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超级访问 | 关于智慧交管市场的2022与2023

春天一定会到来的,最多就是晚一点

1673251567213885.png

在赛文交通网主办的2022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年终盛典“超级跨年直播日”中,由赛文交通网高级主笔章羽佳主持了“超级访问”环节,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俊杰、青岛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事业本部总经理王雯雯、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王东乐、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服务事业群交警行业总经理邹辉、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怀柏围绕“2022年智慧交管市场回顾与展望”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1、艰难的2022年

主持人:首先想请五位嘉宾从市场投资与回款、市场竞争、用户需求变化等层面评价一下2022年的交通市场,谈谈自己的感受。

周俊杰:一方面,近几年整个智慧交通投资增速较缓慢,但是整个行业的企业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所以2022年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年;另一方面受宏观环境及疫情影响,很多项目都出现了延期或取消的情况,即便是正在实施的项目,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用户需求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在项目上越来越关注性价比以及实际解决的问题,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回归到了业务。

2022年对于中控信息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我们也推出了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于帮助客户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王雯雯:我主要从市场竞争层面和用户需求变化层面来谈一下我的感受。

交管行业整个市场容量都没有太多的增长,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竞争确实是越来越激烈。目前市场项目比较分散,小项目也很多;同时信号控制及大数据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本地化实施对标准化的程度逐渐向好,建设门槛逐步降低。据不完全统计,经常活跃的企业有近2000家,竞争实际上是越来越激烈的,这导致企业的开拓难度加大。

第二个是用户需求的层面。交通缓堵、保障安全防控一直是交管的两大主题。用户的核心需求本质上并未改变,在安全缓堵的出行体验,一直存在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疾。

结合20多年的经验来看,海信今年也总结了36个挑战问题,比如说快速路连接线和地面衔接处的拥堵,学校门口和周边的拥堵,再比如大型货运集散地周边的这些道路拥堵,以及中国的交通事故量还是比较大的,这些难题一直存在。

从以上方面来看,用户的核心需求本质上没有变。只有把这些解决得更好,才能真正的让行业产生真正的进步。海信一直致力于解决交通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希望也能跟行业内各位同仁一起去突破,解决这些城市交通的难题。

王东乐:今年很多计划的项目受到了资金影响都已被取消。我们虽然在新签合同方面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太大,这可能与体量本身不是太大有关系;在回款方面,明显感受到今年的回款难于往年,对于资金成本是在增加。

今年,客户的需求更加务实,基本是围绕解决具体的交通问题来展开,为了吸引眼球而投资建设的项目确实在大大的减少。

邹辉:2022年的智能交通市场像是疫情把从风口的时代拉回到了创业的时代,从梦想拉回现实,跟过去想象的不太一样。过去若干年行业特别繁荣,现在站在行业高速发展的风口。

从过去这一两年实际的项目市场来看,用户的资金因为抗疫和经济大环境的原因明显变紧张,项目的审批也更复杂,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对有限资金的使用更加慎重,更加注重效能。最终导致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方案有着更高的要求,预算方面是僧多粥少,竞争也更加激烈。

2022年对于海康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尤其在交通安全及交通畅通方面,为了保障这两个交通的核心诉求,海康威视做了很多努力。

赵怀柏:今年由于整体投资环境及疫情影响导致项目较分散,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投资层面都不是特别活跃;另一方面政府也在调整投资策略,综合治理的项目越来越多,交通治理不是单方面就能够完全起作用的,现在更多的是要把信号优化,甚至是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同时结合交通组织的优化及路口微改造进行统筹规划实施。

前几年智能网联非常火,但是建设效果和老百姓的获得感都表明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智能交通即将从单智时代发展到双智协同时代,一套系统和设备要既能够为传统交通的车流也能够为将来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车辆同时进行管控和服务。政府在规划、设计、投资和招标的过程中,会加这方面大力度,整个行业也会朝风口继续走下去,这两年是迭代升级的起点,随着明年经济的复苏,类似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2、低迷的市场状态下,企业应对之策

主持人:2020年以来,交管市场一直就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今年影响尤其大,那么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有哪些调整?

