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李兴华:自动驾驶的焦虑、争议与求同存异

  1. 主页 > Tvoice > 快闪

为了增加阿里云与行业之间的互动,引入行业顶尖专家参与到阿里云交通科技研究与应用的共建工作中,近日,阿里巴巴数智交通研究院成立。

阿里巴巴数智交通研究院的发展以全域交通为核心,涵盖区域综合交通、城市交通、公路、水路、民航等5大细分领域。阿里云还公布了第一批入驻的行业顶级专家学者名单。

在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赛文交通网对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阿里巴巴数智交通研究院专家李兴华进行了独家专访,就我国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五年行业发展的挑战,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发展前景,互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Q1:智慧交通的发展应关注哪些方向?

李兴华:智慧交通既是行业又是产业,从广义的角度,产业的内涵非常大,很难把它全部表达出来,总结几个非常重要的点:

一方面是硬件类,比如装备的研发、制造和生产,还有销售,并且要投入到工程里面,这里有很多与通讯、汽车有关,也与高速公路、公路运行服务有关,再加上港口、航空领域有关的机械装备。

另外是软件类,很多软件工具平台,还有与5G、导航定位有关的,催生出大量的应用系统,包括进一步的外延和延伸,这也是非常大的一个领域。

还有一点是,面向交通行业诸多功能的实现,围绕客运、货运、城市、城乡的需要,支持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需要,针对这些应用领域形成服务类产品系统,也非常重要。

所以总体上主要的产业是聚焦于有关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相关联的控制系统,我们有广泛的应用,多种场景和服务,这些是主要的板块。

Q2:未来五年会有哪些挑战?

李兴华:因为传统基建和传统交通本身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是持续存在的老问题,也可以称作深层次问题。

当新技术新科技融入、叠加以后,行业又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也是一种规律,是技术和产业发展历史走向上的一个规律。

主要的挑战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好的设想和工具,如何可靠、有效地融入到传统的产业和工程建设中。不是说5G很好,我们买过来用到交通上就一定能1+1大于2,未必。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把它研究透,研究整个系统的内涵,让功能最佳,能够很可靠、很全面地释放,这才是一个好的业态,实现迭代升级。

也就是说,核心在于技术本身的成熟和我们如何更好地应用到某个行业,尤其是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服务,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

第二,如何把交通的公共属性和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动力有机地顺利地组合起来,这也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的。我们的交通是一种公共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化的。

比如一些政策的制定,一些审批和管理流程程序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针对工程和技术的一些灵魂的东西,那就是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我们现在还在尝试,有一些试验性的(政策)在出台,但是真正跟原来的管理能够达到一样水平的标准规范,目前来看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治理体系方面的挑战。

可以用实例来解释,比如一个地方想修一条高速公路,我们知道依据是什么,通过哪个部门立项,谁投资,对这些基本上是轻车熟路的。对于新型智能化的交互性的工程、项目,谁牵头?资金如何筹集?责权利、输入和输出、利益分享、风险分担,这些方面制度上还不太完善。如果没有很好的前提条件,很多项目很难很快地进入到实施,要准备好这些生态,明确边界条件,才能很好地开展工程。

大体上是这几个领域的事情,行业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协调解决,更好地理顺建设条件和环境。

Q3:怎么看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发展前景 ?

李兴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既是交通行业的热点,也是汽车产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更全局性的一个热点问题,非常重要。我们的定义叫交通运输的自动化,这是未来的趋势。

对此,国内外有个共识叫四化趋势。自动化、新能源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这是最核心的几个趋势,所以自动化是大势所趋。聚焦于交通、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概念,从国际到国内,从学术界到产业界到公众,大家都很关心,行业已经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尝试及探索。我的观察是这样的:

第一,我们先来分析人类的出行、货物的运输、资源的调度,目前的作业方式,存在非常致命的一些问题,比如效率低、能耗大,同时还有排放污染,甚至影响到地球的平均温度,这种模式本身是不可维系的。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有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替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服务模式,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二,我觉得非常重要,从效率和安全角度,包括空间使用的进一步优化和精细化来看,人类自身驾驶汽车,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我们的能力已经到了一定的天花板,很多事情解决不了,效率问题来了,安全问题也来了,甚至人类的生活质量都与这种交通方式有关。所以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到最后实现无人驾驶,这是客观的需要。这种模式有很多优点和优势,已经有很多研究和评估,定量的定性的都有。

第三,在全球竞争的态势下,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应用甚至专利、话语权,全球竞争非常火热,中国在这个方面应该努力加速,要并跑,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领跑,这也是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有很多现实性的认识和焦虑,甚至是争议。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今天肯定没有答案。但是需要多元的协同努力,渐进式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抓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淡化次要矛盾,以大方向、大趋势为指挥棒推进研发。

Q4:互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可持续性与期待?

李兴华:互联网、互联网+、AI和AI+,是改变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新格局。“互联网+”升级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这方面可能创造的变化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以互联网为主线的社会力量、企业,很活跃地参与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服务行业,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力量。

这些力量,背后的支柱在于数据科学、数据技术、信息化,加上互联互通,再到云技术的应用,很多都能超越人力、人类智能和思维的局限。

从技术角度我相信:互联网+、人工智能能够与传统的交通建设和服务,包括管理都可以有机地融合,会大大加速交通现代化的进程。

最核心的概念是,中央确定的我国要建设交通强国,跃居世界前列,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只靠传统的交通行业、传统的投资渠道、传统的技术输入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会加速实现我们的目标,高质量发展会实现得更早,这一点我们非常期待,也非常有信心。

期待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与阿里云数智交通研究院携手塑造创新联合体,做交通强国建设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加载中~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