 

第七站:南京

拍摄对象是中国交通工程专业和学科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和第一代学科带头人——徐吉谦。

2018年12月24日摄制组人员抵达徐教授的住处,徐教授很是激动,滔滔不绝,看的出来,徐教授的心中也是有许多话想要跟大家交流。家居很简朴,但是书柜很多,三分之二的书籍已捐赠给东南大学,这也是徐教授的一种传承吧。 

第八站:天津

拍摄对象天津大学交通系统工程创始人——贺国光。

2019年1月27日,这是2018年度我们的最后一站了,拍摄校园时候会觉得有点遗憾,假如是春天或者夏天拍摄,这个校园定会很有魅力。

贺教授也是位温文尔雅的人,追忆似水年华,贺教授的记忆长远而有条理,整个访谈过程将近三个多小时,如果不是夜色已晚,我想贺教授的故事还有很多。 

每位教授的拍摄时间差不多至少都有3个小时,每位先生的每一集我们浓缩成20分钟左右的片子,但其实如果要把每位先生背后的故事更完整的表现,3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片子发布的时候,我们也配合行业重要历史节点,考证了不少历史场景,还原历史发展原委和故事,撰写了记录历史的文字内容。 

但也深深的感到,还有更多可以记录的故事需要时间去资料查询、人物考证,交叉核实,需要花出两倍、三倍与目前的工作量,但我们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做这些细致的工作了,这也是我们摄制组对这部纪录片留下的一点遗憾。 

片子从策划到现在经历了6个多月时间,同济大学的杨佩昆老师拍摄还在计划中。 

感谢那些为我们在拍摄过程提供帮助的老师与同学们,因为有你们的协助,我们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感谢(排名不分先后)

荣   建(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梁跃涛(北京交通工程学会)

保丽霞(上海城建设计总院)      

孙立山(北京工业大学)

张秀媛(北京交通大学)          

霍娅敏(西南交通大学)

李   娟(西南交通大学)          

刘   伟(重庆交通大学)

严   海(北京工业大学)          

陈学武(东南大学)

任   刚(东南大学)              

马寿峰(天津大学)

邵海鹏(长安大学)              

马超群(长安大学)

于德新(吉林大学)              

宫亚峰(吉林大学)

李瑞敏(清华大学)              

马万经(同济大学)

李克平(同济大学)              

贾   宁(天津大学)

朱   海(西南交通大学)         

刘   琦(北京交通大学) 

片子拍完后,很多人问,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片子。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在学科发展,技术发展的行业拓荒者个人经历和创业故事中,寻找到能够表达我们理解的这个时代容易被遗忘的东西。 

简单而纯粹。 

让真正热爱交通的人更有使命感,让奋斗中的交通人对未来充满期待,让徘徊的交通人,更多的圈外精英人,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回到和投入到交通行业。 

一个没有历史的行业不会受人尊敬。 

历史就在那,不记录就“没有了”!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