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斑马线是个危险设计?你同意吗 | 一位教授的“奇思妙想”

“从驾驶员的角度看,由于透视的原因,斑马线变成了一个向前的大箭头,暗示着加速。”华东师范大学广告学副教授黄佶认为,有“人行横道”概念的斑马线,实际上会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普通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斑马线,

在六旬副教授黄佶看来,

却是一项危险的设计。

从驾驶员视角出发,

透视作用下的斑马线,

会变成一个向前的大箭头,

无法起到“减速提醒”的作用

......

1500861888372655.png

“从驾驶员的角度看,由于透视的原因,斑马线变成了一个向前的大箭头,暗示着加速。”华东师范大学广告学副教授黄佶认为,有“人行横道”概念的斑马线,实际上会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3年来,全国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避让行人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九成。

blob.png

黄佶,工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广告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从1985年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材料物理博士的黄佶对马路上一道一道的斑马线产生了兴趣。彼时,他曾将一封建议书投到上海市交管部门,可除一位干部对此表示略有兴趣外,再无任何的回音。

三十年过去,黄佶却仍在坚守着自己年轻时的“奇思妙想”:在全世界通行近七十载,早已成为“国际惯例”的斑马线,其图案设计并不科学。

blob.png

↑现行斑马线(图片来源:南方周末)

大胆假设:“斑马线”变成“栅栏线”

车辆撞击行人时的速度,决定了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2015》,一个成年人被车速低于每小时50公里的车辆撞击时,死亡概率为20%,当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时,死亡概率则会提升到60%。

人行横道线是否会对车辆起到“减速提醒”的作用,在黄佶眼中成为了人行横道线的设置是否科学的判断标准。“交通标志应该能顾及人类的过错,这一点在设计交通标志时非常重要。”

黄佶认为,从最直观的视觉角度和相关数据出发,当前国际上通行的斑马线图案,并不能保障交通安全,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革新。

事实上,从斑马线正式问世开始,对它进行的改良实验一直在各个国家中不断涌现。

作为斑马线的“老家”,英国曾在1962至1967年实验过“熊猫线”,在人行横道两侧配置信号灯的同时,将斑马线的横线改为长三角形。彼时的信号灯实验最终被全世界范围所接受,但熊猫线的图案却没能延续下来。黄佶认为,“熊猫线”的白色三角形构成了向前的箭头,实际上也在暗示驾驶员加速。

接下来的革新尝试出现在新西兰,一些地区在实验中将斑马线和减速带结合在一起,形成鼓起型斑马线。实验结果表明,这样设置斑马线可以减少80%的事故。不过,黄佶认为设计鼓起型斑马线会让车辆在没有紧急情况时也被“强制减速”,而建设成本也比较高。

1500862012503084.png

↑ 成都3D斑马线

近年来,立体3D斑马线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有观点认为,3D斑马线可以利用人的视觉误差让驾驶员误认为斑马线是高出路面的实体,进而减速停车。近日,在北京、安徽六安、江苏宿迁、陕西榆林等地都出现了3D斑马线。对此,黄佶亦持反对态度。“这种做法没有交通法规上的严肃性,也没解决斑马线分散行人注意力的问题。”

对当前世界上各种对于斑马线的革新方案,黄佶一一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延续了三十多年的想法,如今被他转化成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斑马线的方向调转九十度,变成“栅栏线”。

垂直于司机行驶方向的“栅栏线”,在黄佶眼中是暗示驾驶员减速的好方案。他说,这种图案和中国的减速让行线、英国的让路线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减速,必要时让行。同时,栅栏线的白色线条与行人过街的行走路线平行,也会让行人不再感觉到脚下有障碍物,进而注意力也不会受到分散。

黄佶将行人过街分为两个阶段。他认为,从人行道进入马路是第一个阶段,行人在此过程中的心态十分慎重,需要看清没有车辆驶来,才进入车道。穿过车行道到达对面人行道则是第二阶段,行人需要一边观察车辆情况,一边快速通过。

黄佶说,自己对“栅栏线”的设计恰好能满足两个阶段的需要:“把白色线条设计为虚线并设计黄色警示线,是给第一阶段服务。白色线条平行于行人的过街路线,也有利于第二阶段行人快速通过。”

同时,黄佶也从成本角度论证了改建“栅栏线”的可行性。他认为,在路上改变一种绘制方式并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为了避免混乱,斑马线和栅栏线亦可以共存。

blob.png

↑ 黄佶建议改进的斑马线(图片来源:南方周末)

