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中国城市交通自动控制起源 | 7386工程背后的故事

时光回到文革后期的1973 年,在此之前交通部和铁道部业已合并,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交通科学研究院也已于一年前合并,定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时光回到文革后期的1973 年,在此之前交通部和铁道部业已合并,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交通科学研究院也已于一年前合并,定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这一年在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下重新成立了公路研究所和水运研究所,去“五七干校”的部分职工陆续返回北京恢复工作,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就在这年,原第四机械工业部王诤部长(中将)在国外考察时看到发达国家早已采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城市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而我国还处于交通警察手动控制交通信号的状态,深感我国已远远落后,于是在1973年8月6日写信建议学习国外经验开展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研究。

1.png

图1:原第四机械工业部王诤部长(中将)-本站编辑配图

当时的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响应了这一建议,经报国务院批准北京市科委立项开展首都自动化交通控制研究项目(又称7386工程),并邀请交通部科研单位参与。时任公路研究所领导的刘以成、吴圣铎、曾威等前辈敏锐地看到这将是公路所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毅然接下这个任务,于是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成为7386 工程领导小组组成单位之一,且为技术组负责单位。公路研究所也开始筹建与之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和公路标号誌专业。

1974年中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工程项目——首都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又名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工程或7386工程)开始启动,承担单位是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总体)、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协作单位有北京邮电学院(数据传输机)、四机部六所(通信控制器)、武汉大学(闭路电视);试验现场选在北京市前三门大街,最后落实在前门西至象来街共4 个路口。

2.png

图3: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方案总图

以此为契机我国第一家从事交通工程研究、咨询、产品开发的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标誌信号及设备研究室(简称标号誌室)于1974年正式成立,贾日学、徐爱民为负责人。

成立之初标号誌室人员极为匮乏,经多方努力也只有刚从干校返回不久的臧中华、高胜辉、韩五全、吴健华、狄原渡、陈士哲和郭诚福(电工师傅)等人。那时,他们在一起常常自嘲为“七八条枪”[注:出自当年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里胡传魁的一句戏词]。而由于文革的影响这些技术人员已经多年没有接触技术工作了,所以当机会到来时个个都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当时人们对交通自动控制一无所知,标号誌室的同志们几乎踏遍了部属和北京市的资料室和图书馆查阅国外资料,在查询资料的同时信号机组也开始动手研制最基本的设备,并于1974 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平交路口单点定周期交通信号机、感应式交通信号机和地磁式车辆检测器,并开始在北太平庄交叉口(当年是丁字路口)进行试验。

3.png

图4: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硬件总图

1975 年初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交通科学研究院再度分开,交通部批准公路所增加十名交通自动控制科研人员编制,并从所内和湖南交通科研所、西安公路研究所引进和借调多名电子、自控、计算数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后人员匮乏的情况才有所改善。笔者也是在这年作为十名交通自动控制科研人员之一参加到标号誌室的队伍中来。

标号誌室成立初期的办公条件十分困难,由于当时铁道部的电务总队还没有搬出大院,公路所也只能挤出北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给标号誌室作计算机机房,在此情况下标号誌室没有坐等,也没有丝毫怨言,大家齐心协力发扬革命精神,自己创造条件。记得当时贾日学主任不知从哪儿弄来一车木材,领着大伙儿就干了起来,吴健华在干校学了一手木工手艺就承担起制作门窗的任务,我则干起了抹灰和小工的活儿,总之大家七手八脚硬是自己动手在院内的空地盖起了三间简易平房。以后又在院西北角(现蓟门桥东南匝道的位置)搭建了二层简易房(工棚),这才基本解决了人员办公场所的问题。

就这样,标号誌室的老同志们不断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展工作,总体组根据《北京市城市交通自动控制方案(草案)》提出了计算机集中控制的线控制系统(又称绿波带,意为把一条干线道路的多个交叉路口的信号机联动控制,以优先保证干线交通流一路畅通)的总体技术方案,各参加单位得以根据总体技术方案开展研制工作。

当年使用的计算机是国产DJS130 计算机(继电子管、晶体管计算机之后属第三代计算机,使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式内存仅有32KB,后扩到64KB,没有外部存储器),外围设备仅有字符显示器及键盘、穿孔纸带光电机、纸带穿孔机、宽行打印机等;使用汇编语言。出厂时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只保证50 小时,需要专门配人进行维护才能工作。笔者是电子计算机专业的,来到标号誌室后安排参加总体组工作,并和高胜辉一起负责计算机的维护工作,那时的维护是要自己判断机器故障并进行元器件级更换的。

当年DJS130计算机要50万元一台,公路所拿到7386工程的一部分科研经费,为这个项目配置两台计算机花去了10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啊,我俩接受这个任务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尽快掌握计算机技术我们坚持去清华大学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去北京无线电三厂向生产车间的师傅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这台计算机的电路全部搞通,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png

图7:交流资料

由于采购来的集成电路芯片质量不能保证,开始的时候常常刚更换完不久就又坏了,没有办法我们只得自行开发集成电路测试仪,将集成电路芯片先进行一轮筛选以保证维修质量。后来又发现计算机在夏季器件故障率比较高,经分析是国产器件封装不好,夏季湿度大,器件容易受潮失效。于是我们在计算机机柜下面装了几个大瓦数灯泡,在计算机关机休息时用灯泡加温除湿。这一招果然管用,此后故障率大大降低了。由于那个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器件失效、电路虚焊等故障很多,故障现象五花八门,查找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我们摸索出一套诊断经验,如机器故障时依次轻轻敲打各块电路板来查找故障位置等。由于电路虚焊产生的故障时有时无,很难捕捉,有一次为了等待故障出现我们竟然在机房蹲守了一个通宵。类似这样的事情不一而足,今天看起来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了。

