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

点赞

  1. 主页 > 资讯 > 更多

智慧停车的“北京经验”

4月1日,在2021(第四届)停车产业金融高峰论坛上,北京静态交通总经理张必民分享了“科技和金融双翼驱动,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主题演讲。张必民表示,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北京停车乱像已经出现很大的改观

编者按: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北京市机动车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57万辆,与2000年底相比,北京20年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499.2万辆。与此同时,停车位的增加相对滞后,停车位成为稀缺资源,停车难日益凸显。  

4月1日,在2021(第四届)停车产业金融高峰论坛上,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必民分享了“科技和金融双翼驱动,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主题演讲。张必民表示,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北京停车乱像已经出现很大的改观。以下为张必民的演讲实录:

第一部分  北京停车存在的问题 

就北京的停车问题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停车难”,二是“停车乱”。在全世界的城市中,停车难题都有这两个特点。 

北京之所以停车难,核心原因是车位资源有限,局部地区停车位非常缺乏,导致停车很难,比如医院、交通枢纽等地方,有非常明显的供需失衡现象。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北京市机动车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57万辆,与2000年底相比,北京市20年以来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499.2万辆。但与此同时,停车位的增加相对滞后,停车位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停车难日益凸显。 

“停车乱”,大家也都有体会。首先是停车资源的不足、区域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执法难度大等原因又直接造成了停车乱象,影响了城市形象以及市民体验。通过这几年的治理,北京的停车乱像已经有很大的改观。 

我们对北京的停车问题进行一下具体分析。 

1、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城区核心区。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机动车停车资源普查报告》,夜间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是居住端,将调查的夜间(22:00)停车数近似作为现状居住区停车需求,计算得到本市居住停车位缺口总量约129万个。

1619659662965092.png

图1:北京市城镇地区交通小区车位供需情况统计 

2、停车利用率不足,车辆随意停放,缺乏管理。全市公共建筑夜间车位利用率仅为39.1%,有约89.7万个空闲停车位可供使用。居住区内及周边道路夜间有130万辆车随意停放在居住区内部空地、绿地、内部道路及周边道路。大家感受到的是早上、傍晚出现了两次潮汐现象,现在我们在市交通委的领导下,正在探索如何盘活这89.7万个车位。

1619659672381339.png

3、价格杠杆失调,出行车位大量免费。公共建筑车位中,免费车位的比例占57.8%,其中以大专院校和行政办公免费比例最高,分别占87.2%和89%,商场免费比例最低,仅占28.1%。调整停车收费能改变交通结构,停车费用增加时,人们会改变出行方式,由小汽车出行转为公共出行。 

从产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北京的停车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经营呈现“小、散、乱”。首先是经营主体分散,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地区备案路外停车场2740个,这些车场是正在对外运营的公共车场。目前,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停车管理公司是1982家,也存在一个行业集中、改革调整、社区内车场不再需要备案等因素。其次,这些车场未形成规范统一管理,车位编号、标志标识、工作服装、上岗证件、服务规范、信息公示、收费管理等都存在不统一的现象。

2、城市级停车智能化互通水平低。北京市智慧停车发展已经进入以电子移动支付为特征的阶段,路侧停车已全部实现一个平台电子支付,路外停车场基本具备信息化条件,但不同路外车场需切换不同APP,信息孤岛普遍存在。北京亟需打造一款涵盖全市停车资源、支持各类功能需求、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公众服务类停车APP,也要考虑从业人员的利益。 

3、停车产业发展困局多。

(1)资源与资金错配。停车费收回投资需要10年甚至更长,而融资租赁期限一般3年,不超过5年;单个项目融资金额一般在千万左右,项目周期较长,操作停车类项目收益太低。

(2)信用与融资错位。中小企业有投资建设停车设施的项目及需求,但主体信用达不到金融机构融资要求;大型企业主体信用很强,但急需拓展项目来源。

(3)信息系统不统一。停车APP系统较多,造成百姓使用混乱;停车企业系统平台较多,造成数据接口不统一。

(4)运营管理分散混乱。停车运营管理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存在规模小、管理散、标准乱的问题。

