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 《7386工程》诞生记(上集)

  1. 主页 > Tvoice > 纪录片 > 7386工程

中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工程项目——首都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又名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工程或7386工程)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在交通上已经历了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随之产生和发展了交通工程学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创新实践,特别在城市交通规划、交通信号自动控制、路志标线等领域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水平。

而我国的交通管理依旧十分落后,以北京为例,街道虽宽,但仍处于混合交通的局面,标志、标线不完善,交通信号规则也不够先进合理,信号灯还是手动控制,交警工作十分繁重,效率却很低下。

为迫切改善我国交通管理问题,1973年,中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研发项目 ”7386工程”登上了历史舞台,该项目在我国交通工程领域极具里程碑意义。

寻找“7386工程”的这段记忆,还需从一封信谈起。

杨光:在1973年的8月6号当时任四机部(第四电子机械工业部)的王铮部长,从欧洲考察回来后感觉中国的城市交通管理太落后,根据当时副总理余秋里的意见,给时任北京市市长吴德写了一封信。

冉绍军:信的内容是:我建议,应该把电子技术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中去,建议书的落款时间是1973年8月6号。

杨光:北京市市长吴德就采纳了这封信的意见,然后就启动了这个项目。

1973年8月6日,这个不经意的时间点,便是之后此项目的工程名称“7386”。

1973年8月21日,工程的启动会议召开。第四电子机械工业部(简称四机部)、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交通运输局、北京市公安局等单位参加了会议,根据北京市上级指示要求,会议上提出该工程的计划与试行项目。

1973年9月26日, 相关单位再次召开项目工作会议,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会议决定成立“7386”工程领导小组并成立两个研究试验小组,无线调度网研究试验小组和交通指挥自动控制研究试验小组。其中无线调度网研究试验小组,由四机部六所、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北京市公安局组成;交通指挥自动控制研究试验小组,由四机部六所、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市交通局、北京市公安局组成。

1973年10月初,交通处一行人去武汉大学调研,邀请武汉大学空间物理讲师段里仁一同参加“把手扳式信号灯改成电子自动控制”的攻关项目。

为什么会邀请段里仁呢?原来,早在这封信之前还有这样一段奇缘。

1973年6月,来北京出差的段里仁在长安街散步,无意间发现交通岗亭中的交警需要手扳控制信号灯,便走上前交谈。经交谈,便萌发了将手扳控制信号的灯改变为自动控制信号灯的想法。

冉绍军:段里仁说如果我们把这个搞成电子的,(你们)就不用这么累了。民警听了非常高兴,问段里仁是什么地方的。段里仁说我是武汉大学的老师,我们是搞电子的。民警说,那你赶紧到交通管理处和我们领导说说,我们民警都希望这个能实现。

谈起那天的事情,八十多岁的段里仁很是激动,这是改变他命运的一次“交谈”。

段里仁(时任7386工程设计组副组长):我第二天按时到了交通局,接待我的是郝树文同志,他说现在没有钱啊,要想法找钱啊,我找钱请你来。

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交谈”,“7386工程”会议召开后,交通处的领导便迫切的将段里仁邀请来,共同攻关“7386工程”。35岁的段里仁接受了这个任命。

当时我国的交通自动控制还是一片空白,返校后段里仁沉浸在图书馆,开始日以继夜的研究国外各大城市的交通自动控制发展情况。

半年后方案得以完成。

1974年,由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和武汉大学联合起草的《关于实现北京市交通自动化控制的方案》经北京市计委送到北京市政府。

9月17日,市领导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北京市城市交通自动控制方案》定稿,研究成立了交通自动控制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的技术小组,并在市计委的召集下,确定了在武汉大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四机部六所、邮电大学等三家单位共同完成。

杨光:这个项目当时北京市并没有技术力量来做,所以邀请了交通部,请交通部来出力,来出面组织这个项目,交通部又把这个项目交给了当时的公路所,当时公路所的几位老领导,很有远见,就承接了这个项目,在这个基础上,交通部(1974年)组建了标号誌室。

当时老同志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因为大家对交通自动控制这个项目,原来也都完全没有接触过。完全不知道。当时在贾日学同志领导下,跑遍了北京市的图书馆,交通部的情报室,把能够翻阅到的资料几乎都翻了个遍,查阅资料,努力的想了解下国外的动态。国外的交通信号到底是怎样的控制方式,怎么弄的。

冉绍军:这个工程随着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然后组织了公安局、公用局、劳动局、交通局几个跟交通有关系的单位,根据四机部王部长的指示,我们决定在北京开始展开一个新的工作,就是交通自动化控制,然后这个工程成立了一个办公室,由于交通管理处直接管理北京的路面交通,就把这个办公室设在交通管理处,当时成立了一个科研组,因为人比较少,一共就三个人,这样,7386的办公室就这样成立了。

由于机构协调、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原因,7386工程推进速度缓慢。

杨光:当时(1974年)公路所组建了标号 ,只有七八个人,都是来自各个专业的,而且在我们公路所历史上,搞电子技术方面的人,又极度的缺乏,主要是做路桥、土建、汽车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还多一点,做电子技术人很少,所以承接这个项目当时就非常的困难。

