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小气象 大智慧 交通气象领域前景广阔 大有可为

风、云、雨、雪、雷、雾、冰、霜……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不仅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从古人在安排农事过程中长期观察形成的气象智慧,到当今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气象,从古至今,人类对气象知识的探索和利用从未止步。

风、云、雨、雪、雷、雾、冰、霜……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不仅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从古人在安排农事过程中长期观察形成的气象智慧,到当今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气象,从古至今,人类对气象知识的探索和利用从未止步。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精细、准确的气象信息,以应对一系列的气象灾害风险。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更加需要智慧气象。

智慧公路,跨界融合

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智慧城市建设众多的细分领域中,智慧交通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作为智慧交通中的重要一环,智慧公路的建设更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说起智慧公路,如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人们出行的需求侧来讲,路网运行更安全畅通、公众出行更便捷愉快、交通管理更高效智、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五大理念。

一条标准的智慧公路应该具备四方面的功能,智慧设施、智慧决策、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公路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协同合作、跨界融合。

如今,智慧公路发展不仅面临需求侧的强烈愿望,也面临着政策利好。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决定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九省(市),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各省自选方向。智慧公路试点重点方向主要有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等。

交通气象,趋利避害

目前,交通领域,人们出行可以通过大数据实时了解到道路的拥堵情况,但不同路线的地面气象信息完全缺失。对于长途驾驶而言,我们可以知道一路上的实时车况,但是不同城市不同路段,却无法知晓会遭遇什么天气。

统计数据显示,22%交通事故由天气原因引起,38%的高速通行受阻是由恶劣天气造成,两成左右的事故也是由恶劣天气引起,气象影响着交通的收益、安全、效率。

根据交通运输部《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的数据,2017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2017年度,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4752.8 亿元,每天每公里收入409万。这意味着,高速公路每封闭一公里,每天的损失达409万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气象服务已经到了无限需求和有限能力矛盾的凸显期,这就需要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要让市场和社会来做更多的气象服务工作。

如何将气象对交通造成的不利降到最低,变被动处置为主动预防,打造真正的智慧大交通,成为很多交通人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在交通的细分领域,一些专注于研究交通气象的企业应运而生,位于山东济南的weatbook象谱便是其中之一。依托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和大数据分析技术,weatbook象谱把互联网、大数据、天气监测、交通这些不同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把气象数据应用于道路除冰、山体监测、路面高温等,为道路交通部门规避天气风险、保障交通安全,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除了“避害”,交通气象还让智慧公路更加“趋利”。“德尔菲气象定律”指出,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预测方面投资1元,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如果商家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气象因素,不仅能避免损失,还可以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帮助企业预测并确定生产营销计划。

基于此,气象服务产业拥有巨大市场潜力,据估算,未来10年我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约3000亿元。

技术引领,智慧突破

前文提到,在智慧城市建设众多的细分领域中,智慧交通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也使得行业内的巨头之间博弈的蔚为激烈。

华为以硬件起家,在构建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能够提供协同ICT产品解决方案;阿里的“城市大脑”则致力打通城市数据管道,发掘数据背后更多价值;腾讯手握微信,连接一切,在小程序乘车码、停车场无感支付等领域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在高速公路领域,华为致力于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高速公路协同管控与创新服务的新模式。在3月21日举行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上,华为携手四维图新、中金鼎讯、用友、集时通、weatbook象谱和中通服等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发布华为云公路解决方案并启动1+N公路生态合作伙伴联盟,致力于公路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服务人们的美好出行。

由此可见,交通气象不是单纯的气象业务问题,而是表现为深入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交通气象更不是封闭的自成体系,而是与经济社会、人们生活生产及其他“智慧”的深度融合。

交通气象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