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徐耀赐:应变视距与道路交通安全之关联性

2017年3月23日,2017首届道路交通标志技术创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会上,台湾逢甲大学教授徐耀赐发表了《应变视距与道路交通安全之关联性》主题演讲。

2017年3月23日,2017首届道路交通标志技术创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会上,台湾逢甲大学教授徐耀赐发表了《应变视距与道路交通安全之关联性》主题演讲。

以下为徐耀赐演讲实录,经赛文交通网(china_7its)编辑整理:

做标志的人一定要懂视距。首先各位知道在开车过程中,你所得到的资讯九成以上是靠标志的,视距基本的道理就是让人在行车过程中可清晰明视前方的距离。安全很重要,那么视距跟视区,中国大陆的标志规范基本上对视距、视区没有考虑的。视距和视区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最怕的就是动态的。1.jpg

这是一个信号灯交叉路口,两边都被物体遮挡住了,如果视距不够肯定会出事故。驾驶者的视区设计,除了参考物之外,还要让他有方向感。 2.jpg

这是中国道路的某个隧道,色差不足,因为看不清楚,使驾驶者心理压力较大。 3.jpg

这个是美国的,往前看根本不知道前面的道路是什么样的,然后政府就放了一个视距不足的标志,这个视距的应用范围总之在路上任何一点都必须满足。

在特殊状况下,道路设计者会思考要怎么去布设我的信息,天气状况怎么样,这些设计很重要,道路视距是有本身专业的,但是在大陆被忽略了。开车的时候看前面的标志,前面的信号灯,那么PRT是什么意思?就是看了之后要有反应时间,如果反应时间不够就会出事,真正的视距专业里面有七大类,要好好研究。

新的设计规范当然要符合视距,一般的视距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很多都是白天的,而规范要考虑到市区在晚上和白天又是不一样的。世界道路协会的标志,第一个任何危险障碍物不得有视觉上的盲点,都要有反应时间,必须有一个足够的判断视距范围,判断不清楚就会出状况。还有就是要符合驾驶者的习惯,很多标志不能创新,创新了之后老百姓看不懂,所以标志标线这些东西不要求新。 4.jpg

这个是视点、目标物高,底下有目标物高的数据,中国大陆的规范设计要好好思考。

我们看一下视觉,正常的人一定要通过PIED,他要认知到自己的动作。速度越开,所需要的视距就要越长,认知反应时间就越长。反应时间跟道路本身的设计是有关系的,有时候PRT会落在直线段,SD、DPR、DMT有三种距离,就是让驾驶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台湾的应变视距分四种状况,美国分五种状况,各位看到应变视距的时间都是十几秒,这是应变视距计算。标志如果放错了,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些重要的标志是可以重复的,是可以提前的。

再来看PVSD,如果开车到这边来之后,根本就不知道那一边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进行视距处理,所以视距要分两段,前面一段,后面还有一段,这叫PVSD。4.jpg

PVSD用在哪里?用在上坡、下坡这种,因为你开车到坡顶不知道那边的状况。 5.jpg

大家看这张图,上面是中段线形,下面是平面线形,这边提到PVSD是很多因素可以影响的,这个是PVSD的值,还没有建立规范,这是一般的研究,我一直相信中国大陆高事故率跟道路设计本身还是有关系的。任何设计当有不确定因素的时候,要通过PVSD,不确定性越高就会用安全系数涵盖,传统的DSD已经不够了,还要用PVSD,大陆所有的规范根本没有PVSD这样的东西。

PVSD还用在什么地方?还有匝道出口,如果是高架桥,这边是一个匝道出口,你不知道匝道下去是左转还是右转,你要到那个地方才会知道,所以不同的状况要去检讨PVSD。匝道出口正常的话,从内车道转换到外车道,驾驶任务有六个,这六个都是很安全的状况才可以出来。这个高速公路的匝道出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刹车?或许是有原因的,很多驾驶者出现这种状况他不会认为是路的错,如果这个地方有状况我就会先检讨路。车流中视距、视区变化,它随时在变化,所以这时候的ITS是重点方向之一。

这里讲一下中国大陆相关的规范,这是我个人的感觉,中国大陆提到了标线的设计,视点要高于目标物高,你看车子在这边跑,人在的视点在这里,这时候根本看不到,这个视距规定是有规定的。6.jpg

这是2006年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这里面提到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这是可以思考的,这边有提到物高为0,这边视距应该是识别视距。又提到在条件受限制的时候,识别视距要大于1.25倍,真正的应变视距绝对不是只有停车视距的1.25倍,远远不够,以设计速度120公里来看,停车视距是210,识别视距是350,就要这小了很多。

一直到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这个内容和原来是一样的。如果拿大陆跟加拿大比,加拿大也犯了这个错误,但是加拿大已经纠正了,所以说这个中国大陆也可以改。把AASHTO、台湾和中国大陆去比较,设计速度几十公尺就是差一秒两秒,但是交通事故都是突发的,撞上也许就是一秒的时间。

中国大陆里面很多的规范名称不一样,专业名词从上面到下面应该统一,我所看过大陆的规范,我讲应变视距,但是大陆出现的都是决策视距、认识视距、识别视距等,和台湾、加拿大相比,中国大陆的应变视距要求值均较低。第三个,中国大陆规范目前尚未纳入PVSD的内涵,建议可以深入研究,另外DSD与道路交通事故率、性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建议可以深入讨论。最后一点如何检视DSD是否满足道路设计也需要思考,合理采用DSD作为设计规范。

文章未经本人核实1481187789679385.png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