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干:交通安全的源头在于“认知”

  1. 主页 > Tvoice > 快闪

回顾2019这一年:9·22湘潭重大交通事故,9·28长兴高速宜兴段大客车重特大交通事故,10·3宁洛高速连环交通事故,10·10无锡高架桥倒塌事故等等一系列交通事故,都在刷新行业对“安全”的认识,交通安全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但交通事故却一直在发生。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员人数的不断上升,如何确保安全出行,避免交通事故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此,赛文《TVOICE快闪》栏目就如何从源头上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问题采访了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干,作为长期研究道路安全、拥有大量一手调研经验的交通安全专家,刘干表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大家对交通安全源头症结的认知还不够。      

Q1:2019年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干:我觉得今年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今年3月底的时候,我在飞机上,动员自己要完成一部比较系统性、理论性的,针对当下的智慧交通建设的一本书,那天晚上我在航班上就起笔了,《5G时代的智慧道路交通》,我把书的名字叫智慧道路交通,就特别有所指。

我觉得因为交通行业正在从智能交通到智慧交通,原来传统的智能交通建设是基于过去的一些视频与信号灯技术,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多比较前沿的技术,我把它叫做工具。

我写书的时候,我有倾向性,就是为了促成某些技术实现应用的一个逻辑,要能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我从事的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组织,都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也会产生社会问题。那么解决社会问题,总需要一些方法,有一些是通过体制性的、政治性的去解决,还有一些可以通过技术性的去解决。

Q2: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刘干:我觉得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大家对交通安全的源头症结的认知还不够。

交通安全的源头,在人的教育、车的性能、路的建设方面,我觉得影响它的最大因素还是“人心”,真的要不要安全,决定了大量的人对交通安全的认知,交通安全的本源在此。

交通安全的本源问题是,如果人们都去守规则,交通安全问题就能解决,但是人的规则需要环境约束和教育影响,让人养成习惯。没有养成习惯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人们的习惯会被另外一种方式去改变。

比如红绿灯的路口装上了倒计时,使得大量的驾驶人,在红灯还剩几秒变绿灯绿灯还剩几秒要变红灯的时候,会急加速通过路口,但是在交通安全的理念上,加速度通过路口是一个错误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去纠正这个错误。

Q3:您感受到的行业最大变化是什么?

刘干:我从业的这18年以来,我觉得整个行业的从业规模越来越大,还有产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过去很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直接跟政府之间发生采购和工程的关系。现在极多的项目都是一种总承包,叫PPP或者EPC的方式。使得小企业跟政府采购之间没有直接对话的空间。小企业要通过总承包单位再去对话。

从交通安全来说,我倒觉得这个行业的改变不是很大。很多交通安全的理念、技术很难得到应用落地。

Q4:有什么心得或者感受想对即将或者正在创业的同仁说吗?

刘干:从创业做到创新我做了18年,真正的创新是最近四、五年,我想对同行说,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创新,但是,创新是有规律的。

如果再回到十年前让我决定做主动发光交通标志这件事情,或者做智能化车联网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提前预测这条创新路上会有多少门槛、会有多少坑洞,我需要布局哪些事情、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把技术从创新一直到应用落地。

我想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创业创新者说,在行业出现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模式之后,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生态,也可以叫新的业态。其实在一个新的生态或者新的业态里,需要很多方面,比如技术的运营技术的应用、持续的研究、数据的使用和设计,还有项目的运营的落地,还有制造和服务,等等,在这么长的一个产业链条和生态里面,其实大家可以各做专注的一块,而不是动辄把自己包装成投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一条龙,其实长长的全链条上是很难做一条龙的。

Q5:“智能交通”和“智慧交通”区别是什么?

刘干:智能交通是信息化时代的系统,企业的ERP系统就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产物,包括现在的智能交通的指挥中心,都是通过线圈、视频、信号机把信息收集进来,然后调度指挥它。滞后的中心集成化调度,并不能够给道路出行者的良好体验,最多是管理者获取了信息而已。

但是智慧交通是要把所有的事件,所有的环境、空间、人、车、路都进行数据区块化,让数据实现在线运行、叠加、计算,获得点对点的分险合约式协同。

智慧交通包含智能管理与智慧出行,从智能交通走向智慧交通,就是从信息化到数据化,数字发挥生产力作用。

加载中~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