冲击惯例:可否转向九十度

从2017年初开始,为了更好地传播自己的观点,黄佶开始把关于革新斑马线的想法汇集成册。历时两个月,一本共有58页、名为《生死九十度》的小册子出炉,2017年3月,黄佶将其挂到了网上。这是他时隔30年之后,再次对斑马线这一国际惯例公开提出反对。

斑马线的雏形,最早出自古罗马时期的“过街跳石”。直到近代20世纪初期,随着交通事故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在反思交通安全的同时也将设置人行横道的议题重新摆了出来。1930年代,斑马线的现代雏形才真正出现在英国街头。

真正变为“斑马形态”的人行横道线,在1949年出现在英国。交通工程师查尔斯沃斯(George Charlesworth)领导的团队设计出了蓝色和黄色交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并在英国一千个地方进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为了让横道线更加显眼,颜色从蓝黄相间变为黑白两色,最终形成了人们熟悉的斑马线。

根据透视效果,黄佶指出斑马线是对驾驶员“加速的暗示”,同时他还认为,斑马线的白色线条在马路上会被行人看成障碍物或沟壑。“行人会被斑马线分散注意力,进而情不自禁地低头看脚下,就没办法全力观察和躲避车辆了”。行人本就是马路上的“弱势方”,而斑马线带来的注意力干扰则进一步削弱了人在马路上自我防护的能力。

blob.png

对此,黄佶找到的支持数据,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官网图书馆中一篇发表于1999年12月的论文。这篇论文对瑞典南部五个城市进行了研究,收集了这五个城市1979年到1984年警方报告的行人被车辆撞击的案件数据,并对所有街道上的行人数量进行了人工统计。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斑马线过街,遇到车祸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大,即便在斑马线两侧安装交通信号指示灯,也没有明显降低事故发生率。

事实上,“改变斑马线画法”的想法也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山西省“两会”期间,山西省人大代表李煜新就曾提出将斑马线改变方向的建议,认为这样“更具有警戒性”。

彼时,据李煜新介绍,自己从2000年担任政协委员时就开始关注斑马线。她认为,如果用线条来指示行人和车辆的行止,应当是“通者顺竖线行走,止者见横线缓行”。李煜新指出,现行斑马线表达的是与“竖行横止”相反的意思,如此设计,从视觉和心理上并未很充分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缺乏实证:旋转90°合理性存疑

实际上,对于黄佶提出的“改良”建议,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学界对此多持保留态度。

黄佶一直坚持要将斑马线旋转九十度变成“栅栏线”,可在交通工程学界专家看来,这种设计反而缺乏科学依据。“栅栏线不符合自然界一般现象,古罗马时代的跳石、钢筋的箍筋、火车的铁轨,这些也都是和前进方向垂直的。”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杜志刚认为,斑马线的设计从“自然规律”上来说,要优于“栅栏线”。

同时,杜志刚还指出,比起斑马线,“栅栏线”的设计反而降低了行人被驾驶员发现的概率。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常规斑马线对驾驶员视网膜瞬时产生的刺激面积为45cm(斑马线实线部分最小宽度)×300cm(斑马线最小宽度),而栅栏线的刺激面积则仅为30cm×5×30cm,比起斑马线的刺激面积要小不少。

“城市过街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可能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斑马线的画法作了调整之后就会怎么样。”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中心中国城市规划院城市交通所所长赵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曾在很多城市调研,但目前尚未找到直接的证据证明,城市交通事故是由斑马线的画法引起的。

黄佶一直认为,斑马线会给驾驶员带来“加速”的心理暗示,可是亦有心理学专家认为,这个推论缺乏依据。

“现代人的生活是基于符号的,斑马线意味着什么,在驾驶员和行人心中都是有约定俗成的意义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坤琳认为,对于斑马线这种“预定的社会符号”,行人知道其意味着小心过马路的地点,而驾驶员亦会有相应的意识,并不会由视觉产生认知层面的暗示。

“如果用黄教授的逻辑,换成栅栏线后,行人也可能得到暗示,应该加速通过马路口,这样会让他忽略来往车辆,造成安全事故。”魏坤琳说。

在专家们眼中,现行的“斑马线”,早已成为了一种“规范”。杜志刚教授指出,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已经对人行横道线的形式做了详细规定,现在若将斑马线的形式进行变更,在规则上就与国家标准产生冲突。

对此,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副教授也有同感。他认为,斑马线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规范,已经在大量使用。同时,张汝华还指出,虽然斑马线有改进的余地,但在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案后,也需要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他(黄佶)的建议没准是好的,但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个就大规模推行,可以在某些地方实验,经过科学的实验、分析、观察,可行的话再推广。”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石京教授也提出,有关斑马线对行人、驾驶员的影响,需要用实验证明,并且考虑心理计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看出其显著性。

