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标签的文章
-
《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白皮书》在北京经开区发布
近日,在“芯向亦庄”2023汽车芯片产业大会期间,《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白皮书》正式在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发布。《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白皮书》通过呈现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概况、全国车规级芯片市场发展分析和全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布局情况,梳理和分析了国内芯片产业与技术进展、重点芯片产品应用、国产化进程和区域车
-
江苏将立法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11月2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全国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该决定针对新业态新问题进行创制性立法,为江苏相关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法治保障。(江苏人大)
-
华为新合资公司估值高达2500亿元,一汽和东风寻求少量股份
11月29日,据媒体报道,华为拟成立的智能汽车系统及部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权后,估值可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或分别购买新公司约35%和5%的股权,按估值计算,二者出资额将分别达到875亿和125亿元。报道还称,新公司的少数股东还包括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他们
-
住建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住建部网站11月28日消息,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改造升级路侧设施,建设支持多元化应用的智能道路,在重点区域探索建设“全息路网”。(中国汽车报)
-
银江技术「智能网联数据运营」新模式
以银江技术为代表的市场参与者纷纷加快布局
-
上海: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11月17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化拓展特殊经济功能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支持新片区高标准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支持L3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探索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装备应用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近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旨在加快促进湖北省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建成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和湖北省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C
-
五大关键词解读《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自动驾驶领域再获重磅政策利好!
-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落实《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
-
成德眉资4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路权开放
11月14日消息,成德眉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将共同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含低速无人车)检测结果互认、路权开放及产业协同发展,以助力成都都市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资阳交警正积极配合交通局,与成都龙泉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洽谈降低企业测试费用及在资阳搭建测试环境等相关事宜。(成都日报)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自动驾驶测评规则发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日前对外发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自动驾驶测评规则。规则主要包含“真实道路表现”和“可实现功能”两个部分。“真实道路表现”主要评价安全保障、驾乘体验和通行效率三个方面,“可实现功能”主要对自动驾驶使用过程中的基础场景和复杂场景进行评价。《中国智能网联
-
广汽集团:参与发起设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
11月10日,广汽集团公告,公司拟与广州产投新能源专项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LP)按33.4%、33.3%、33.3%的比例认缴出资,发起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基金备案时各合伙人合计实缴出资1亿元,公司按比例实缴出资不超过3240
-
上汽通用汽车软件及数字化中心成立
11月8日,上汽通用汽车软件及数字化中心正式成立,将加快前沿智能网联科技的开发迭代及本土化应用的快速落地,基于“云管端”的技术和业务需求,着力打造车云协同的组织架构,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总投入将达700亿元。(上汽通用汽车
-
武汉发布12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政策
11月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简称光谷)推出12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举措,计划到2025年,将在车规级芯片、汽车软件、智能座舱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1个专业汽车产业园区,形成不少于100家核心配套企业。未来3年,光谷将形成全域“8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还将建成近3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