邹辉:关于行业低迷的现象,有宏观市场环境的原因,也有行业发展阶段性的原因。

关于宏观市场层面,结合历史可以知道几百年前有手工纺织作坊,当作坊的数量足够多,管理手段用到极致的时候,也碰到过瓶颈的问题,且需求永远都存在,但是业绩无法提升。直到蒸汽机用于纺织行业走出了一条新的路。

智能交通行业其实也有类似的地方,道路里程越来越长,车辆越来越多,驾驶员群体越来越庞大,保畅通保安全交通本质的基础需求一直存在,但现在业绩无法上涨。

行业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发展太快,现有的方案和产品逐渐满足不了用户需求。

城市违章的情况越来越少,电子警察相对应的需求就下降;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随着用户体验到各种使用上的限制和复杂的条件依赖。在可见的将来,智能交通一定是刚需,而且是高度依赖信息化。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多花点时间去思考行业的蒸汽机在哪里,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紧密围绕用户核心诉求,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不断的打磨方案和产品,提高竞争力,在踏踏实实活下来的过程中去发现新大陆。

王东乐:面对低迷的市场状态,杰瑞电子主要做了三部分工作。

产业布局方面,对智慧城市事业部进行改制,下设了城市交通、车路协同、智慧高速三个事业部,达到精细化分工,细化考核;

业务开展方面,今年也做了一定的收缩,从原来的“广泛撒网”转变为“择优而从”,果断舍弃了一些利润相对比较低、回款周期比较长的劣质的系统集成项目;

人才团队建设方面,主要因为单位一直以来都是以招聘应届毕业生为主,今年收到的求职简历明显好于往年,今年我们将人才的招聘和引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赵怀柏:上海电科属于国家的大院大所,也一直发挥文化底蕴和体制优势,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近两年疫情当下也是加强练内功的做法,推出能够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综合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在诸多大型的项目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

整个行业的发展现在处于转型发展期,五年以前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今天有典型意义的项目的组成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企业不能够跟随或者说引领时代潮流,有可能很快会被时代淘汰。

3、行业技术创新点与趋势走向

主持人:第三个话题我们谈谈技术创新。有两个现象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全行业对新技术的认知度趋于理性;二是市场投资下滑,企业创新停滞。今年赛文盘点年度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首先是数量本身就少,再一个发布的新品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车路协同企业、运营商等市场进入者。请三位嘉宾谈谈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展望一下下一步的行业创新方向点和趋势走向。 

周俊杰:刚才主持人说的观点我不是完全的认同。

行业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和渴望近几年需求都很大,无论是前些年的大数据、云计算、AI,再到后面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甚至元宇宙数字孪生,可以说整个行业对于新技术的追逐是非常旺盛的。

可以看到大家在追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确实越来越理性,因为技术创新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希望通过新技术去解决交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可能是行业对于技术方面比较理性的回归,应该说回归到了业务创新本身。

第二个方面,虽然说宏观市场经济比较复杂,但是中控信息其实研发投入每年增长都还是比较大,同时坚定投入研发决心也都是没有改变过的。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中控信息的立身之本就是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且也一直在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其实今年以来中控信息也在发布关于交通数字化,甚至综合交通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可能会打造一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精品产品解决方案。

当然在创新过程中,也更加关注产品和方案应用之后的实效,对于有实效能够解决问题方案和产品,会继续加大投入,不断迭代。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投入更多的力量去打造更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的创新方案,这也是企业下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王雯雯:主持人讲到企业创新相对停滞,我这边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行业确实需要创新,企业重视创新是毋庸置疑的。

海信的质量理念里面有一条专门是讲技术创新是产品质量的根本,这里的创新是指推出每一件新的好产品,其实都是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的实现。

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是不断的创造新产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研发质量其实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产品门类的技术水平提升之后,质量才会上去,成本也会下来,这对行业对和企业来说其实是双赢。新技术能给交管带来价值取决于技术与交管专业深度的结合。只有这样的新技术和价值,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

行业内用户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接下来有一些方向需要创新突破。

首先是大数据和AI技术,它真正的应用深度远远没有达到基于大数据与AI的精准感知。感知对于交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这是一个需要突破的创新方向。

目前,大部分交通管理控制决策与处置仍然依赖于人工经验。基于知识图谱的推理决策,以及交通信号控制上能否做到无人的信号优化,基于数字孪生的态势推演能否做得更科学,对于态势本身推演把握的更加精准,再包括细分场景化的指挥处置是不是更科学,基于车路协同的安全驾驶等方面,这些实际上是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创新突破。

在感知层面,围绕着AI和大数据,海信已经积累了200多个 AI检测场景,也着手做自动化信号优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本身信号优化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今年海信荣获了IEEE ITSC智能交通领军AI企业。

在这些方面,实际上是要持续积累突破,这实际上是真正的创新。

4、展望2023年

主持人:尽管2022年虽有些困难,但已经过去,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同时随着近期防疫政策的变化调整,国内市场将逐步开放恢复,如何看明年市场投资、竞争环境的走势,以及细分场景、区域、细分赛道的机会?

