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不开玩笑 | 扒一扒反光膜的前世今生

反光膜产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中国市场以来,被交通安全产品尤其是道路交通标志、汽车牌照广泛应用,为交通安全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反光膜的市场和应用大致走过了三个时期

作者:刘干(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光膜产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中国市场以来,被交通安全产品尤其是道路交通标志、汽车牌照广泛应用,为交通安全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反光膜的市场和应用大致走过了三个时期:

1986—1996年(10年),自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通车开始,美国3M公司把反光膜应用于交通安全产品的理念真正引入并应用。在约10年的时间里,由于国内对反光膜产品的技术开发尚处于空白,反光膜产品的国家标准制订只能来自于3M公司的建议和工艺。当时,即使在国际上能够成熟开发反光膜产品的也少之又少,加拿大的斯梯姆和美国的瑞飞是3M仅有的竞争对手,而后者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力度远远落后于前者。3M在技术标准上的独特,以及中国市场的先入为主,为3M公司带来了独家垄断中国反光膜市场10年的效应。在这个期间,反光膜产品堪称工程奢侈品,其一、二级产品价格高达1000多元/平方米;三级产品价格高达500多元/平方米;四级产品高达100多元/平方米;即便是普通的民用产品价格也达到七、八十元的单价。价格的昂贵直接影响了市场应用的普及,也给3M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对中国交通安全管理状况的改善非常不利。

1997—2003年(6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在这个期间,中国由高速公路匮乏而一跃成为里程数居世界前列,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为集中性的现代化城市群也瞩目世界。人、车、路的快速增长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一系列解决问题,交通安全产品的应用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个期间,日本恩希丽(NCI)在浙江萧山投资建成的反光膜生产工厂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日本纪和丽(KIWA)反光膜也由北京长兴、南海环霸(纪合)、三水京安做为中国市场的代理商推广应用,韩国LG、美国艾利(AVERY)反光膜也相应地进入中国市场大范围地竞争份额。进口品牌的中国工厂和中国市场角逐,一举打破了3M公司独家垄断的市场地位,一定程度上给了3M公司竞争压力,3M也于2002年在上海投资工厂,实施反光膜本土化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优惠的市场竞争措施。同期,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国自主研发并投产反光膜产品的积极性也与日俱增,以常州华日升、广州白云、合肥百瑞得为代表的反光膜工厂开始能够生产出级别较低的反光膜,在低端市场上吞噬进口品牌的份额。但国产反光膜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应用于交通安全管理,几乎没有道路交通标志会使用国产的反光膜。截止2002年底,应用于交通安全市场的反光膜产品,属于进口品牌百花齐放、一家争鸣的现象。3M公司大约占据了80%的份额,恩希丽公司大约占据了12%的份额,纪和丽公司和LG公司大约占据了8%的份额。以3M反光膜为例,其一、二级产品价格降到500多元/平方米;三级产品价格降落到300多元/平方米;四级产品降落到90多元/平方米;普通的民用产品价格降落到五十多元的单价。

