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智慧交运

杨宏旭:基于碳普惠的城市一体化出行服务

“碳”和MaaS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624 (1).png

编者按:在赛文交通网主办、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承办的“2022年智慧交运技术与应用跨年分享会(MaaS在中国的发展与前瞻)”中,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杨宏旭应邀作了《基于碳普惠的城市一体化出行服务》主题报告。

该报告主要介绍了目前碳普惠、一体化出行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八维通公司为应对发展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一、碳普惠发展

自2020年9月,习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碳中和”以及中国2030和2060年的两个目标开始,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落实。

2021年7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同时印发了关于《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明确通过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小汽车通行量,整体提升我国绿色出行服务水平。

我国在提出“碳中和”“碳达峰”之后,也推出了国家碳市场体系与交易产品,与交通、个人以及企业最相关的则是自愿减排碳市场,这其中有一个碳普惠平台。碳普惠平台就是希望通过建立一种绿色出行生活方式,达到“碳减排”的目的,引导全社会形成普惠的绿色出行生态模式。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634 (1).png

随着“碳普惠”方案的提出,其已经成为各地低碳权益惠及公众的具体行动方案,也是各地政府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一种激励机制。

在这种激励机制下,许多城市发布了碳普惠专项政策,例如广东、上海、重庆已经推出具体的碳普惠机制和产品模式;北京、山东等13个地区也开展了省级碳普惠相关规划。而这总体来讲分为三部分:

一是政策激励,其要求碳普惠制与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制度结合,利用市场化补充激励作用,发挥政策功效;

二是商业激励,推出可用于兑换商业企业所提供的折扣及增值服务,如公共出行、餐饮、购物、娱乐、旅游等优惠折扣;

三是交易激励,将公众易精准计量的低碳行为所产生的减碳量进行核证并签发,签发的减碳量可用于低消控企业配额。

但在“碳普惠”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场景服务没有抓手,目前在各地所推出的碳普惠平台,主要是应用于绿色出行、在线办理、物品回收等三种低碳场景。但城市碳普惠平台的运营主体非常之多,且他们大多数不拥有任何场景,缺少持续服务抓手。

二是商业模式不合理,目前城市碳普惠需要投资方和运营商的长期投入,但在市场上具有标杆作用的商业模式较少,在许多领域普遍缺乏成熟的回报机制,企业和投资方收益难以覆盖他们所投入的成本。

三是僵尸平台多,由于各地的碳普惠平台上推出的一些“积分兑换”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往往是直接拍脑袋决定做不做、怎么做,因此造成了各地的大量投入,而其活跃度不高,就产生了很多的僵尸平台。

四是减碳计量算错账,目前在市面上存在大量碳普惠平台的减排标准不统一、减排量计算不严谨,减排量换算成碳积分比较随意,未经过科学验证,减碳计量难以服众,缺少公信力。

“碳普惠”是国家倡导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所涉及的无非是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于“碳普惠”,要基于哪一个行业或者哪一个场景来做个抓手进行推广呢?我们选择了出行。

二、一体化出行发展

2021年,我国城市客运总量达到了993.84亿人次,其中在公交方面是489.16亿人次,轨道交通方面是237.27亿人次。

然而在公共交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痛点”也有很多:

首先,从城市治理角度来讲,城市面临着污染挑战,私家车辆剧增,其排放的尾气加重了污染;越来越多的人乘着私家车出行,大巴、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在不断下降。并且在对绿色出行宣导机制上也有不足,交通场景众多,各个场景、系统数据建设标准不统一,就造成了:数据余缺并存,质量不一;平台互相不能打通,横向不融,纵向不深;场景“各自为政”,抓手分散,协同不畅。

其次,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目前还没有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公众服务水平比较弱,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手段也比较匮乏,乘客的精准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能力也难以匹配。

最后,从公众出行角度来讲,我们发现,公交是公交的场景,轨道是轨道的场景,各个场景服务没有统一,是彼此割裂的。而且不同交通工具之间在时间、地点上都存在着断层,造成换乘接驳环节众多,给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另外在出行中我们所得到的一些紧急医疗、残疾人等服务设施提供不充分,使出行服务体验感不佳。

