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网约十年,路在何方?

滴滴之后,再无滴滴

1667784677526392.png

2022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是极其不平凡和特殊的一年。

肆虐了三年的疫情似乎远未到尽头。

生活只是变换的舞台,但疫情始终是主演。

有气象记录表明,持续最长、连续全国大范围超过40度的高温极端天气频频刷新各地的暑期记录。

洞庭湖干了。鄱阳湖干了。三峡也快干了。长江也快见底了。

当我们把视野放到国际市场时,百年之大变局的世界级对撞正扑面而来。

俄乌战争,英国脱欧,欧洲能源危机,美国顶着高通胀和巨额美债支出多次加息,收割世界范围内各个经济体,各国货币出现剧烈贬值下行.....

欧洲电价、能源价格暴涨的同时,我们全体国人喜迎20大在京胜利召开,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层指引全国人民各行各业新征程再出发。

20大最新报告,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发布公告,均强调:

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20大在京刚刚结束,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五大头部券商集体发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讲真,2022年最不平凡的原因其实不是以上说的任何一点。

作为一名网约车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我想说的是2022年刚好是中国网约车行业全过程发展的第12个年头,有很多行业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整个行业的格局。

不论是从国家监管到网约车一线司机,也不论是互联网流量平台、线上网约车平台、线下运力公司,还是一线驾驶员、车企、保险公司、金融公司、新能源换电企业,行业各方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很多底层核心运营逻辑改变的同时,也正在对网约车行业格局及全链路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滴滴APP下架了,30天没有恢复,60天也没有恢复。时隔1年后大家都认为即将恢复上架,至今仍然没有人可给出一个确切的恢复时间表。

对业内很多人而言,滴滴好像下架了,好像也没有下架。

使用滴滴的用户,并非出现大体量减少或流失,滴滴的运力和订单并非有绝对的下降。

在滴滴下架超过一年的今天,貌似只有高德聚合切下一块蛋糕。

政府对滴滴的强监管,从市场总体数据反馈来看,最终貌似制裁了个寂寞。

但我们也可窥见到总用户超过6亿,MAU超过4亿的一个重要的国民级出行APP,被安排这么一场下架行为确实属于行业少见的特殊待遇。

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合规化、反垄断以及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国家的决心是极其坚定的,强力监管并非只是一时冲动,而是一项基本国策。

滴滴下架之后,网约车行业内经历了一场针对滴滴让出市场份额的集体围猎。

谁也没料到,其结果是冲得既狠又快、提供市场推单补贴最多的一些平台公司反倒成了最受伤的一方。

补贴之后市场一地鸡毛。

滴滴APP下架所引发市场高扬地冲动之后,其他网约车平台公司也没有得到了预期的好处。

在疫情和补贴退烧的双重压力之下,出行行业整体单量较去年大幅度下滑20%以上。

滴滴之后,再无滴滴。

滴滴的烧钱模式,脱离了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客户情况,是无法再复制的。

滴滴早期的拉新成本或低于20元/人以下,同时客户都是新用户为主。

客户六个月以上留存率超过70%以上,整个拉新和留存产生心智是可持续的。

而今其他网约车平台公司无门槛的拉新成本,已接近或超过了200元/人,客户的六个月以上的留存率不及30%,客户对于溢价,司机对于补贴都极其敏感,想要留住客户的同时再确保平台自身保持盈利已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行业头部平台没有上市,其他平台便没有对标的模板,整体商业运营没有估值模型,因此也遏制了全新的投资再进入,行业内部正在逐步进入死水微澜的境地。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欣喜的看到行业起的新变化。

新的网约车流量方主动下场,譬如华为,腾讯先后都推出了出行服务。

未来我们不排除越来越多的流量方会快速进入出行市场。

因为进入这个庞大且刚需高频的市场不仅会得到流量变现的作用,也会给他们带来用户活跃度的提升和GMV的提升,而他们的跨赛道介入也让边际拓展成本几乎降低为零。

换位思考一下,没有任何人会拒绝花小钱办大事的机会。

我们可以大胆预期未来会有更多流量方的不断涌入,将个别少数垄断流量的高溢价回归到行业合理水平。

这个合理水平区间或将相当关键,有可能会让下游的运力平台、CP和司机都能活下去。

在2022年同期,我们看到各地的地方政府对于网约车行业的监管也随着合规率提升,职业网约车司机的占比提升而不断培育着市场逐步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相继对于网约车平台的准入条件、车证的办理和总量实施动态调控,人证的办证条件简化放开以及合规率提升方方面面都在持续发力。

政府对于网约车行业聚焦“市场化有序进入”,由偏“市场化”让从业者和资金方自由的决策发展,逐步向“有序的进入”实施动态监管调控措施。

事实上,网约车行业发展也该到了不得不进行强监管的地步。

成都、杭州、广州这些以市场化、宽准入的城市交通主管部门不得不面对并考量总体超过10万甚至接近20万的庞大网约车入职群体,去深度思考如何稳定从业队伍以及如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何其有幸,我们的网约车市场原本是这般的多元化。

网约车行业从一开始的分享经济正在逐步向共享经济进行有序的过渡。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无论是包容还是审慎的监管政策,其实都在为提升网约车的市场繁荣稳定与有序发展默默导出重大的行业贡献。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众多的各地客管部门的领导。