2004—2008年(5年),中国的经济在超速增长下,无论道路和车辆的建设规模和生产量、拥有量都遥遥位居于世界各国前列,交通安全产品成为一个新生行业而导致了一个独特的从业群体。巨大的市场需求给国产反光膜注入了发展能量和带来了利润机会,反光膜生产工厂的研发速度、生产能力都在这个时期迅速突破。2003-2004年期间,赛康交安的前身南京赛康交通实业有限公司用贴牌代工的形式,在郑州、济南召开了二场反光膜技术交流暨品牌发布会,迅速打破了交通工程领域被进口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2003年7月,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首批生产下线的30卷工程级反光膜,被赛康公司以“舜康”品牌卖出21卷。随后,四级、三级、二级反光膜的品质逐年稳定,并能够通过各种检测试验和实际应用成功。以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到2007-2008年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达到年产能各级别反光膜1500万平方米,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反光膜生产基地,其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产反光膜品牌的工艺技术成熟,填补了中国该项技术的空白,国家实验室多次抽样检测证明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由于国产反光膜被道路交通标志的大量应用,使得反光膜市场竞争表现为生产成本的透明化,大大降低了交通安全产品的制造成本,有力促进了交通安全产品的广泛普及应用,保障了交通安全管理的秩序和能力提升。到2008年前后,以3M反光膜为例,其一级产品价格低落至200多元/平方米;二级产品价格降落到100多元/平方米;四级产品降落到70多元/平方米;普通的民用产品已经基本失去中国市场。而国产反光膜仍然在充分集中成本优势,提高产能扩大市场份额,价格与进口产品保持着一定差距以逼迫其降低利润、满足交通安全普及的需求。以国产品牌反光膜为例,其二级产品价格低于到100元/平方米;四级产品价格低于50元/平方米,远远优势于进口品牌,能够为道路交通标志降低成本2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和GB/T18833《公路交通标志板用反光膜》中都对各级别反光膜的工艺、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应用多年来,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对于反光膜产品而言,符合标准级别的产品在应用中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现象或导致交通安全隐患的案例。应当说,在同等质量、同等性能、同等功能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国产品牌反光膜的品质和应用,降低交通安全设施产品的造价,对于交通安全产品应用普及的意义是明显的。

每平方米交通标志的反光膜用量(每平方米交通标志用膜量约为1.7平方米),2008年前后3M反光膜与国产反光膜的成本对照表:

1462444023175225.png

上表所述,在当时,每平方米交通标志,仅反光膜成本的价格差是非常惊人的。以一条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为例,通常交通标志的用量约为6000平方米,如果设计为一级反光膜,则进口与国产反光膜价格差高达120万元!即使用二级反光膜的价格差也高达36万元。按照我国每年新建高速公路5000公里计算,如果使用国产品牌的反光膜,并且以二级为执行标准的话,每年可以为道路建设所节约的成本就达到1800万元,而一级标准的话则可能节约成本6000万元!

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进口反光膜产品呢?是价格昂贵就代表质量好、成本高吗?但事实分析证明,进口反光膜因为国产反光膜的市场应用而一再被动地放下了昂贵的价格。做为一种高分子、光学、化工材料,反光膜的成品率无法达到100%合格是一个业内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再先进的设备或者工艺,品质中出现一点瑕疵也属于正常现象。无论进口或国产反光膜产品,在实际应用中都有或好或坏的表现,只要品质检验把关严格,把合格成品进入市场,国产反光膜完全能够满足交通标志的制造和安全需要。

另外,在城市建设中,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很多的道路规划和设计远远无法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城市建设的改造一潮接着一潮,也使得交通标志的变更一批接着一批。很多高价值、高寿命的交通标志在没有充分发挥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就成了报废品,非常可惜。推荐使用更加适合、经济的反光膜应用于城市交通标志,同样意义重大。

如今,道明、通明、夜光达、嘉信等国产反光膜品牌的研发实力加速,微棱镜反光膜制造技术也在被不断攻克。美国、德国、日本品牌的反光膜产品已经把大大缩小利润空间,同类型级别产品的品牌价格差已经低于10%。例如最常用的IV类反光膜,3M公司的产品约115元/平方米左右,道明、通明的产品约105元左右。但是,夜光达品牌的各级别产品近年来频频降低价格,并且市场上较多出现3M、艾利(AVERY)的“通货”、“水货”用超低价格冲击市场,值得关注。

目前,据估测3M反光膜在中国市场仍然占有高达70%以上的份额,其中高速公路市场份额更加高!美国艾利(AVERY)反光膜的市场销售业绩也是扶摇直上2015年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德国的欧偌丽(ORAFOL)国内反光膜制造企业,倘若不在研发投入、质量管控、市场布局、人才打造方面下狠功夫、硬功夫,5-10年内依然难以做成大气候。尽管,中国乃至世界的反光膜需求可能在未来会有加倍的应用需求。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