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安全第一
短短的两年,智驾系统在中国汽车市场,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2023年3月底,在比亚迪投资者沟通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都是弄个‘虚头巴脑’的噱头,在那里忽悠人,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衣’”。
两年之后的2025年,王传福却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观点。近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直接让高阶智驾成为全民标配。会上,王传福直言:“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2025年是全民智驾元年。”
从“皇帝的新衣”到“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仅仅过去两年,比亚迪对于智驾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同样是在这短短的两年,智驾系统在中国汽车市场,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智能网联 新车的汽车最大亮点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共识。
在电动化的“上半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而在“智能化”的下半场,中国汽车产业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021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重点发展领域;2022年3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十四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的目标;2024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和汽车软件在线升级管理。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汽车智能化在短短两年到三年内迅速发展,预计将很快超过电动化的发展速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到了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
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上市新车的最大亮点。
“天神之眼”智驾 引发争议
在电动化的“上半场”,比亚迪无疑是全球最成功的车企之一。
2022年3月,比亚迪公开表示,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依托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比亚迪在销量上一路高歌猛进。
2023年全年,比亚迪的销量达到了302万辆,同比增长61.9%。一举夺得中国汽车市场年度销量冠军,并且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再次实现激增。2024年全年,其销量达到了427万辆,同比增长41.1%。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相较于在电动化领域的突出表现,在智能化领域,尤其是在智驾方面,此前比亚迪却给人乏善可陈的印象。比亚迪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透露,2023年年初,比亚迪就将智驾定位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但是由于当时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比亚迪产品,行业内曾一度出现“比亚迪卖的是电动车,特斯拉卖的是智能车”的笑谈。
因此,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之后,也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比亚迪发布的信息显示,“天神之眼”技术分为“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以及“天神之眼”C三种配置,分别对应100Tops以下算力、250Tops算力和500Tops算力。而在搭载的品牌方面,“天神之眼”A对应的是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对应的是比亚迪和腾势两个品牌,“天神之眼”C对应的是比亚迪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搭载“天神之眼”C的首批上市车型中,覆盖7万~20万元级别的产品。
“全民智驾”的比亚迪在行业内掀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比亚迪将进一步促进“高阶智驾”的平权,但是也有人认为比亚迪宣传的高阶智驾系统存在混淆概念之嫌。这其中,包括了行业翘楚华为和长城汽车。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随后,余承东又补充表示,“把成本做低,让最基础的智能驾驶辅助普及,值得表扬,可喜可贺。而混淆高阶智能驾驶概念,把最基础入门级的智能辅助驾驶说成高阶智驾,是不合适的。”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同样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这是长城汽车孜孜不倦的追求。”
智驾安全 关键因素是安全
国金证券表示,基础智能驾驶辅助和高阶智驾在技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般而言,基础智能驾驶辅助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自动紧急刹车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者的负担,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而高阶智驾则通常指的是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如自动驾驶、遥控驾驶、自动泊车等,这些技术需要更加先进的传感器、算法和计算平台支持,才能实现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驾驶体验。
日前,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表示,高阶智驾需具备高速和城区智驾领航能力,才能实现“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同时,安全、舒适、高效也是关键。
在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C中,仅支持高速领航能力。从这个定义来看,比亚迪的这套智驾系统并不能冠以“高阶”之名。比亚迪的这种行为则存在着分级营销的嫌疑,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买低价车型,同样能享受到高阶智驾。
不过,更应该关注的是,相较于智驾级别,更应该聚焦安全。在介绍华为乾崑智驾时,靳玉志也特意强调“安全”两个字。他表示,华为乾崑智驾的CAS 3.0全向防碰撞系统和eAES功能,已帮助用户避免了超200万次碰撞。
而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王传福同样表示出对于安全的重视。他说,“智驾天生就是为了安全。”
因此,无论是基础智驾还是高阶智驾,车企在打造智驾技术的时候,更应该重视安全冗余、用户权益与法律边界,否则“全民智驾”将沦为一场危险的实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等材料,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