1975年,热心此事的段里仁向时任总理致信,呼吁此事。后来,王震副总理对此向四机部做出指示:交通自动控制有什么问题,要帮助他们解决。随后,四机部派成员小组到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了解情况。

杨光:到了75年,这个项目才逐渐的开展,交通部就批了10个进京名额,当时进京很困难,可以引进搞交通自动控制,搞电子技术方面的技术人员,我就在这个契机下得以进入公路院,参加这个工作。

1975年底,项目攻关的四家单位对试验项目进行了分工: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负责总体工程和交通控制设备研发,武汉大学负责电视系统研发,四机部六所负责计算机传输接口研发,邮电大学负责数据传输设备研发,并成立了设计组,组长为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的贾日学,副组长为武汉大学的段里仁。7386工程开始火热的干起来了。

段里仁:北京的电视监控系统先在武汉做,武汉大学校里,组织全学校的主要单位主要是物理系、化学系和数学系,这几个系,抽了40多名干部职工、老师职工,市公安局还派了10名交警,共50人, 从1974年10月到1975年5月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实验成功,然后运往北京。

杨光: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除了计算机是买进来,其他我们开发了控制和信号这些设备,路口的信号机,从7386工程开始启动,1974年成立标号誌室之后呢,老同志们就已经在开发单点定周期信号机,还有一个叫感应式信号机,检测器也是我们自己做。可以说当时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购买,更谈不上进口,国外实际早就有,比如车辆检测器,环形线圈,等什么都有,日本的超声波,都是很成熟的产品,当时我们连想都不能想,也不可能去看也不可能去买,都要靠自己去开发。当时查阅资料,受到启发,做出一个叫地磁感应式的车辆检测器,还有一个要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控制,当时又开发了一个可变限速标志,我们这三样东西开发的也比较成功的。

邮电学院主要是数传机,应该说邮电学院专业化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开发的数传机到最后证明,还是很好的。当时用电话线传输,传输介质非常差,电话凑合能通,但是要传数据,又要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就非常差,但是他们确实是下了很大功夫。

在7386项目研发过程中,有诸多需要和相关政府部门沟通的事宜,这个工作就落到了原北京市计委谢飘的身上。

谢飘:我是1976年的4月份,从723厂调到北京市计委技术处,我刚一来就把这个给我了,让我管这个项目,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介入7386工程,我当时和公安局的同志接触以后,他们工作很热情,腿也勤,提出了一些问题,我当时就是给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

冉绍军:我们和政府的联系都是通过谢飘同志来实现的。当时我们办公的控制室就在公安局的院里搭了一个板房,后来说不能一直这样啊。然后就跟市政府要求,在市中心拼一个地方,通讯、交通都比较方便的地方,成立北京市交通控制中心。然后我们找了市政府的谢飘同志。他是负责跟我们联系的。

经过谢飘同志的多次沟通,北京市交通指挥中心终于落定了。同年,7386工程被列入了国家科研计划第128项。

各小组单位经过几年的研制、安装,1978年5月,7386工程正式进入试验阶段。

杨光:选的地方就在前三门大街,最开始决定是从崇文门到象来街之间的8个路口用计算机来做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这样一个项目。后来感觉这个规模太大,按照当时条件觉得困难,后来最后把它减少到4个路口,从前门往西,前门、和平门、宣武门、象来街,四个路口来做这样一个交通自动控制项目。

冉绍军:主要是在两条路线上,实施了绿波带的试验,长安街和前三门。为了测试系统的效果,我们对在长安街上行驶的52路和4路公交车,进行了跟踪式的调查,让司机们讲述系统使用前后的区别。那么在前三门也是一样跟踪公交车,最后这两条街上,通过公交公司的总结和司机师傅的口述,对系统的成功是给予肯定的,提高了行驶的速度,减少了红灯的等候时间,都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冉绍军:我有幸参加了7386工程的大部分工作,感觉到非常有意义,而且继北京以后,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城市也陆续的成立了科研所,也搞起了类似的交通控制系统。7386工程的开展,带出了一支科研队伍,产生了一批交通科技人才。

杨光:7386工程到了70年代末,基本试验就完成了。7386对于我们现在来看,只是交通工程学科所涉及的一个局部方面,但是在中国的意义就很大了。

7386工程在我国交通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77年我国第一个交通电视系统上线,1978年我国第一个以“交通”为内容的考察团成行,并出国考察。

7386工程不仅证明了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可行性也为交通综合治理及交通信号灯色规则的改进提供了思路和依据,是我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尝试。

7386工程不仅促成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标号誌室(1983年改名交通工程研究室)和北京市交通工程科学研究所(1979年建立)的诞生,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交通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我国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研究工作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相继开展起来。

段里仁:7386工程项目组副组长

冉绍军:时任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工作人员

杨  光:时任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公路所标号誌室技术人员

谢  飘:时任北京市计委技术处工程师

*纪录片视频可供学习之用,需要“视频”的高校老师可以与我们联系

加载中~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