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孙正良:推广电子标识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RFID电子标识特有的技术优势给创新交通管理和执法服务带来了新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社会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社会管理问题是也日渐凸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有效解决公众出行难、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等涉及民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大力推进的基于视频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和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建设和应用,在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社会治安防范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存在号牌识别率低、无法辨别假(套)牌车辆等技术难点,难以满足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基于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以下简称“电子标识”)全国联网应用,对提升城市和公路智能交通管理水平、服务公众出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涉车暴力恐怖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RFID电子标识特有的技术优势给创新交通管理和执法服务带来了新机遇。无锡、深圳等城市已经在重点车辆通行监管、特种车辆优先通行、假/套牌车缉查布控、小区/停车场门禁服务等方面广泛运用RFID电子标识,给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便利,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1.png

孙正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一、电子标识的特点和优势

  (一)电子标识技术优势明显。一是电子身份唯一。电子标识唯一的TID标签号能实现“一车一卡”,难以复制、不可拆移。二是识读快速精准。电子标识具有自动快速精准识别功能,在200km/h的车速下远程采集,识别准确率可达99.9%。三是安全自主可控。国产电子标识基于GB29768协议标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建立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采用双向安全认证(带国密算法)和“一卡一密”,确保电子标识系统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隐私保护严密。四是便捷经济耐用。电子标识安装方便,无需专业工具手工即可迅速完成,且使用寿命长,实验表明数据保持时间大于10年。

  (二)电子标识在提升智能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防控方面优势明显。一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准确统计道路交通流量(分车型),动态监测路况,跟踪车辆轨迹,预测特定时段、特定路段交通状况,优化交通信号配置,优化完善信号控制、公交优先、停车诱导等交通组织和交通服务。二是保障城市交通管理措施有效实施。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通过识读基站准确采集通行车辆信息,有效落实货车、黄标车或者汽车尾号限行等管理措施。三是准确打击涉车违法犯罪行为。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构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实现对车辆身份识读、监控、追踪等技术防范,提高公路卡口设备对假套牌车辆、未年检车辆、报废车辆以及各类重点车辆的身份精准识别和预警,增强发现查处嫌疑车辆能力。

  (三)电子标识在促进多行业信息融合共享方面优势明显。电子标识也可用于公众出行服务、公路不停车收费、环保执法、城市交通规划、车辆保险等行业领域。电子标识技术上的兼容性可以方便地将年审、保险、环保等多种车辆信息整合到电子标识中,实现多证合一和证件无纸化,促进公安、保险、环保、交通等多行业的信息融合共享,提供跨行业、多部门的“一站式”服务。

二、电子标识应用的基本路径

  (一)标准先行,信息共享。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制定涵盖电子标识芯片生产、封装、签发、安装和信息读、写的标准体系,建立与法律授权相适应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不同政府部门和行业根据需要及法律授权分级识读电子标识内存储的信息。目前,首批《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等6项国家标准审定稿已上报国标委,第二批国标已立项编制。

  (二)一卡复用,自用自建。满足公安、环保、交通、汽车等多个行业和部门的涉车应用,每种应用具有独立的信息存储区域,实现一卡复用。各行业和部门分别建立涉及本行业和部门的电子标识读写安全体系,自建采集和应用系统。各地按照不同需求确定重点应用。

  (三)技术稳定,安全第一。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RFID芯片,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密,保护个人隐私。采用稳定可靠技术,建立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确保电子标识存储信息的安全,实现不同工况下,及时、准确识读信息。

三、电子标识应用的主要方向

  基于电子标识前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涉车安全管理、城市治拥保畅、增强执法效率、提升出行服务质量等4个方面可作为今后电子标识应用的主要方向。

  (一)涉车安全管理。电子标识突破了传统车牌图像识别技术对车辆真实身份识别的局限,可以弥补图像识别车辆误报率高、无效比对量大的不足,通过电子标识数据、汽车生产目录数据、机动车注册登记数据等关联,从源头堵住对假牌套牌车辆的监管缺口。通过在道路上合理布设固定基站和建立智能识别系统,与现有的视频抓拍联动,使实时布控、追查嫌疑车辆等更精准更高效。

  (二)城市治拥保畅。电子标识精准的车辆信息采集功能,加上合理使用其他交通信息采集方式,可以实现车辆信息全面、真实、实时的采集与分析,为路网流量调配、交通OD分析、拥堵诱导信息发布、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等提供智能化信息支撑。

  (三)增强执法效率。通过后台写入通行信息,前端自动对比查验结果的执法管理方式,可以实现通行证管理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最大限度减少通行证件的冒用、盗用和仿制,提升对特定车辆的管控能力。

  (四)提升出行服务能质量。开展基于电子标识的单位/小区门禁管理,城市停车诱导信息发布等惠民举措,为群众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利用电子标识的可读写性,将年审、保险、环保等多种车辆信息整合,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推广电子标识应用的建议

  根据当前全国电子标识运用情况不一的实际,需要不断梳理总结各地做法,做好顶层设计,实时理性地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标识。目前,我国电子标识发展已逐步走出“无标准、无先例、无经验”的困境,科学运用电子标识,必将会在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和公众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使电子标识得到更好推广应,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借鉴深圳和无锡示范应用的经验,总结归纳开展电子标识应用的基本做法、实施步骤、保障机制等,适时研究出台全国范围的顶层设计指导意见,保障各地电子标识建设应用的协调一致和互联互通。

  二是完善技术标准。目前电子标识和读写设备的6项国家标准目前通过专家最终审定并报送国标委。急切需要引导有需求的地方政府采用基于新国家标准的电子标识开展交通管理和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避免各搞一套引起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是积极理性推进。电子标识可以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很广,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了“类电子标识热”的趋势。在保护地方积极性的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各地科学论证应用需求,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应用。

  四是提供法规保障。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积极论证确认电子标识作为机动车电子身份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国家立法层面确定电子标识的法律地位。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