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北都街与御河西路交叉口 通过综合施策治理错位交叉口拥堵和安全难题
早晚高峰车流小时通过量提升了16.5%、17.4%
一、案例简介
该案例针对主干道错位交叉口周边业态丰富、交通流量大、车型混杂路权不清、路口畸形错位、车流排队较长、交安设施缺失等交通痛点,按照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原则,采取了路口统一改造、标线渠化设计、完善标志和隔离栏等交安设施、规划设置待行区、可变车道交通组织优化等措施,规范和引导行车秩序,早晚高峰车流小时通过量提升了16.5%、17.4%,缓解了交通拥堵。
二、问题分析
(一)交通场景特征
北都街与御河西路交叉口,又称“福康里岗”,地处大同古城南城墙东侧,北都街是连接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三条主要通道之一,御河西路是连接南北高速口的城区南北向重要的贯通性道路,该交叉口是城区内交通管控的核心交叉口东西向为西进为5车道,东进为4车道,南北向为双向八车道,双向车道中间均为绿化带间隔。路口东南角为大同市热力公司及住宅区建筑群,西南角为安康园小区,东北角为中信银行及住宅区建筑群,西北角为古城外围开放公园,周边交通业态丰富。
(二)存在问题分析
1、车流进出口错位、通行流线不畅路口东、西方向道路中心线偏移较大,车流行驶需要在路口内变道,导致交叉口内车速低、通行效率慢。信号控制上采取了先直行后左转的放行方式,并与上一相位绿灯末尾驶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存在冲突,已发生多次碰撞事故,安全隐患较大。
2、潮汐现象明显,饱和且拥堵严重。路口过境交通流和到达性交通流叠加,且流量不对称,早高峰(07:30-08:30)东进口、西进口直行排队长;晚高峰(17:30-19:00)东进口左转和南进口左转排队长。
3、东西方向左转与掉头共用车道,且掉头开口距路口过近,仅有10米,左转和直行车流相互影响和干扰,通行效率低下。
4、行人过街距离过长。行人道正对非机动车道,行人与非机动车在出口处交织,路权不清。且路口较大、仅有西进口有安全岛,其余方向均无安全岛,行人过街距离超过50米,行人过街途中无驻足空间,安全性差。
5、交安设施缺失。缺少各类提示牌、警示牌,如分车道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标志等,不能给予过往车辆清晰、明确的提示和指引。
三、治理措施
(一)优化思路
统一对路口进行优化改造,解决东西路口畸形不对称的问题,消除车辆通行冲突点。重新施划斑马线、车道线、导流线、车辆左转待行区,改善路面通行环境,规范路口渠化设计。根据绿化带削减后拓宽的道路,增加4个行人过街安全岛,给予行人充足的过街驻足空间,彩色铺装明确慢行交通路权,为群众出行创造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治理措施
1、路口统一改造,校正路口线形
通过改变车道线、导流线,矫正路口形态,优化直行、左转车辆行驶流线。东南两进口消减部分中央隔离带,东侧消减55m,南侧消减65m,为提前掉头车拓展空间,并增加一条左转车道,提高实际通行能力。
2、车道展宽渠化,缩短排队长度
一是削减绿化后增设提前掉头,东进口、西进口、南进口设置路段掉头(距停止线30m),减少掉头车辆和左转的互相干扰,提高通行效率。二是东进口设置可变导向车道,实时调整车道供应匹配车流动态变化,缓解流量不均衡现象。三是根据车流轨迹,规范施划左转待转区,保持双向左转待行区的安全距离,且不影响对向直行的正常通行,消除和对向直行车辆的冲突,减少安全隐患。
3、完善慢行交通,保障慢行路权
一是人行横道及非机动车彩色铺装,明确行人及非机动车路权,规范和引导慢行交通。二是补全行人过街安全岛,以增进行人过街安全性,东侧、北侧、南侧新增安全岛,西侧安全岛改造。三是在非机动车与行人步道间增设隔离护栏,延长机非隔离带护栏,明确路权,优化流线,改善秩序。
4、完善交安设施,强化信息指引
通过增设安全岛反光隔离柱、指路标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指示标志、可变车道标志,重新渠化标线等,增加了夜间发光标志和分车道指示标志,规范版面、强化路口信息提示,同时更换破损和老旧的交安设施,保障视认效果。增设了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控,兼顾行人过街安全和车辆畅通。
四、实施效果
通过综合施策,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一)从流量数据来看:整个路口早高峰小时流量由6630辆/小时增加至7725辆/小时,增加了1035辆/小时,提升了16.5%;平峰由4015辆/小时增加至4573辆/小时,增加了558辆/小时,提升了13.9%;晚高峰由7213辆/小时增加至8465辆/小时,增加了1252辆/小时,提升了17.4%。
(二)从事故量来看:通过改造路口事故率明显降低,据统计改造前每周约4起事故,改造后每月约1起事故,事故率下降约93%。
(三)从互联网数据来看:路口东进口最高拥堵指数由2.97降低至1.78,降低了约40%;西进口最高拥堵指数由1.83降低至1.58,降低了13.7%,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五、案例总结
该路口通过整体改造综合精细化治理缓解了交通拥堵,针对主干道交叉口业态丰富、交通流量大、通行轨迹不畅、效率较低等场景路口,可采取削减绿化、展宽渠化、规范设计、完善交安设施等措施,通过交通组织精细化治理、交通渠化的精细化设计,进一步对路况统一改造,优化通行流线,改善路面通行环境。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