控制系统的外场设备如地磁式车辆检测器、二次谐波式车辆检测器、灯泡矩阵式可变限速标志、交通信号机等都是标号誌室自主开发研制。地磁式车辆检测器是看到一本美国杂誌上介绍德国二战用来检测坦克的资料受到启发开发而成的,二次谐波式车辆检测器是在访问一家为海军研制装备的单位,看到一款探寻水下潜艇、水雷的探测器受到启发开发而成的。数传机、通信控制器及道路监视用闭路电视则由其他单位负责研制。

由于当年国产电子器件质量低劣,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很差,给系统开发和调试带来了极大困难,开始的时候系统连几个小时的稳定工作都做不到。但是参战人员毫不气馁,开动脑筋找问题想办法改进设备,到了关键时期甚至日以继夜的奋斗在试验现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整个系统最终可以达到无故障连续运转二三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保证了试验的正常进行。这一全部国产化的联机实时控制系统在当年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受到业内一致好评,并多次在计算机应用交流会议上介绍经验。

7386工程从1974年开始启动,经历了艰苦的研制生产和实验过程,到1978年3月开始在前门东至象来街的现场安装(控制中心设在前门东的北京市公安局大院的板房里)。为了避免影响交通,安装工作安排在夜间进行。从3月到5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标号誌室几乎全体成员都集中到了安装现场,一到开工时间男同志就各就各位,有的手持机具在路口水泥路面上开槽打眼,敷设车辆检测器和引线;有的在高车上架设各类通信线缆;还有的爬到电杆上安装可变限速标志等设备,好一番生龙活虎的景象!女同志则默默承担起后勤任务,在现场准备好热气腾腾的包子和热粥。那时的标号誌室真是一个团结奋斗的战斗集体!

5.png

图6:感应式信号机图

1978年5月至11月系统进入正式试验阶段,开始的时候试验很不顺利,除系统故障外,各路口信号机配时也颇费了相当长时间进行摸索才逐渐趋于合理。最终试验证明在当时复杂的混合交通流、车辆行驶性能差异较大及效率低下的六种信号灯色规则(包含四个单向黄绿灯色)等不利条件下,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的线控制系统仍然比人工控制显著提高了效率:车辆在路口等待时间减少了36%,全线平均旅行时间减少8.8%,平均速度提高约10%,干线停车率减少11%,交叉路口总停车率减少5%等。

7386工程不仅证明了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可行性,也为交通综合治理以及交通信号灯色规则的改进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6.png

7.png

图2:7386 工程公路所、北京邮电学院及北京交管局人员在控制中心讨论方案

(前排:马守炎、赵廷瑞老师、李海渊、王新允老师;后排:杨光、李纲、交管局隋亚刚、;背后是DJS130 计算机及数传设备)

8.png

9.png

图5:地磁式车辆检测器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道路交通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交通工程学开始引入中国,作为交通工程的第一个实验项目的7386 工程在北京的成功开展使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门新兴学科和新的技术,7386 工程在中国的交通工程领域  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这个工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交通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从此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标号誌室(1983 年改名交通工程研究室)和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的交通工程研究所就都以1973 年8 月6 日作为建室(所)纪念日了。

7386工程之后,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的研究和工程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迅速开展起来,公路所标号誌室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军单位,并亲自参与了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的交通信号自动控制项目。

1980年交通部科学技术局在天津召开交通自动控制设备技术鉴定会,标号誌室开发的约三十多个设备和控制软件提交鉴定,其中王彦卿等开发的城市交通控制点线控制参数计算方法及DXK-01 计算机程序、吴健华和高胜辉等开发的GY-1 型感应式信号机和线控制信号机、付玲勋等开发的CSP-1 型超声波车辆检测器、杨志刚等开发的LM-01 地磁式车辆检测器、郝劳得等开发的二次谐波车辆检测器等多项成果获奖。

1982年冯陆奎等开发了测速雷达,后与北京昌平北方自动化仪器厂组成北方交通工程科研生产联合体,产品得到大面积推广;王笑京主持开发了探地雷达;颜静仪等开发了三可变情报板;韩文元、安玉宏等开发了LED 可变限速标志;吴健华和庞恩强等先后主持开发了紧急电话I~IV 型产品,产品研发和生产延续至今。

10.png

图8:测速雷达

11.png

图9:探地雷达

12.png

图10:超声波车辆检测器

13.png

图11:三可变情报板

14.png

图12:LED 可变限速标志(沈大高速)

15.png

图13:II 型紧急电话(沈大高速)

16.png

图14:III 型紧急电话系统主机(沪宁高速)

七十年代后半期至八十年代标号誌室在艰苦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不仅取得了累累硕果,培养了一批交通工程领域的人才,更为可贵的是全室在贾日学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了不惧艰险、勇挑重担、不求名利、团结奋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革命和职业精神,这种精神在日后的交通工程研究室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了交通工程研究室发展极为重要的精神支撑。

后记:谨以此文献给已逝去的领导、同事及战友,贾日学、徐爱民、臧中华、郭诚福、冯陆奎、付玲勋、杨久龄。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北京交科交通安全设计研究所

  • 作者:杨光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

  • 此文部分原发表于《開卷遥相忆》1956-2016■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纪念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 图片顺序有调整


  • 网站-二维码广告图.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