正是由于在出行服务中的这些“痛点”,因此2015年在欧盟召开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提出了一个MaaS理念。MaaS理念主要目的是改变各传统公共交通独立运营、信息割裂的业态,然后将多种交通方式组合为按需、按时的“一站式”公共交通出行新模式,为大家提供便捷优惠的服务,从而节约社会交通资源。

微信截图_20230227094313 (1).png

随着 MaaS理念的提出,我国交通行业也开始重视这方面,从2019年7月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到2021年11月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都提出了很多相关政策。

具体譬如2019年交通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智能移动空间”,带来全新出行体验等都代表了国家层面对推行MaaS“一站式”出行服务的重视。

微信截图_20230227094319 (1).png

在MaaS推行服务的过程中,欧洲采取的是一票制。但由于我国交通场景众多,其各自管辖的政府机关也不同,因此推行一票制是有些困难的。然而又由于这几年我们把交通卡从线下转到线上,将实体卡转为二维码、人脸等技术方式的发展变化,为MaaS在中国推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这样也给我们从单模的交通方式向单城多模、跨城单模以及跨城多模的交通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可能。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数据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能充分融合、商业模式不能落地等许多问题。

微信截图_20230227094153 (1).png

三、八维通视角与方案

为了探索这些问题,八维通也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八维通结合国家的“双碳”策略以及目前推行的MaaS理念,在8月中旬提出了“构建基于碳普惠的城市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的观点,就是将“碳普惠”和“一体化出行”进行充分整合,通过“碳普惠”来打通数据,通过“一体化出行”平台来打通场景,双方共同构建基于“碳”的新生态,我们称之为CMaaS。

微信截图_20230227094200 (1).png

前面已经说过,随着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各行各业都在推进“双碳”的落实,交通运输也是碳减排的一个重点领域,其在全球碳减排占比平均23%左右,而我国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交通行业减排挑战是巨大的,尤其是私人小汽车的需求还在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汽车量产乘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汽油车贡献了98%。

可以说交通行业在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在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这和我们在交通领域推行的MaaS理念是相关度、契合度非常高的。MaaS是提倡人性化、一体化和低碳化的,因此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惠民生、暖民心”、建立“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等举措都符合交通新基建的发展方向。

因此基于这些,我们有信心在交通领域中,改变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行业的市场化配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低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形成。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推出的CMaaS是城市绿色一体化出行整体的解决方案,是以“交通行业碳普惠”为驱动的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

在全球重要城市出行分担情况中,国外如纽约轨道交通分担67%,我国香港轨道交通分担55%,内地如北京轨道交通分担21.7%,深圳轨道交通分担13.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工具。

目前已经在全国51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9192.62km,线路是296条,客运量达到237.27亿人次。而国家轨道交通整体规划是总里程30000km,线路700条,预计客运量500亿人次。可以看出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大动脉”,已成为各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并且我国轨道交通的系统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

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交通骨干网,公共交通则变成它的支线,其他如出租车、电动车则变成微循环,可以实现最后一公里。因此,我们是基于轨道交通来推动CMaaS发展的。

而在轨道交通中,我们选择了票务系统来作为切入点,那为什么选择票务系统呢?

是因为人们出行需要“票”,无论这“票”是虚拟的还是实体的。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数字票务系统,打造了一个全国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平台,将实体票从线下转到线上,改为二维码、闪付、人脸、TVM等等支付方式,实现了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升级,从而便推开了轨道交通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这扇门。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958 (1).png

基于数字票务系统在全国各地的实践,我们搭建了八维通“易可达ECDAR”核心技术矩阵。“E”就是从“端”的角度来讲即智能终端,“C”是物联网技术,“D”是大数据分析技术,“A”是行业AI算法平台,“R”是数据交换可视化,通过这些技术与交通行业相结合,从而促进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952 (1).png

而又基于八维通“易可达ECDAR”核心技术矩阵,我们同时也搭建了八维通权益生态平台。通过互联网票务平台以及商家平台,为出行者建立了权益渠道,同时又可以接入多种支付渠道,然后经由各种优惠活动、权益活动为出行者提供服务。目前已经有20多个城市APP在推广此生态服务平台。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946 (1).png