“ 当前,斑马线与栅栏线的争论仍在继续。

不论对错,

还是要鼓励那些对于城市交通那些积极地探索与创新。

纵观交通出行历史,

很多通行全球的标准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与优化,

一步步渐进式完成的。”

有些时候,路上的交通安排因很多小人物、甚至是“外行人”的坚持而彻底改变。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个执着外科医生与一个电气工程师的思考——他们分别是马路分割线与黄色信号灯的发明人,期待交通出行领域涌入更多的奇思妙想。

01、重置规则的“琼·玛卡若线”

今天,世界各地的马路中央,都有一条不可或缺的分割线。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名字叫“琼·玛卡若线”。这条线,是百年前一位外科女医生,给车祸频发的马路开出的“药方”。

生活在20世纪初的琼·玛卡若,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位外科医生。她所在的医院,几乎每一天,都会收治车祸伤者。鲜血淋漓的场面、撕心裂肺的呻吟,总让琼焦心不已。她想不明白,为什么马路已经足够宽阔,却仍有车祸不停发生。

blob.png

↑外科医生琼·玛卡若

每次开车上路,琼总会观察来往的车辆。她发现,很多时候,车辆都喜欢行驶在马路中央。这很容易导致相对行驶的车辆避让不及,车祸便随之产生。怎样才能避免相撞呢?琼想到一个办法:在马路中央画一条线。

琼向公路管理委员会递交提议,建议在马路中间画一条线,约束车辆各走一边,来避免车祸发生。然而,她等来的答复是指责与嘲讽。有人嘲笑她异想天开,在公路上画线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还有人振振有词,在马路上行车,出现车祸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有人斥责她,女人家回家带孩子才是正经事……

琼很受伤,她知道提议会遭到反对,但没想到言辞这样过分。那个1917年的秋天,情绪低落的琼开车上路,耳边还回荡着各种冷漠又刺耳的谩骂。这事就到此为止吗?是放弃还是继续?琼有些走神,忽略了前方迎面驶来的大货车……

车祸猝不及防,幸好她车速较慢,只是头部擦伤。这番惊魂未定生死一线,带给琼的不只是身上的伤,还有争取到底的决心。

后来,当地的妇女俱乐部找到琼,告诉她:“俱乐部全票通过了你的建议,这确实意义非凡!”这让琼勇气倍增。

琼没有想到,她想争取的结果竟遥遥无期。第一年,她对委员会一干工作人员的无情奚落满不在乎。第二、第三年,她经历过被工作人员驱赶,甚至大打出手的暴力对待。更有一次,他们叫来警察,以妨碍公务的罪名,将她拘禁。

再后来,琼遭到了威胁恐吓。就连医院都被有关部门施压,对她提出警告,再不安分,小心工作不保。而这对经历过车祸与死亡的琼毫无影响。她继续风雨无阻地跑去委员会呼吁。

尝试过各种招数的委员会,对琼的固执与坚定,终于无计可施。第七年,他们勉强答应尝试琼的提议,选了99号高速公路,在马路中央画上醒目的线,进行试点。

人们很快发现,这条路上车祸极少发生。没多久,当地的所有道路都有了这样一条线。人们知道了,是琼7年来不顾一切的坚持不懈,才有了这条让大家受益无穷的线,纷纷谴责委员会的不作为,并把这条线命名为“琼·玛卡若线”。

02、他发明了黄色信号灯

19世纪初,在英国中部的约克城,红、绿装分别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我已结婚,而着绿装的女人则是未婚者。

后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轧人的事故,于是人们受到红绿装启发,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

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

从此,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被取缔了。

直到46年后的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才率先恢复了红绿灯,不过,这时已是“电气信号灯”。稍后又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指挥的需要,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于1918年诞生。它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blob.png

↑ 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胡汝鼎

黄色信号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他怀着“科学救国”的抱负到美国深造,在大发明家爱迪生为董事长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任职员。

一天,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而正要过去时,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地一声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在红、绿灯中间再加上一个黄色信号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

他的建议立即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于是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即以一个完整的指挥信号家族,遍及全世界陆、海、空交通领域了。  

中国最早的马路红绿灯,是于1928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 从最早的手牵皮带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控制,从采用计算机控制到现代化的电子定时监控,交通信号灯在科学化、自动化上不断地更新、发展和完善。

QQ图片20170424100053.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