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管

“外资品牌交通信号机国产化替代”发生的可能性

国产化替代的标准是什么?什么产品是达到了“本国产品标准”?

2022年,国资委79号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国产化的具体要求和推进时间表,政策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

在过去的两年中,高速公路、城市交通运输、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围绕“79号”文也开展了一些国产化替代工作,但行业专业化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则推进非常缓慢。

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知,智能交通管理行业针对以scats、scoot等系统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信号机国产化替代讨论话题开始出现。

2024年12月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指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关于外资品牌信号机国产化替代的话题升温,成为众多信号机行业从业者的关注焦点。

国产化替代的标准是什么?什么产品是达到了“本国产品标准”?其产品组装是在中国本地生产还是所有的元器件不能进口?信号机的国产化替代就要发生了吗?

对于本国产品的认定标准,多年来欠缺具体的界定。目前的本国产品标准是以最终产品是否需要办理进口报关手续为依据进行确定,是一个便于执行、但比较粗略的标准。

“本国产品标准”的三个定义

根据财政部12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对“本国产品标准”做了三个方面的定义,并且需要同时满足条件才可以认定:

1、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

产品应当在中国境内生产,即在中国关境内实现从原材料、组件到产品的属性改变。目前,国内的外资品牌信号机中,仍有部分信号机不能满足这个条件。

2、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

计算成本比例是一个难点。目前,不仅是交通信号机领域,各行业的众多产品都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性拆解。

“《通知》出台后,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充分征求包括内外资企业、协会商会在内的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3到5年内制定有关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比例要求,以及对特定产品的关键部件和关键工序要求。在此之前,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即视同为本国产品”。

文件对本国产品认定的三个标准属于串联式的,缺一不可,因此无论外资品牌信号机是否在国内生产,由相关部门出台的“成本侧的国产化标准”将会影响外资品牌信号机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从这个角度看,达到“成本侧的国产化标准”的窗口期是3~5年。

3、符合对特定产品的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等要求。

对特定产品,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占比要求的同时,还将确定产品的关键组件在中国境内生产、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等要求。

要求中的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的本地化生产,可以为中国发展留住高附加值产业。

外资品牌信号机的标准符合度

对照财政部的三个标准,对外资品牌信号机厂商来说无异于被放在了火上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非常煎熬。

就生产角度来看,国内的外资品牌信号机中,机箱的生产和最后的组装基本都是在国内完成,但仍有部分信号机的核心组件由国外进口,不能满足财政部文件的标准要求条件。

此外,将核心组件放在中国采购、中国生产首先需要一个关键性决策。其次,对生产企业的选择,各方面的评估对于外资企业本身来说也是个严格、缓慢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诚如特斯拉为了中国市场竞争,价格大幅度调整后时隔15天再次做出大幅度销售政策改变,这种决策的速度在外资企业中凤毛麟角,不是哪家企业都可以实现的。

可能的市场变化

牵一发而动全身,财政部的文件是征求意见稿,虽然还有改动的空间,但是方向性要求已经基本确定了,因此文件的最终发布对中国信号机市场将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1、影响到外资品牌信号机在中国研发、生产的投入,以及未来这些品牌信号机在中国的市场前景

2、国产化替代带来的可能存在的新市场空间。如果最终外资品牌信号机厂商对中国市场逐渐放手,那么新的市场空间就会出现

3、对国产生产产品的标准认定。之前,智能交通领域鲜有对相关产品国产化成本的认定需求,相关机构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也会出现新的市场空间。《征求意见稿》特别关注履约验收工作。因为《征求意见稿》实施后,供应商的造假行为主要体现在采购阶段号称是国产化产品投标响应,而在履约时提供的产品并非完全的本国产品。对于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其他供应商并不能通过质疑投诉程序获得救济。有关专家也提醒,这方面的履约验收和监管执法问题,值得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写在后面

外资品牌信号机的国产化替代最终一定会发生吗?还有不少变数,目前看还不能下定论。

外资厂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可以说是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整体收益中的占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需要外资品牌来决定,是否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做出一些重大变化,包括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为中国市场需求设立研发团队,更多的技术支持等,或者是逐渐不得不放弃中国市场。

外资品牌信号机在中国市场发展已有30多年,遍及数十个城市,这些用户多年以来养成了使用习惯,技术人员对系统的熟悉让工作更高效,短期内将系统替换成新厂商的产品,对城市交通控制工作的开展无疑带来混乱,出现可能的安全隐患。

近几年,中国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发展迅速,用户需求非常多,外资品牌在这方面相对反馈缓慢,不能很好迎合发展需求成为他们的劣势。但是,从系统的稳定性、成熟性及技术水平等角度看,他们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各地方用户对系统的价值认同也不尽相同。因此,就系统使用的效果层面,不可忽视外资品牌厂商多年发展的经验。

除此之外,外资品牌信号机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也有几万台,即便是逐渐更新替换,也将是个缓慢的过程,也涉及到资金等问题。

最后,从资本的角度看,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也可能会给外资品牌信号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部分信息引自:中国政府采购杂志:专家解读《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