“技术矩阵”和“生态矩阵”不仅可以为轨交、停车、高速等场景提供服务,而且还可以为双碳、MaaS提供支撑。基于这些,我们成为了交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城市平台化生态服务运营商,为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城市交通的生态运营提供了创新思路。

基于在技术和生态平台方面的拓展,我们也提出了“CMaaS一体化出行‘1-4-1’能力架构”。

“1”就是一个数字底座,交通数字化底座通过聚能建立一个出行大数据服务中心;然后形成“4”个能力,分别是交通绿色低碳管理能力、交通出行运行管理能力、公众服务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公众服务运营赋能能力;之后便形成“1”个交通数字能力共享开放的平台,整个“1-4-1”就构成了CMaaS城市绿色一体化出行平台。

这个服务平台可以为数字化转型、交通服务升级以及运营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政府管理“数治”、运输企业“数营”、出行用户“数享”。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818 (1).png

对于政府管理“数治”来讲,我们可以为城市交通资源供给分析评价,为城市出行客流需求时空分析,为政府的公平普惠、财政减负,交通发展、治理、监督赋能。

对于运输企业“数营”来讲,我们可以为场站接驳供需评估,为枢纽内客流分析、模拟、预测,帮助运输企业进行协同服务,增加客流,精准服务,扩大消费。

对于出行用户“数享”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分析,为出行者实现一体化交通服务,便捷出行;实现绿色权益激励、票种组合,实惠出行。

通过一体化CMaaS出行服务平台,可以助力构建城市出行新业态、新模式,帮助交通管理者通过数字化治理提升服务能力;服务交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释放数据价值,实现降本增效;协同合作伙伴打造数字创新生态,实现价值创新;同时可以让出行者参与进来,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高效、优质公平、智慧绿色的服务,不断增强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体验感。

四、八维通实践与价值

根据研发和产品,我们已经在100多个出行场景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参与了450个数字化项目,实现了管理服务共融、线上线下互动、需求与资源相匹配以及开放互联的出行业务。

八维通在交通大数据资源及应用方面,通过交通行业大数据资源,可以为各城市地铁、相关行业、公交公司、停车场景以及运营商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然后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形成智慧地铁大脑、地铁拓流、轨道资源一体化等等大数据应用。

通过CMaaS平台,我们也做了许多“出行+”的指标体系,例如“出行+医疗机构”、“出行+商圈”、“出行+城市运行”等等;结合公共出行,也建立了道路交通运行指标体系、路网建设指标体系等等,都为CMaaS、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综合治理以及智慧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CMaaS一体化出行大数据应用产品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数据应用服务包,二是指标体系和态势感知或场景看板,三是N个场景(出行大数据融合应用解决方案)。

微信截图_20230227093810 (1).png

在城市绿色出行方面,主打贯通、融合的多模绿色出行服务能力,拓展城市出行及生活服务场景资源,导入绿色权益服务产品,持续提升公共出行获得感。

在城市碳普惠平台方面,以绿色权益生态来支撑个人碳普惠激励机制建设;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个人低碳活动与城市绿色导向相结合;然后经由各地的APP推广,横向打通智慧出行服务,拓展城市级碳减排平台,形成居民出行碳减排主阵地。

我们同时还为城市地铁-公交接驳换乘排班优化运营、城市交通枢纽精细化管理运行、城市“管运平台出行大数据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构建了我们数据、行业联接的一些新模式。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减少碳减排量每年18922吨,平台注册用户数达到1.2亿,补贴用户出行超过3亿元,清分出行权益超过30亿元,分发商业营销资源也超过3亿元,充分达到了预想的将“碳”和MaaS相结合,形成城市跨行业业态联接融合,促进整个城市绿色出行的总体目标。

以上是我们公司在CMaaS领域方面进行的探讨,希望今后能和各位专家、各位在线的朋友们来共同深入探讨如何将交通数字化以及“双碳”进一步和交通行业深化融合的解决方案。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