我不时见到他们对于网约车法规及治理条例、平台合规监管、安全运营、司机关怀维稳、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动、充电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2022这一年里,我们也看到一道靓丽的风景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都取得了骄人成绩,频频创历史新高。

2022年的1~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56.7万辆,市场占有率23.5%。

按照每个月75万台左右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本年底有望销量突破680万台。

由于高企的油价,以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充电便利性、残值管理等一系列的堵点问题陆续解决,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对于客户驾车体验的迭代升级,导致客户心智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随着电池延保业务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残值梯次利用和电池回收风生水起,促使新能源纯电版二手车价格,在市场内也愈发坚挺。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风风火火。

欧洲、东南亚、中东的客户对于我国的新能源纯电汽车翘首以盼。

比亚迪赶超特斯拉,长安、东风、吉利主机厂新能源汽车产量且快速增长,传统的畅销合资品牌日系、德系汽车销量出现销量大溃败,歧视性的减配和个别心机厂商的饥渴营销已经失去市场重心。

年轻人更新换车考虑更多的是新能源车,传统油车的销量呈现肉眼可见的下滑。国内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在不断的向新能源纯电版汽车倾斜。

我们在2022年,也看到了在极端的政治、经济挤压之下,全球的矿产资源及大宗原料大面积涨价,国内的电池产能间隙性出现紧张,同时伴随着国地补的退坡政策预期,新能源纯电车的价格一涨再涨。

2022年的下半年,各家汽车主机厂纷纷公示整车价格上涨的通告。

网约车业内主流经营性租赁的新能源车型价格,迅速从8~11万涨到10~13万。

在网约车业内,对于正在实施从轻资产向持车重资产经营模式转型的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集采价格的上扬,无形中推高了企业经营性租赁成本,持车重资产的经营模式是否最终盈利,可能是一道关键的市场选择题。

基于企业实力,对少数已获取资方投资的企业主来说,这可能是一道送分题。

而有另外一些原本现金流就在生死线上徘徊的网约车线下运营服务公司来说,这可能会是一道送命题。

是无脑的上车,上规模,还是理智的经过市场调研及成本测算,精心的规划管理,选对经营模式和运营策略,甚至车型是否迎合市场真正的需求,这对相当多的网约车企业未来3到5年的中远期经营规划,至关重要。

在2022年,我们也关注到网约车行业内的金融配套服务企业愈加变得格外清醒。

在极端的恶劣市场条件下,金融资方发现一个全新共性的专业认知:

网约车行业实施持车重资产经营的整体系统性风险可控,行业抗风险能力强,是一个投资回报相对稳定并具后劲发力的好市场。

越来越全面的新能源纯电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积累的大量一线实际运营数据,金融资方B端授信评估模型正在不断优化。

网约车运营过程的多重数据采集路径越发多样化,并得以多路交叉验证及多路服务数字化资产实时监管SAAS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整体的金融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融资尽调门槛不断降低。

随着各地持车重资产经营转型的CP头部玩家越来越集中化,我们预期网约车行业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有机会演化进入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跃阶管理阶段,市场的整体经营性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可以预期,未来网约车持车重资产的金融资本化经营性转型,可以加入更多的元素:

绿电金融服务、低碳经济,减排低碳数字资产、资产证券化、资产回购、全生命周期的电池保险配套等越来越多的玩法会不断创新涌现出来,资产新价值亮点会不断的出现。

进入2022年以来,网约车行业的车辆保险是一个全行业的痛点。

很多城市出现了保险公司拒保网约车的案例,部分城市的网约车保险费额居高不下,导致网约车线下运营服务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飙升。

随着各地第三方行业协会的斡旋和努力,以及整体网约车行业信用体系的不断建设,行业自律的共同响应,整体的中国网约车行业也正在逐步加紧解决很多市场潜在的痛点问题。

高定高修,维修返利,骗保,不注重交通安全等一系列行业诟病正不断让大家正视,并不断提出新方案来优化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网约车行业自身存在的窘迫问题,需要每一位从业者自己切身去解决。

行为不去约束,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网约车数百万车辆的保险承保问题,会有更为强大的经营实时数据采集机制、驾驶员与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监管能力和评估体系来支撑,用更加贴近真实的运营场景,实施网约车车辆保险定价的差异化、个体化,推崇惩罚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玩家。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全国合规网约车数量已经超过198万辆,远超全国出租车的总数140万台。

出租车行业已经放弃抵制与挣扎,正积极主动拥抱网约车。

在一线城市出租车的线上订单占比多数已经超过了50%。

巡网融合是出租车行业内非常关注的热点。

在很多城市,巡网一体化经营也实现了落地。

通过出租车的新能源纯电化、线上化,通过优化资源整合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出租车企业实现蜕变拥抱变化的唯一选择。

我们也关注到包括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8个综合应用类城市,以及宜宾、唐山、包头3个重卡特色类城市一共13个城市在整体布局新能源换电场站的建设。

目前国内换电的玩家,包含宁德、奥动、协鑫等。他们各自都在不断的寻求自身商业模式的突破,未来出行市场作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期待他们为行业带来的新突破。

前路漫漫,没有谁可以全知全能。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