(5)执法与征信脱节。无停车征信系统,对于个人违停行为和企业违法经营行为没有记入信用档案。 

第二部分  科技和金融解决停车问题的实践 

一、科技驱动,为静态交通管理赋能 

我们打造了一个停车管理云平台,目的是“把车位搬到网上来运营”。北京通过这几年实践,打造了一个市级管理平台,从今年开始,要求所有的停车资源都要接入这个平台。这个要求在北京市停车条例当中已经立法,是强制的。同时也建立了区级管理平台、企业管理平台,目标是将城市级停车资源汇聚,助力政府实现监管、协助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方便百姓交通出行。 

那么,车位又是怎么搬到云上来?在北京是通过四个技术来实现的。首先是路侧停车高位视频,通过接入路侧高点视频监控,实现对公共路侧停车秩序的监控及收费管理。其次是公共停车场车牌识别,通过对接路外车场视频识别系统,进行车辆进出场自动识别,实现智能停车场库实时流量监测、进出场控制和不停车收费。第三是ETC设备集成,通过与ETC、一号通等的结合,实现停车无感支付,实现更高效便捷停车服务,已经在300个车场推行,今年还会进一步推广。第四个,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等实现联网接入,感知车位状态。 

“把车位搬到网上来的目的”是实现高效运营、管理、服务。C端用户接触的“北京交通APP ”、“北京停车服务”公众号、乐速通、微信等途径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具备信息查询、地图导航、车位预定、电子支付、居住停车认证、共享停车等功能。初步统计,北京现有的停车APP达115个,比较分散。下一步也希望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更高效的运营。 

1、路侧停车实现智能管理。截至2020年,北京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在658条道路上施划了6.5万个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车位,并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区级财政。截至今天,也就是2021年4月1日,北京又有1万个车位纳入电子收费。2020年路侧车位累计服务车次7018万次,累计服务车辆达到564万辆。在疫情很严重的情况下,效率也非常高,虽然路侧收费人员减少了,但是停车费缴纳情况较好,靠的就是科技的驱动。 

从静态交通工作的角度,北京静态交通公司已在北京市10个区开展路侧车位电子化改造工作,累计投资额4亿元。目前部分区正在推进路侧二期、三期的建设工作。 

2、路侧停车智能管理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违停抓拍。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地抓出违停照片,并推送给交通管理局,并进入罚款程序。这个过程无人干预,实现了政府所需要的管理秩序,逐步促进路侧停车更加有序和规范。 

3、ETC的应用。2020年北京ETC用户已达521.2万,本市已超过300个停车场实现ETC缴费,已实现ETC支付的停车场中,每月ETC交易量超200万辆次,ETC支付比例超过50%。2021年全市道路停车位将逐步支持ETC电子缴费。这也是交通运输部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从行业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趋势。 

4、远程值守。通过运营调度中心远程值守托管停车场,可以提高停车场的集约化管理程度,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北京市有的区全部车场都要实现远程值守。工商银行在全国一共有1.5万个无人值守的银行,如此精密的行业都可以实现无人化,对我们停车行业来说,更有必要推行无人化管理。 

5、错时共享停车。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错时共享,增加车场利用率,实现停车资源的深度挖潜,解决了百姓停车难题。交通委也在大力推动共享,市里也给与共享停车很多的支持。 

二、金融投资,增加车位供应 

通过金融投资,在停车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进行增量建设,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停车资源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交通枢纽、大型医院、老旧小区和区域治理等方面。北京静态交通公司累计投资3亿元,实现路外车场新增2万余个车位。 

