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迷茫中的华为智能交通

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交通,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项目需求挖掘,招投标,垫资,单打独斗逐渐发展到了大饼之下的生态圈玩法,需要在交通大脑这样的大旗之下圈地、利益再分配。

上月,赛文交通网率先爆出新闻,华为与北京市交管局在2018年4月开始合作,在北京的海淀区上地三街与上地东路交叉路口,开展利用AI算法实现信号配时优化和时段自动划分的试点应用。

这是华为交通信号优化TrafficGo方案的首次亮相,也是华为首次在交通信号领域的试水。

一石激起千层浪,信息迅速在智能交通业内传开,引来各方评论的同时,也让近两年来关注华为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业者再次引起思考:

  • 华为在智能交通市场中会有哪些机会;

  • 华为如何选择智能交通市场切入点;

  • 未来华为将在智能交通市场哪些方面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华为的信号是否能持续做下去 

交通信号优化,两年多以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最热的市场之一,成为百度、滴滴、阿里云一众互联网巨头以及众多传统智能交通企业撬动更大市场规模,更多市场份额的支点,华为的市场进入也选择了这个支点。

分析巨头们跨界做交通信号优化的可持续性结果有三。

其一,作为一种常备业务能力,长期发展下去。

赛文交通网近日对滴滴智慧交通的专访中提到了“滴滴未来是否会坚持做信号配时方案”的提问,回答:根据交警需求,不是每个路口都一定要出方案,但是会有些城市有需要设施基础较差,警力有限无法及时优化全部路口,对配时方案有较强的诉求,所以滴滴还是会继续探索。

其二,作为大战略业务开展过程中,实操了解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技术特征的需要,未来很可能将优化的业务完全分享给合作伙伴完成。从这个需求分析和结论看,也很容易理解其智能交通团队目前并不大揽行业人才了。

其三,战略跟随。当同量级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城市智能交通,布局交通信号优化,战略上跟随跑就显得更容易理解一点,所以其发展交通信号优化的目的和未来并不那么明确。

华为的信号优化是否能延续做下去?

华为在交通信号优化方向的工作开展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为是智能交通市场进入的切入点选择。

赛文交通网数据显示,2010-2017年过去八年间,中国道路交通信号机总出货量超过13万台,如果按照目前每优化一个路口一年的平均费用5000元计算,每年的信号优化总费用为6.5亿,再加上13万台信号机并不是全部都能常年配备优化服务购买,再考虑传统信号机厂商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对于巨头们而言,剩下的信号优化市场规模显然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不能对华为刚刚开始的信号优化工作持续性就下了定论,究其原因也还有三个选项,可以肯定的是华为也不是仅仅为了信号优化而开展工作。

 华为与阿里能形成对标吗 

我们在看一个市场,观察一个业务发展时,往往会主动的寻找能对标的企业。

过去两年,阿里云ET城市大脑全面进入智能交通领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停车、高速公路、交通支付……

2018年,当其他巨头由于各自业务发展需求,主动放慢城市业务复制速度的时候,阿里云城市大脑仍然在快速扩张。

目前智能交通市场上仿佛并没有另外一家能成为阿里云的对标企业,华为有这个机会吗?

阿里云左手揽着所到城市的各类大数据资源,右手攥着牛逼的视频分析算法,背靠超强的算力,腰上还挂着“无数”通过资本布局的交通专业企业,由上至下,政府推动城市大脑的业务开展。

“不碰数据,不碰应用”,对于奇货可居的城市大数据资源,数据之战虽然还没有正式到来,但华为的“不碰数据”红线,使得在未来代表无限可能性的数据挖掘方向上,华为并不能对标阿里云。

视频分析算法,尽管华为也在做信号优化这样应用的“擦边球”,但“不碰应用”的红线也让华为在应用层面无法与阿里云对标。

华为的智能交通生态圈建设只能靠市场合作伙伴,而没有资本战略层面的合作伙伴。“不做股权投资” 是华为的第三条红线。

华为的智能交通市场机会在哪里,我们以对标阿里云的眼光看华为的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尽管华为也有着强悍的政府影响力,有着超强的行业合作伙伴资源的整合能力,但是我们仍然发现阿里云城市大脑的智能交通发展之路,好像并不适用华为的发展选择。

 华为在智能交通市场中的机会 

华为在智能交通市场中能做什么首先看华为的哪些产品可以使用在智能交通专业方向上。

算力

2017年9月6日,华为发布了新一代智能云硬件平台Atlas(阿特拉斯),该平台面向公有云、AI(人工智能)、HPC(高性能计算)等场景,旨在通过异构资源池、智能编排等关键技术,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并灵活适配业务需求。

一个安装有10万台摄像头的城市一年可产生1千亿条车牌记录和1万亿条人脸识别记录,对这种规模数据的处理、查询与分析都将对传统的计算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

阿特拉斯在2017年启动的深圳城市交通大脑项目中得到实践。

视频硬件设备

华为近几年推出智能交通相机,在这个海大宇统治国内市场的环境中,华为被当做打破这个竞争格局的选项之一。

与算力的结合,与华为其他智能交通选择的联动,则可能会带动视频硬件设备的市场销售。你能设想华为在其所主导参与的城市大脑项目中,加入相机安装需求的场景吗。

1:9……3:7……5:5……

循序渐进

华为的智能交通相机也在寻找一个市场突破点。

芯片

中美贸易争端,芯片成为挑动神经的那根弦。

华为的海思芯片也可能成为华为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的利器。尽管华为不会因为竞争关系不继续给海大宇提供芯片,但整体产品成本上无疑具备竞争优势。

传统的通讯设备、芯片的竞争优势、华为云的算力和智能交通相机,这能构成华为在道路交通信息化领域的追求吗?

 华为与阿里云的对标之处 

2017 年 11 月 16 日,华为在2017 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正式发布智慧城市智能运营中心解决方案(IOC),致力于打造城市大脑,成为数据共享,服务共享的融合管理中心。

IOC解决方案架构包括:

  • 基础设施平台:政务云、大数据集群、桌面云

  • 大数据和业务支撑平台:实现采集、数据交换、集成、分析、展现

  • 融合通信平台:呼叫中心、可视对讲、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统一通信

  • 最终通过多种应用,实现城市态势呈现分析决策、联动指挥、监测预警、事件管理等。

阿里云+城市大脑,华为+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低调的华为用运行中心与高调的阿里云城市大脑将在解决方案层面形成对标!?

深圳,华为深度参与了交通大脑的建设,项目对华为寻找智能交通市场机会意义重大。

深圳交通大脑投入了多少钱,华为深度参与后最终能分到多少份额。华为的交通行业解决方案是否最终能成为其市场深耕的模式,华为要好好算算深圳交通大脑的帐,才知道哪些份额是否值得奋力一搏了。

 结尾 

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交通,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项目需求挖掘,招投标,垫资,单打独斗逐渐发展到了大饼之下的生态圈玩法,需要在交通大脑这样的大旗之下圈地、利益再分配。

智能交通技术层面没有大变化,而变化的只是市场话语权。

网站二维码广告.jp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