赵怀柏:就像大家都所预期的,经济可以全面复苏,财政状况也会逐渐向好;疫情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建设需求,有待释放。

整体来看,明年还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年。

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内功练得更加扎实一点,在较优势的领域做出一些亮点,和整个行业形成良性的互动,要尽最大程度的避免无序的内卷,只有好的投资模式才能够给行业带来较良性的发展。

王东乐:2023年市场的整体情况会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近两年,尤其今年很多刚需项目是被砍掉的,随着近期疫情政策的放宽,一些被砍掉的刚需项目肯定会释放出来,但是恢复是需要时间的,虽然会释放,但不会有非常大的增多,这是我对市场的预判。

另外,未来几年技术、产品做精做实,服务做优,企业还得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强,这样的企业在将来几年会快速的发展起来,反之会越来越难,行业内企业的差距会进一步被拉大。

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方向,依然是沿着车路协同这一大的技术方向,实现协同感知,协同管控,协同决策。

邹辉:明年整体的市场情况,应该是心理的市场会优先于经济市场的恢复,大家的信心会优先建立,但是实际资金配套的市场资金到位可能会滞后。

经过了疫情洗礼,同行肯定会变得更加理性。而企业本身也会从过去疯狂的追求扩张,逐渐回归对合理利润的追求。

细分场景这块,核心还是交管用户的核心目标:保安全、保畅通、提供优质服务,最后比拼的还是方案和产品的专业度。

王雯雯:从整体容量看交管的市场建设会相对稳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于税收本地化的需求持续存在,地方的运营商认为会有较大的优势去做一些项目。

从竞争上看,无论是集成公司还是产品供应商本身,圈子里面的竞争态势还是会持续激烈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还是需要有技术创新,真正的突破以及高质量的产品和方案,带来明显的客户价值,才能真正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外部环境艰难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能坚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才能走得更长远。

从机会上来看,安全及交通综合的协同治理方面,会有越来越多比较务实的需求。整个行业从客户端政府端项目的建设效果需要被越来越重视,比如降低通勤耗时、降低的高峰时长、降低的事故隐患等内容,都是用户希望真正被重视起来。

真正解决城市交通管理中的这些难题,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仅靠单一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实现跨越式的提升,是非常有难度的。

站在智慧城市视角看交通,车路协同也提到了各城市“双智”的概念。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打通,其实智慧交管也是站在智慧城市的视角去看交通,打破原来行业烟囱式的建设模式,甚至可以说有可能将交通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智慧城市等智能化建设相融合,一城一策,围绕真正的场景去做精细化的设计建设,达到真正的城市交通治理的效果,可能是未来追求更好效果的较好趋势。

海信在整合所有交通,创新的方案和产品,会持续加大投入。越是困难,越不能忽略对于产品和技术的投入。坚持住了,未来其实整个行业还是比较光明的。

周俊杰:接下来的2023年甚至之后的几年,智能交通整个市场和竞争都会进入两个常态化,市场投资增速平稳这样的常态化,指数级的飞速的增长时代其实已经过去,未来整个增速都会相对平稳。

竞争环境的激烈化程度也会常态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也是行业科技繁荣的体现。

二十大也看到了听到了很多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这些词汇其实都反映出整个宏观政策其实在向好发展。同时也看到年底整个疫情防控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这对整个经济社会以及智能交通行业,都带来了一些利好,也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2023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用一句话说春天一定会到来的,最多就是晚一点。

整个细分场景以及整个细分赛道领域,每家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特点,发挥各家公司的特点,一起协同起来去做一些综合治理的事情。

中控信息从前两年到今年,通过数字化跟智能化、智慧化一直在寻找破局之路,2023年也会继续坚持为客户去提供解决问题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高高质量交付以及服务的水平,坚持原则来寻找商务机会或者业务机会。

同时也呼吁市场从产品和方案上去“内卷”。这是2023年各个企业都可以一起去努力的地方。

主持人:感谢几位嘉宾的精彩回答!希望2023年行业更多注重对产品和方案的把控,更好的去解决用户的需求,一起去创造智能交通行业充满希望的2023年。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