1、交通枢纽类的案例 

首先来看北京南站。南站周边的交通问题,可以总结为停车难、乱,步行距离远、旅客容易滞留、地下停车场车位不足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在北京南站建设了立体停车楼,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设后六层停车楼,共392个停车位。2020年12月投入运营,弥补了北京南站地区的停车位缺口,后续计划设置场外出租车、网约车调度站,解决乘客打车难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知春路地铁站停车楼。海淀区知春路地铁站是地铁10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周边停车矛盾突出,违停执法难度较大。公司配合海淀区政府开展交通综合治理提升工作,利用原有地面停车场投资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停车楼采用钢结构自走式,共计5层,403个停车位,顶层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设施,年均发电量35万kwh,政府给与在这里开展光伏发电的京能电力一些补贴,这种模式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2、老旧社区停车场建设案例 

八角南里小区案例,这个小区建成于90年代,共19栋居民楼,2300户,小区内停车730辆,车位需求1000余个。这个小区停车无整体规划,车位供需矛盾突出,车辆停放较为随意,锥桶、杂物等私占车位情况普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利用小区南侧地面90个车位,建设了钢结构自走式停车楼,建成后停车楼内286个停车位,并建设了65个充电车位,停车楼于2020年2月投入使用,停车楼和小区地面停车,共计可提供1016个车位,基本满足了小区停车需求。 

3、大型医院停车场建设案例 

公司积极参与大型三甲医院外迁项目,投资建设了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停车场,建设平面车位和机械车位共计1449个。院区的停车秩序得到缓解。 

4、区域级停车场建设 

亦庄开发区项目。我们的亦庄公司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块空闲地块,建设临时性停车场为开发区京东集团总部、大族广场等办公、购物停车需求较大区域增加了5000余个车位。 

密云区项目。密云城区夜间停车5.8万辆,总车位4.1万个,停车矛盾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全区停车位缺口为1.7万个,我们利用小区内边角地、拆违腾退土地建设停车位10823个,利用政府闲置用地、建设临时停车位1964个,利用全区公共空间资源,新增施划车位4339个,利用34家机关单位开展错时共享,解决1490个停车需求。我们通过深挖共享的方式,统筹利用密云全区停车资源,基本实现全区停车供需平衡,而且都是智能化运营。 

第三部分  工作体会和建议 

第一点体会,城市级停车问题的解决,要有清晰的思路。

围绕着要解决的城市停车问题,静态交通公司提出“一体两翼”的战略,一体就是静态交通投资运营为主体,一翼是科技,就是搭建北京市停车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停车”业务,盘活存量,以科技驱动,为静态交通管理赋能;另一翼是金融,运用金融手段增加车位供应,扩大增量。 

所以,使用科技的手段,可以提高停车管理效率、建立维护停车秩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使用金融的方法,可以缓解社区停车矛盾、提升市民出行体验、解决区域供需失衡。 

第二点体会,做好城市级停车业务,需要政府的支持。

2017年11月份,当时是蔡奇同志做了一个20字的批示,叫 “停车问题搞个投资运营平台,授权它,承接是国企” ,这个批示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北京的停车问题做出的。静态交通公司由四个股东发起,现金出资10个亿组建,让它进行市场化运营。路侧是政府的,路外是社会的,需要用市场化的思路去整合这些资源。这些年我们的业务开展,也得到了包括交通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第三点体会,我们静态交通的用户,有G端政府用户,有B端企业用户,更多的是C端个人用户。

作为运营企业来说,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方便百姓,所以停车要更加便捷;同时要助力政府,改善停车秩序;另外就是帮助行业降低成本,不论是使用ETC,还是推行无人值守都是这个目的。 

去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陈吉宁市长指出“北京市的停车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我们从北京市的日常出行也能感觉到停车方面正在改善,当然这也是一个综合工程,有总量的疏解,包括疏解到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还有是通过限号等政策,车辆增速放缓;第三个,交通委等有关政府部门开展了顶层设计,停车行业同仁也在持续努力。

北京静态交通公司将在市交通委领导下,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与业内同仁共同致力于解决北京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载中~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稿
意见反馈0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扫码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